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中國價值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地鐵“中樞神經”守護者孫樹旗(   / 1 )

發佈時間:2018-05-08 20:28:37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褚夫晴  |  責任編輯:焦源源
分享: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國工匠百家談】

央廣網天津5月8日消息(記者褚夫晴)當最後一班地鐵停運,隧道裏的電源關閉,許多人即將進入夢鄉的時候,孫樹旗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孫樹旗是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地鐵運營公司的一名信號工區長。每天晚上11點,孫樹旗進行上工前的準備,作業點在常人無法進入的隧道裏,那裏不通風、濕度大,關鍵是各處密布著高壓電纜。因此,穿戴安全服、絕緣鞋是必不可少的。孫樹旗告訴記者,每天的作業要持續到淩晨4點30分,結束後他才可以搭首班地鐵回家,而這樣的工作他已經堅持了兩個春夏秋冬。

兩年來,孫樹旗一直承擔著天津地鐵1號線信號系統改造任務。下到地鐵隧道裏五六米深的電纜溝槽,上到利用吊車完成高架信號設備維護,“上天入地”已經成為孫樹旗習以為常的事情。

三十三載“守護”地鐵信號系統

地鐵信號系統就像是人類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關係到整個地鐵的營運。其系統龐大涉及調度指揮、運營管理、安全防護、自動駕駛等諸多專業門類,而孫樹旗的工作便是對地鐵信號系統的日常維護和故障搶修。

孫樹旗18歲中專畢業後就進入天津地鐵工作,如今52歲的他已經紮根信號設備維護領域33個年頭。

所有的故障搶險中,道岔故障因影響面較大、搶修時間有限,特別具有挑戰性。“道岔是列車變換線路和折返運作的關鍵設備,如果長時間故障會嚴重影響整條線路正常運營。”孫樹旗説。

雖然故障不是時時發生,但經歷一次絕對令人驚心動魄。今年年初,某天淩晨三點鐘的時候,正在倒休的孫樹旗接到緊急電話,海光寺地鐵站出現道岔故障,但具體是什麼故障情況不明。趕到現場時,地鐵已經開始營運,為了保證不影響正常客運,孫樹旗帶著兩個徒弟在不斷電的情況下進入隧道作業。

“兩個徒弟跟著我,成功與否,決策是否正確都要承擔,但是更要有自信。”到達故障點需要經過交叉密布的鐵軌,鐵軌下都有高壓,所以下去作業前對行走路線和來車時如何規避都要熟記於心。孫樹旗告訴記者,當道岔出現移位、鬆動時,通過機械設備轉換成電子信號便會發出警報,搶險前他會對故障做出預判,進入作業區再著力檢查搶修。“自信還是來源於你的專業知識、基礎儲備。”最終經過排查,孫樹旗通過臨時鎖閉道岔的方法化解了此次危機,待一天運營結束後,他還要返回故障點進行細緻的搶修工作。

多年的故障搶險經驗讓孫樹旗贏得了同事和領導的信任,每遇重大、疑難和涉及面廣的事故時,在現場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從實踐中總結搶險技巧 地鐵老員工經驗不老

每次搶險結束後,對於故障性質、如何搶修以及處理故障的不足之處,孫樹旗都要進行總結。他説:“維修工不光是出大汗,新時代的工人還要會總結、能創新。”

為了解決道岔難題,孫樹旗梳理大量故障案例,深入研究設備圖紙和原理,總結提煉出“道岔控制故障快速修復”六步操作法。此項創新工作法改變了傳統故障搜尋模式,利用研發出的“道岔故障模型診斷卡”,僅需6個步驟就能迅速找到並修復故障點,解決了道岔故障診斷困難,使故障處理時間平均節省50%以上,大幅度減輕了由於設備故障給地鐵安全運營帶來的影響。目前,此操作法已經應用於天津地鐵1號線3個設備聯鎖區域、8個設備集中站、42組道岔所有控制設備。

“孫師傅是一個智慧、認真、樂觀和會反省的人。”天津地鐵通號中心維修工冉昭輝評價到。冉昭輝3年前進入地鐵工作,也曾受到過孫樹旗的指導。“對於在維修中發現的問題,解決不了的,孫師傅都會列出問題清單給我們總結,這樣下次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能迎刃而解了。”

空降40個徒弟 “師傅”一人一策傳本領

1984年,孫樹旗進入天津地鐵工作,從跟著師傅看電路圖、掌握機械原理,到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孫樹旗也已帶出了一茬又一茬徒弟。

2006年,新的地鐵1號線即將開通運營,新進來的信號維護人員大都是剛畢業的學生,技術水準和動手能力亟待提高。“一下子來了40個徒弟,由我負責組織培訓、考核、演練並組建工區。”孫樹旗説,壓力大,但為了幫助新員工快速成長成才,首先他自己提前做好功課,然後組織班組成員結合實際設備開展理論培訓和實操演練,針對個別接受較慢的學員,他一個個講解,一個個進行考核。“我的方法是講授完畢,再讓學員們依次談心得,鞏固記憶。”

此外,孫樹旗還主持編寫了《信號系統技術需求書》、《折返站道岔故障處理規程》等12項關鍵作業指導書和故障搜尋手冊共逾23萬字,以及《信號專業職工職級評定初、中、高三級題庫》共1500多道試題、30多項實操科目和3套培訓教材。作為一名地鐵老員工,孫樹旗見證了地鐵的發展歷程,也幫助了許多優秀青年走上了管理或領導崗位。曾接受過他指導的學員都已分散在天津地鐵不同的線路上,其中有6個徒弟還當上了工區長。現在,孫樹旗每年固定開展的培訓和演練達到24項、覆蓋350人次,他將自己在工作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身邊的年輕員工。

對於家庭,孫樹旗不願意多談。多年來的地鐵1線信號設備維護工作,讓他覺得虧欠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付出總有回報,他和團隊研發的地鐵1號線信號UPS電源故障報警裝置曾榮獲城投集團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其本人也先後獲得“津門工匠”、全國軌道交通行業維修能手、天津市第六屆科技傳播之星等稱號,多次被評為天津城投集團先進生産者、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先進生産者等殊榮。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首先要樹立愛崗敬業的價值觀,幹一行愛一行;有職業擔當,能夠承擔起工作職責;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其次要有創新創業精神,學會利用先進的技術來完善規程和標準,不斷地挑戰自我。”孫樹旗如是説。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