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江蘇無錫惠山區洛社鎮舉行的區域工資協商簽約儀式。

1984年10月,全國第一家鄉鎮工會——江蘇無錫堰橋鄉工會舉行掛牌儀式。

1984年,無錫縣堰橋鄉工會工作情況彙報。

2008年5月,惠山區總工會成功調解一起群眾性勞資糾紛,11名工人正高興地點數補發的工資。

       原題:【紀念改革開放40年】惠山工會印跡


檢視改革開放40年的工會印跡,江蘇無錫市尤其惠山區,格外引人矚目。

無錫,改革開放的領潮城市,“蘇南模式”的發祥地。40多年前,伴隨著鄉鎮工業的發展,一支龐大的産業工人新軍從田埂走進工廠。第一批鄉鎮企業工會、第一家鄉鎮工會在這裡誕生。此後,工會組織參與企業轉改制,用協商機制維護職工權益,拓展工會陣地普惠廣大職工……將工會工作的品牌不斷擦亮、叫響。

在前行的征程中,無錫惠山區工會組織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以職工群眾為中心,創新有為,寫下了改革開放中一個個動人的工會故事,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工會工作答卷。

——題記

第一篇章:

故事從堰橋説起

故事從一個叫堰橋的地方説起,時間是1984年。

“惠山區的前身,是原來的‘華夏第一縣’——無錫縣。我們現在區機關所在地堰橋街道,當年叫堰橋鄉。”今年76歲的高錦度,上世紀80年代初擔任無錫縣堰橋鄉分管工業的副鄉長。

當年的無錫縣,以鄉鎮工業發達聞名。“1984年公社改鄉之前,叫社辦企業、隊辦企業,後來叫鄉辦企業、村辦企業,再後來,統稱鄉鎮企業。”高錦度説。

2018年7月26日上午,在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總工會的一間會議室裏,幾位老人坐在一起,向《工人日報》記者講述起當年的故事。

1982年底,借鑒農村聯産承包經濟責任制的經驗,堰橋鄉探索鄉鎮企業管理改革,即全面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改幹部任免制為選聘制,改工人錄用制為合同制,改固定工資制為浮動工資制,史稱“一包三改”。

這一重大突破,較好地解決了企業吃大鍋飯的弊端。改革經驗後來在江蘇及全國推廣,被認為直接造就了著名的通過鄉鎮企業實現非農發展的“蘇南模式”。

鄉鎮企業承包制廠長要由職工投票産生。誰來組織職工選舉?企業實行新的管理模式,誰來代表職工説話?“當時都是找企業黨支部書記或企業負責人,談通了,就組織職工開會選舉。”高錦度回憶説。

1984年,“有一天,堰橋鄉的黨委書記倪品良專門找到縣總工會,提出實行‘一包三改’民選廠長,企業管理有需要,鄉鎮企業能不能建工會?”金如民今年84歲了,當年擔任無錫縣總工會副主席。

金如民帶著無錫縣總工會3名幹部,跑了全縣8個鄉鎮、41個鄉鎮企業進行調查。“在調查走訪的10903名人員中,工齡在3年以上的佔72%。他們從農副業勞動中分離出來,同城市企業職工一樣,常年從事工業生産,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事實上已經成為工人群體的新成員。”

“源於農,已姓工”。調查有了發言權。無錫縣總工會認為,鄉鎮企業應該也可以建工會,鄉鎮企業職工可以加入工會。縣總工會隨即向縣委和無錫市總工會寫了報告,經縣委和上級工會批准:抓鄉鎮企業建工會試點!

於是,縣總工會在堰橋鄉當年18個“鄉辦”企業中,先期選擇了6個規模較大的廠子建工會。

“那一天,彩旗飄飄,鑼鼓喧天,非常熱鬧!”1984年7月18日,無錫縣橡膠廠成立工會。有七八家企業前來觀摩。

8月10日,在已有6個企業建工會的基礎上,堰橋鄉工會宣告成立。

曾任堰橋街道工會主席的王曙亮向記者展示了當年鄉工會成立時的照片複印件。《無錫縣工會志》記載,當天,全鄉1000余名職工代表參加了成立大會,縣委書記到會,江蘇省總工會派員宣讀了祝賀信……

同年10月,在北京參加鄉鎮企業産品展覽會的無錫縣代表,受到時任全國總工會主席倪志福接見,他肯定了無錫縣鄉鎮企業建工會是件大事,要求認真總結、推廣這方面的經驗。反映接見過程的一封400多字的長篇電報,隨即從北京傳到無錫。“大家深受鼓舞,增添了繼續做好工作的信心。”金如民對此印象深刻。

1984年8月,無錫縣橡膠廠的訂單來不及做,工會立即組織開展了勞動競賽,提出了“搶時間、獻計策、戰高溫、爭貢獻、做主人”的口號,生産進度天天上黑板報,結果當月生産比原計劃超額80%,“廠工會還敲鑼打鼓地向先進車間送來流動紅旗”。9月,合理化建議月收到27條建議,整頓了食堂,大忙季節,工會還組織突擊隊為職工家庭義務幫工……

橡膠廠當時的廠長王福裕坦言,“在廠工會成立前,我也不是積極支援的,在工會活動的影響下,才逐步改變了看法”,因為“他們做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工作,我廠長要開展工作,離不開工會,離不開工會的支援”。

無錫縣一大批鄉鎮企業開始建立工會,先後有6個鄉鎮建立了工會,成為“蘇南模式”的一個亮點。

從1984年成立鄉工會算起,施志清是第六任主席,在這個崗位上,他已經幹了7年。當年,堰橋鄉只有縣裏條線上的幾個單位建有工會,而如今的堰橋街道共有1339家企業,39857名職工,工會會員37892人。今年10月,堰橋街道總工會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稱號。而此前,惠山區所在的無錫市,率先實現鄉鎮全面建工會。

第二篇章:

國企改制,穩住人心

錫山市酒廠是當地縣屬國有企業,有過輝煌,全國性的行業大會都曾在這裡召開。不過,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工人們的日子是“吃不飽也餓不死”。

2000年,酒廠第一次改制,由國有企業轉制為股份制企業,全廠分為500萬股,全員持股。時任酒廠副廠長沈敏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聯股聯心’的效果並未達到”。經營狀況沒有趨好,第一次改制以失敗告終。

2003年3月,第二次改制啟動。改制的核心是職工分流。“股金會不會打水漂?”“以後的日子怎麼辦?”這兩個問題懸于酒廠職工心頭,也懸於時任酒廠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徐國清心頭。

“對職工來説,國企工作是鐵飯碗,是身份象徵,要打破這個觀念很難。”在時任惠山區總工會副主席虞建法印象中,當地的國企改制集中在2000年到2008年。2000年進入工會工作的他,完整地經歷了這一過程。

虞建法介紹,企業改制僅惠山區就涉及3萬多人,規模以上企業有七八十家,包括柴油機廠、繅絲廠、造紙廠、鋼廠、機械廠、化工廠等國企。

“引入民營資本,職工能有出路,地方也可以減輕負擔。”這成為改制最大共識。“政府要從企業、市場中退出來,這是改革的方向。”

惠山區成立了企業轉制領導小組,經貿局、總工會、司法、公安、勞動等10多個單位參與其中。作為分管民主管理、法律保障等的區總副主席,虞建法是小組成員之一。

“改制是一件極為謹慎的事,每一份方案都需要經得起歷史檢驗。”據虞建法介紹,省、市一級的國企改制文件是綱領,而區一級的改制方案則是改制領導小組擬定的,“一個廠一個方案”。

工會的作用在此時突顯了出來。

“工會的主要任務就是召開座談會,依託鎮、企業工會組織摸情況。徵求完意見,把問題歸納好,然後形成草案。”在虞建法的記憶中,每一份草案出爐的時間都得一兩個月,甚至更久——有個反覆修訂的過程,職工的聲音是需要被尊重的。

徵求意見的過程並不輕鬆。“帶兩塊餅一瓶水,到企業一待就是一整天,要進到一個一個車間。”虞建法説。

草案出來後,需要每個企業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通過。而這也是有教訓的。領導小組選擇柴油機廠作為突破口,草案出來後召開了全廠職工大會,“眾口難調,效果不好,草案沒有通過。”

“還是得由工會組織去開職代會。”虞建法深諳其中的道理,職代會作為工會民主管理制度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平臺,有其科學性和必要性。

在企業改制中,工會為何能發揮作用?虞建法找到了答案,“這得益於工會長期工作的積累,通過平時的職工權益維護、困難職工幫扶等,在職工心中有了威信。職工們也知道,工會會站在他們的立場説話。”

酒廠的職工中,有正式工、合同工、土地工、臨時工。分流的第一件事就是,剝離工人與企業的資金關係。在沈敏的回憶中,股金加上職工安置等費用,一共1000多萬元,由玉祁鎮政府承擔。

內退、協保、續保、一次性買斷等分流方式被提出,工人們可以在退工表上自行選擇。

改制的第二步是,資産評估、公開拍賣。1994年大學畢業後經招聘進入玉祁酒廠的姚永海,競標成功,“1080萬元,分兩次付清的。”

誰也沒想到,他成了這家酒廠的新主人。“他們來之前,廠裏好多年沒進過大學生,一幫小年輕,就是廠子的新鮮血液。”沈敏、徐國清還記得去廠門口接姚永海的場景。

2003年10月,第二次改制塵埃落定。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