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在林俊德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聆聽著情真意切、激動人心的報告,山西省軍區許多官兵都流下了熱淚。新華社記者李清華 攝

新華社西安9月20日電題:真實的力量——“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傑出科學家”林俊德採訪手記

新華社記者李清華

詩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這樣寫道:“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人民永遠記住他!”

今天,人們又記住了林俊德的名字:

他是被授予“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傑出科學家”榮譽稱號的人;一個紮根新疆戈壁大漠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子試驗的人;一個在生命最後一刻,仍為國防科研事業衝鋒不息、戰鬥不止的人;一個感動了中國,永遠高揚精神旗幟的革命軍人!

在中央軍委批准增加林俊德、張超為全軍挂像英模之際,沿著林俊德院士的足跡,我踏上尋訪之路,再次來到地處羅布泊的新疆馬蘭。

大漠深處,安葬著陳士渠、張蘊鈺、朱光亞為代表的我國核子試驗事業的開創者們。在鐫刻著鮮艷五星的“林俊德同志之墓”漢白玉墓碑前,我獻上一束鮮花,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並深深地向林俊德三鞠躬。

此刻,六年前採訪時的情景再現腦海。

2012年6月8日,我接到通知,林俊德院士因病在西安去世。他參加了我國全部核子試驗,臨終前還在拼命工作。有關單位希望新華社記者採訪報道。

“林俊德是個什麼樣的人?”路上,我問到機場接我的工作人員。

“對於我而言,過去在電影中看到的所有光輝形象,都沒有林院士更真實、更偉大!院士走的時候,在場的醫護人員都跪下了!”

在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説起林俊德,醫生、護士幾乎都泣不成聲。

從視頻資料上,我看到在生命最後幾天裏,林俊德説的最多的就是:“你們告訴我還有多長時間,我好安排工作。”

5月31日,在生命最後幾小時,他還九次要求下床工作,反覆叮嚀資料要整理,要保密。

在生命最後時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話:“死後把我埋在馬蘭。”

這就是真實的林俊德,他用衝鋒者的姿態和人生最後的拼搏,奏響生命的絕唱。

實話實説林俊德,就是最好的寫作。真實是最打動人的,樸素是最美的語言。

“我要工作,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來了!”

“搞科學就是搞創造,就是實事求是講實效,為國家負責。”

“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馬蘭精神使我們贏得了國家、人民的尊重。”

稿件以林俊德生命最後語言作為三個小標題,如三組鏡頭展示出林俊德催人淚下、令人震撼的形象。

在稿件最後,黃建琴握著丈夫慢慢發涼的手説:“老林,你活著的時候,是軍隊是國家的;現在,你終於是我的了!我死後,一起跟你回馬蘭。”

  新華社記者李清華在西安看望林俊德的遺孀黃建琴

從新疆馬蘭尋訪返回,我特意取道西安,前去拜訪黃建琴大姐。六年後的黃大姐雖精神矍鑠,但額頭上又添了許多白髮。

走進她居住的新居,客廳裏一幅高大的胡楊樹油畫映入眼簾。胡楊,人們都讚美它“千年不倒”,這不正是林俊德所代表的馬蘭精神嗎!

林俊德生前幾十年都居住在部隊一所非常簡陋的房子中。今天,組織上分配給黃建琴的房子很寬敞。

“老林沒等到住這樣的房子。我把他的骨灰晚放回馬蘭一年多,就是為了讓他看看黨和國家為我們分配的好房子。”黃大姐説。

林俊德去世後,組織上送來了十萬元慰問金。作為林俊德最後的黨費,黃大姐把它全部交給了黨組織。

黃大姐説,林俊德生前沒有什麼財産,只留下一個他為搞科學試驗自製的小工具箱,裏面裝滿了他磨制的各種小工具。其中,一個雕刻刀是他專門為妻子磨制,讓她用來做手工活兒的。

臨別時,黃建琴大姐特意送給我一枚林俊德生前經常使用的小角尺,並在《幹驚天動地事 做隱姓埋名人》報道集上,寫下了這樣的留言:

我和老林同屬於馬蘭。

林俊德是黨培養出來的新中國科學家。他的一切榮譽屬於偉大的黨、偉大的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