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中國價值
 

改革開放40週年之1985:軍隊改革開始 裁軍100萬(   / )

發佈時間:2018-11-28 19:15:2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中國發佈  |  責任編輯:趙曉雯 馬曠 董小迪
分享到:

【編者按】

1978年-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過40年光輝歷程。

40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思想,篳路藍縷,櫛風沐雨,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大力發展經濟。

如今,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各領域取得長足發展和巨大進步。

值此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本網將用珍貴的圖片帶您重溫改革開放40年點滴,感受中國40年變遷。

今天,請隨我們一同走進1985年……

1985年,河北省石家莊的解放軍戰士正在進行格鬥訓練。5月23日-6月6日,中央軍委通過《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決定裁軍100萬,成立陸軍航空兵部隊、電子對抗部隊等新兵種及預備役部隊,人民軍隊邁出由摩托化向機械化轉型的關鍵一步。

Alain Le 攝  

1985年2月20日,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國南極長城站正式建成,我國南極科考結束了帳篷時代,邁入新階段。圖為中國南極長城站舉行隆重的落成典禮。

段繼文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85年9月10日,為慶祝首個教師節,上海市召開了“園丁和桃李”大型座談會。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社會上尊師重教的氛圍隨之濃厚起來。

謝偉民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85年,雲南省大理市下關鎮鴛浦街,洱源縣農村4位白族女青年第一次來到髮廊燙髮。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的髮型千篇一律,女性不是齊耳短髮,就是編著麻花辮,男性的髮型更是乏善可陳。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動了老百姓的發梢,改變了過去“不敢美”“沒錢美”的窘境。

劉建華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1985年,廣東省深圳市,改革開放吸引了大批外來務工青年,集體宿舍成為他們暫時的落腳點。

朱憲民 攝 圖片來源:《百名攝影師聚焦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畫冊

1985年,北京西單購物中心大廳迎來送往,一派繁忙景象。

閻雷 攝  

1985年8月3日,上海酷熱難耐,人們紛紛來到離市中心40公里外的高橋海濱浴場游泳納涼。這是當年上海市第一處對外開放的海水浴場。

謝偉民 攝

1985年冬,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一條無名小河邊的村子裏,人們各自忙碌著。即便是寒冬,人們也很早醒來,有人去趕集,有人忙著拉糞,有人開始勞作……改革開放使中國真正活躍起來。

王玉文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1985年夏,北京延慶龍慶峽,當地農民把汽水泡在山泉裏冰鎮,以期賣個好價錢。中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生産電冰箱,但直到八十年代,冰箱仍是貴重家電。

張風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1985年,四川省南充市,人們在電影院前學唱流行歌曲。改革開放後,港臺流行歌曲傳入內地千家萬戶。進入新世紀,港臺流行音樂、影視娛樂業的重心開始向祖國大陸轉移,與內地融為一體。

楊麾 攝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1985年,年輕靚麗、身材曼妙的模特們身著光鮮亮麗的衣服在T臺上進行展示,台下觀眾的目光聚焦在她們身上。模特走秀這一時裝展現形式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成為我國最早的時裝表演。

安哥 攝 圖片來源:人民畫報社中國專題圖庫

1985年大事記:

1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決定改革農産品統派購制度,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在打破集體經濟中的“大鍋飯”後,農村經濟管理體制迎來了進一步改革。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座談會紀要》,決定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開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2月20日,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國南極長城站正式建成,結束了我國南極科考結束了帳篷時代,邁入新階段。

3月13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科學技術工作須面向經濟建設,全面啟動科技體制改革。

5月27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改變高等學校全部按國家計劃統一招生、畢業生全部由國家包分配的辦法,實行國家計劃招生、用人單位委託招生、在國家計劃外招收少數自費生三種辦法。  

7月,國務院下發通知,在中國正式實施博士後制度。隨後,我國第一批博士後流動站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成立,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同時成立。

(文字整理:董小迪 圖片整理:馬曠)

本文圖片均為授權發佈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特別鳴謝:中國攝影家協會、人民畫報社中國專題圖庫、《百名攝影師聚焦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畫冊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