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過去了 還有印度人叫囂“中印必有一戰”

時間:2018-11-23 14:37      來源:參考消息      作者:佚名

對中印兩國來説,昨天(11月21日)是值得銘記的一天。

56年前的這天,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佈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主動後撤,結束了那場由印度挑起、持續一個月的中印戰爭。

戰敗方,是印度。

▲資料圖片:1962年12月5日,西藏地方邊防部隊在邦迪拉釋放了向我邊防部隊發動進攻而被俘的印軍傷病人員64名。圖為中國醫生和護士攙扶被俘印軍人員走向印度紅十字會派來的汽車。(新華社)

▲資料圖片:1962年12月5日,西藏地方邊防部隊在邦迪拉釋放了向我邊防部隊發動進攻而被俘的印軍傷病人員64名。圖為中國醫生和護士攙扶被俘印軍人員走向印度紅十字會派來的汽車。(新華社)

時至今日,多數中國人無意再提的這段往事,卻仍是很多印度人的“心頭痛”:難以忘卻,又難以直面。

面對自獨立以來的唯一一次戰敗經歷,印度人的“意難平”也都被直白地寫在了近期的印媒版面上:

“失敗”“教訓”“陰影”,乃至對“中印必再有一戰”的一再探討。

相比之下,同樣是昨天(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的一番話,看上去則要意味深長很多。

 ▲耿爽

▲耿爽

在應詢回答記者關於中印邊境談判進展時,耿爽表示,今年以來,在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中印關係呈現向好發展勢頭,雙方就涉邊事務保持密切溝通協調,通過對話協商妥善管控爭議,兩國邊境地區保持總體穩定。

耿爽同時宣佈:應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將於11月23日至24日來華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1次會晤。

“本次會晤是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接任中方特代後的首次會晤,雙方高度重視。”耿爽説。

中國戰勝後主動後撤,刺痛印度至今

“1962年,印度被打敗;56年後的今天,印度仍然缺乏戰略文化。”

印度“印刷”網站(ThePrint)在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這樣説道,言語中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印刷”網站報道截圖

▲“印刷”網站報道截圖

讓印度敗走的那場中印邊境戰爭,中國人稱“對印自衛反擊戰”,在印度則以“瓦弄之戰”聞名——當年的戰爭,正是由印度入侵位於中印邊境東側的瓦弄地區而起,又以中國成功收復瓦弄結束。

為了“銘記”這場“屈辱”,印度將戰敗的11月21日設為“瓦弄日”。自1963年起,每年11月印度都會舉行“瓦弄日”紀念活動。

今年也不例外。

11月16日,在非法侵佔的藏南地區,印度舉行了第55個“瓦弄日”紀念活動。

據印度《哨兵》週刊網站報道,在當天的紀念儀式中,大約300名當地民眾和250多名軍人在“紀念小屋”中向陣亡士兵送上花圈。

此外,參與活動的人員還觀看了一場關於這場戰爭的電影和文藝演出。

 ▲印軍舉行“瓦弄日”紀念活動(圖片源自印軍社交媒體賬號)

▲印軍舉行“瓦弄日”紀念活動(圖片源自印軍社交媒體賬號)

除了“瓦弄日”的紀念活動,印度多地連日來還陸續舉行各種活動,悼念在1962年戰爭中陣亡的當地士兵——在印度人的語境中,這些人被稱為“英雄”。

與各地紀念活動相呼應的,是多家印媒的系列深度報道——談及這場戰爭,筆墨必定濃厚,從歷史到如今,從回顧到反思……

在印度Youth Ki Awaaz網站看來,“56年了,印度人對中印戰爭的迷戀還沒有結束”。

説起“迷戀”的原因,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印度人的痛點:當敵人撤退時,任何其他國家都會宣稱“勝利”;但當中國宣佈撤退時,印度軍事專家卻認為,這是對印度的進一步“羞辱”。

 ▲印度Youth Ki Awaaz網站文章截圖

▲印度Youth Ki Awaaz網站文章截圖

為什麼是羞辱?

在自10月20日起、持續30余天的戰鬥中,解放軍清除了印軍在中國境內設置的90余個據點,打退了印度軍隊的大規模進攻,收復多處中國領土。

在取得如此戰果後,中國並未乘勝追擊,而是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優待被俘人員,並主動交還繳獲物資和戰俘,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中國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武力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誠意。

中國的這種姿態,在為中國贏得國際聲譽的同時,也深深刺痛著印度,直到今天。

正如這篇文章所説,“中國正在淡化那場戰爭,印度卻一直沒能從戰敗和恥辱中走出來”。

今天的印度和1962年不一樣了嗎?

這場戰爭在印度的“後勁”之大,遠遠不止紀念和反思——每當中印之間出現摩擦或緊張情勢,印度人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憶回1962年”。

去年6月,“洞朗對峙”時期,時任印度國防部長阿倫·賈伊特利曾高調宣稱:“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的印度不一樣了!”

這句口號式“宣言”,在當時提振了不少印度人的“士氣”,也一度渲染了戰爭似乎就在眼前的緊迫。

▲2017年6月洞朗對峙現場(圖片來自外交部網站)

▲2017年6月洞朗對峙現場(圖片來自外交部網站)

那段時期,無論是印度媒體還是其他外媒,都不斷提出疑問:會發生第二次中印戰爭嗎?

直到去年8月,賈伊特利仍在聲稱“印度軍隊已經足夠強大”,印度已經從1962年的戰爭中“汲取教訓”,認為“在面臨鄰國挑戰時,軍隊必須被自主打造”。

有媒體指出,50多年來,印度一直以中印戰爭作為發展自身軍事的籌碼,賈伊特利的這番話正呼應了這一分析。

印度亞洲時代網站的文章分析了這一“籌碼”之所以到今天仍然有用的根本原因:大多數印度人仍然認為1962年的中印戰爭是一場重大的民族恐慌,一件永不會被遺忘的事件。

而印度網友的反應也證明了這一點。即使是在今天,仍有人自問自答:“中印之間必有一戰嗎?很有可能!”

香港《南華早報》在今年1月的一篇報道中指出,洞朗對峙之後的中印局勢是由印度能從危機中吸取什麼教訓而決定的:如果印度政府得出結論認為印度“贏了”,如果這種“勝利主義”的自滿情緒進一步與冒險主義相結合,將使印度付出沉重代價,因為當年正是尼赫魯政府的“前進政策”導致了慘痛的結果。

那麼,印度汲取教訓了嗎?《德干紀事報》網站文章似乎給出了答案。

在這篇文章看來,印度政府決定是否煽動乃至發動戰爭,考慮的不是國家戰略和長期利益,而是如何安撫公眾輿論和維護短期的政治利益。

言下之意,雖然洞朗對峙之後中印矛盾緩和,但如果印度政府不改變戰略和決策方式,戰爭乃至戰敗風險仍然存在。

如何解開芥蒂?向前看

事實上,對於這場戰爭中誰是侵略方、誰是反擊方,印度民眾一直有著“根深蒂固”的“誤解”。

“邊界爭端源於歷史原因,雙方互不認可。中國政府不承認由英國人偽造的‘麥克馬洪線’,而印度則認為‘麥克馬洪線’有效,它往北推進是正當的,因此把中國的正當反擊描述為‘侵略’。”西華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龍興春説。

龍興春告訴小銳,上世紀50年代,在中國面臨困難的國際環境時,印度給予了很多的幫助,因此中國對印度的武裝侵佔進行反擊時,很多印度人認為遭到了“背叛”。

“這種觀念在印度社會是根深蒂固的。”龍興春強調,“儘管一些印度精英學者了解真相,但他們並不願意去公開。”

在龍興春看來,印度人一直沒有走出這場戰爭帶來的“恥辱感”,離不開印度一些媒體和政客以這場戰爭來刺激民族主義情緒、炒作“中國威脅論”的影響。

“解開印度人對這段歷史的芥蒂並不容易,無論它是否理虧,一個有著強烈民族和文化自豪感的國家戰敗給當時軍事和經濟實力都較為落後的中國,對印度人來説都是難以接受的。”龍興春説。

▲中印交界的乃堆拉風雪山口。(新華社)

▲中印交界的乃堆拉風雪山口。(新華社)

而對於如何解開歷史的芥蒂,中印領導人其實已經做出了表率。

今年4月,中印兩國領導人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非正式會晤。這場開誠佈公、推心置腹的交流,一時成為中印間友誼和信任更進一步的佳話。

此次會晤無疑也為未來中印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基調,指明瞭方向——

正如耿爽在昨天記者會上談及即將舉行的中印邊界談判時表示:兩國特代將就邊界問題進行深入溝通,按照兩國領導人共識精神,從兩國關係大局和兩國人民的福祉出發,在雙方已取得的成果基礎上,積極推進談判進程,與此同時,妥善管控邊界爭議,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分享到:
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