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1月18日電 膠東半島集軍事要地、開放前沿、海洋經濟示範區于一身。這裡的青島、煙臺、威海,如明珠般點綴著祖國的海岸線。

劉公島,位於山東省威海市威海灣內,是中國近代國運興衰的見證。島上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講解員李翠翠告訴記者,劉公島是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北洋海軍的誕生地,也是甲午海戰決戰地。“就是在這裡,123年前,曾號稱遠東第一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劉公島既留下了中國追趕世界的足跡,也見證了中國自強夢碎的千古悲劇,承載著中華民族深沉的民族情感、執著的復興追求。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曾經被迫門戶洞開的膠東半島主動融入世界,高揚開放和創新的旗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走在山東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青島是膠東半島開放發展的領軍城市。作為我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青島從依託開放政策打造“中國製造”的“青島樣板”,到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再到實施更高層次的“國際化+”行動,成為我國不斷擴大開放並取得斐然成就的縮影。

通過技術、資金的引進與合作,以海爾、海信、青島啤酒、雙星、澳柯瑪為代表的一批青島製造業企業在對外開放大潮中迅速成長起來。目前,青島累計培育了68個中國名牌、580個山東名牌、709個青島名牌,成為名副其實的“品牌之都”。截至去年底,青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60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中的141家在青島投資271個項目。

今年初夏,青島開放史上迎來華彩樂章。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迎來擴員後的首次峰會——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成功召開。

從百餘年前的落後小城,到今天現代化的海濱城市,青島、煙臺、威海正以更加開放和創新的姿態,彰顯出越來越足的“國際范兒”。

近年來,膠東半島繼承歷史傳統,銳意進取,深耕“藍色經濟”,奮力創建海洋經濟示範區。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

“海洋是青島最大的優勢和最好名片,青島建設國際海洋名城,就要提升海洋經濟硬實力和軟實力,做好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全國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青島市國際城市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龍永圖説。

煙臺是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結合點。目前,煙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越來越多的貿易往來,其探索的“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園區、轉移傳統優勢産業、搭建研發創新平臺、設立海外行銷網路、開展能源資源合作、開展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六種模式,表現出強大的活力。

威海藍色經濟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于習文説,威海大力實施“海洋強市”戰略,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漁業生産基地,遠洋捕撈、養殖和水産品加工能力全國領先,培育了千億級的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産業集群,2017年海洋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37.6%,被評為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中國海洋食品名城、中國休閒漁業之都等。

新時代的膠東半島,迎來了新一輪開發開放和創新發展的春天。(新華社記者梅世雄、沈丹琳 解放軍報記者呂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