【編者按】
1978年-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過40年光輝歷程。
40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思想,篳路藍縷,櫛風沐雨,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大力發展經濟。
如今,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各領域取得長足發展和巨大進步。
值此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本網將用珍貴的圖片帶您重溫改革開放40年點滴,感受中國40年變遷。
今天,請隨我們一同走進1998年……
1998年7月-9月,長江、嫩江、松花江等河流發生全流域型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軀鑄就長城,奮勇抗洪 。
圖片來源:新華社
騰訊、新浪等幾大商業網站1998年全部亮相,自此拉開了網際網路進入中國民眾生活的序幕。當時“稚嫩臉龐”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的先驅和開拓者,或許未曾想到,他們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左上:網易總裁丁磊;右上:搜狐總裁張朝陽;左下:騰訊總裁馬化騰;右下:新浪總裁王志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98年6月25日,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抵達西安,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九天的正式訪問。圖為6月29日,克林頓在北京大學演講,並回答北大學生的尖銳提問。
張風 攝
1998年3月23日,中國自主研發的殲10戰鬥機首飛成功。圖為2010年在第8屆珠海航展上涂裝一新的殲-10戰鬥機。八一表演隊殲10戰鬥機夜間出動,進行起飛前的準備。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由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1998年11月4日修訂通過。1998年11月25日,河南省嵩縣車村鎮高峰村83戶農民選定村裏的“當家人”。由於地處山區,住戶分散,為了參加這次選舉,很多村民們冒著嚴寒,翻山越嶺,有的甚至帶著行李、乾糧提前下山,借宿親戚家,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參與意識和熱情。圖為統計選票現場。
王頌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上世紀八十年代,長江上游成為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1998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停止對長江上游天然林的採伐。歷經20年休養生息,長江上游生態仍在逐步修復中。圖為1998年8月,四川省某天然林場。
柴繼軍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1998年2月26日,北京再就業明星報告會上,宋志清、沈紅、王兆蘭(左起)成為主角,他們自強自立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下崗工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98年,旅客在通遼至集寧的火車上。
當時,火車是百姓出遠門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遠方。改革開放讓世代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離開故土,踏上追夢的旅途。
王福春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鄉村裏的卡拉OK。1998年2月,陜西省戶縣,在田間唱歌的青年。
卡拉OK開始流行全國,除了當地民俗文娛活動外,農村的年輕人也喜歡在閒暇時間玩一把卡拉OK。
秦嶺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1998年,上海市蘇州河畔的一家“煙紙店”(現已拆除,建成高檔酒店)。曾幾何時,上海每個弄堂口都有一家小小的雜貨舖,上海人習慣稱作“煙紙店”。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上海開始大規模舊城改造,連鎖超市、便利店相繼出現,“煙紙店”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陸元敏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1998年,雲南省昆明機場附近道路上,騾車與自行車、貨車、飛機出現在同一畫面中。
吳家林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1998年大事記:
3月23日,殲10戰鬥機首飛成功,該戰機是我國第一架獨立自主研製的戰鬥機。
4月21日,中國政府發佈《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宣佈全面禁止傳銷,全國公安機關一直堅持對傳銷違法犯罪活動實行“零容忍”態度。
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成為第37個締約國。
1998年6月25日,美國總統克林頓抵達西安,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九天的正式訪問。
7月至9月,中國大洪水共使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據統計,農田受災面積達2229萬公頃,成災面積1378萬公頃,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551億元。抗洪搶險救災中,人民子弟兵衝在第一線,涌現出一大批“最可愛的人”。
8月12日,中國聯通天津分公司的市話業務正式放號經營。打破了中國電信獨家經營市話市場的壟斷局面,廣大的市話用戶也將因此享受從未有過的號碼選擇權。
9月15日,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浙大從此由工科大學轉變為綜合性大學。
9月28日,我國16家電腦軟體開發企業和全國資訊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宣佈,聯合成立中文平臺技術委員會。這標誌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電腦軟體業第一次走向聯合。
10月11日,世界銀行發佈統計數據,以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計算,1997年中國首次摘掉“低收入國家”帽子,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10月28日,電視劇《還珠格格》第一部在湖南衛視開播。該劇轟動亞洲,創造了中國電視劇收視率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還開創了中國大陸的偶像巨星時代。(文字整理:盧小凡 圖片編輯:馬曠)
本文圖片均為授權發佈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特別鳴謝:中國攝影家協會、人民畫報社中國專題圖庫、《百名攝影師聚焦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