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知禮節而倉廩實的“蘇南邊角料”

曾經的張家港“一無所有”,被稱為“蘇南的邊角料”。 張家港市委宣傳部供圖 攝

(改革開放40年·調研行)張家港:知禮節而倉廩實的“蘇南邊角料”

中新網蘇州12月8日電 題:張家港:知禮節而倉廩實的“蘇南邊角料”

記者鐘升

寒意漸濃,張家港市的大街小巷上鋪滿了落葉。行走其間,卻無法發現一張廢紙、一片垃圾。在不少張家港人眼中,這座城市最值得自豪的不是它的經濟體量,而是這樣一條乾淨整潔的道路。

1962年,由常熟和江陰兩地劃出的23個公社和1個國營農場“拼湊”成了張家港市的前身沙洲縣。自誕生之日起,張家港就被調侃為“蘇南的邊角料”。見證了張家港發展的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回憶:“沙洲縣初設時,全年總産值只有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全縣只有一部柴油機發電,80%的農民住在草房裏。縣委在報告中直言:‘我們一無所有’”。

一無所有的張家港迫切地渴望著改變。

改革開放後,張家港憑藉自己臨近上海、港口優良等優勢,社隊工業、鄉鎮企業遍地開花、欣欣向榮。《人民日報》總結為“小雞吃米、粒粒下肚”。1979年至1991年,全市鄉鎮工業總産值年遞增30.79%,在改革中掘得了第一桶金。

1992年,秦振華就任張家港市委書記。在他看來:“經濟發展快不快、穩不穩、持久不持久,和文明建設強不強、市民素質高不高等各方面都密切關聯著。張家港絕不能僅僅當經濟領域的單打冠軍,我們要全面發展”。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張家港選擇反其道而行之。

       如今,張家港已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化先進市,經濟實力連續13年位列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第三名。 張家港市委宣傳部供圖 攝

由市委書記親自帶頭上街打蒼蠅、掃馬路,拆除露天茅坑……文明素養漸漸在“沙洲”上生根、發芽。2005年,第一屆全國文明城市(區)評選結果公佈,張家港作為唯一的縣級市位列其中,並延續至今保持“五連冠”。2014年,中央文明辦在張家港市召開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現場會,張家港別出心裁地安排200多名與會代表騎著公共自行車穿行于市區大街小巷進行實地“抽檢”。“張家港的街上真的找不到一點垃圾”成為了代表們感嘆最多的一句話。

有了精氣神,發展更有了動力。160天建成當時長江流域最大的萬噸化工碼頭;9個月基本建成保稅區,當年年底實現封關運作……2年時間裏,張家港一口氣實現了28個“全國第一”。1995年,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在張家港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傳遍全國。

2017年,張家港市地區生産總值已由1978年的3.2億元增至2606億元,40年來平均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8.7%,連續13年穩居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探花”。經濟之外,聯合國人居獎、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化先進市、首批全國農村治理實驗區等榮譽稱號紛紛“落戶”張家港。

近年來,張家港將80%以上的政府財力投向民生,少年兒童接受城鄉均衡的優質教育、老年人群享受日間照料等養老服務。2012年,張家港市出臺了《關於加快新市民同城化待遇步伐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縣級市中率先施行新市民按照評分標準獲得積分,讓孩子享受入醫入學的同城待遇。知禮節而倉廩實,衣食足而令市民們更知榮辱。

回望40年的發展,秦振華感慨地表示:“人不學不知禮,玉不琢不成器。就算‘邊角料’,經過打磨也能成為‘上等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