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八寶鎮龍林村29歲的江紅再次外出務工。與往年不同,今年她在出發前已經找到了新的工作。這幾年在外打工,每月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資。她想再奮鬥一年,在孩子讀小學之前回來。

與江紅一同啟程的,還有文山州850多名農村青年。他們由文山交通運輸集團的大巴車直接送到廣東省東莞、佛山、珠海等地的工作廠區。其中一些建檔立卡貧困戶還得到了最高500元的路費補貼。

從2月23日至3月中旬,由團雲南省委主辦的“夢在遠方 路在腳下——我們一起去務工”出征儀式,陸續在文山、曲靖、昆明、紅河、昭通、玉溪、大理、保山、麗江、怒江、德宏、臨滄、普洱等州市舉行,近萬名農村青年在共青團的組織下赴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務工就業。

前面有老鄉引路,後面有團組織撐腰

“咱們外出務工的老鄉最怕的就是出去後找不到廠子打工。”90後陸富恩説,“去了大城市,多少會有些害怕,有同鄉人帶著去就不同了。”

17歲就在廣州辛苦打拼的陸富恩,靠打工攢下的錢和學到的技術,在廣州創辦了自己的五金廠,如今年産值300多萬元。為此,他成為帶領鄉親外出務工的熱心人,每年都會帶幾十個同鄉青年到自己或客戶的廠裏打工,他們的平均收入4000多元。

“怕”幾乎是所有從未出過遠門、不會説普通話、也沒有技術的農村青年,在外出打工前共有的心理負擔。

鋻於此,在團雲南省委的統一部署下,2017年,雲南各級團組織與人社部門合作,積極探索外出務工轉移就業的新模式,圍繞東中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用工企業需求,加強與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團組織對接;在農村青年中廣泛宣傳動員,並對他們進行機械製造、電子電器、電焊、服裝縫紉與加工、保安、家政、餐飲服務、建築裝飾等技能培訓。元陽等縣的團幹部還親自帶著農村青年外出務工,陪他們面試、入職,直至安頓下來。

2月23日,在文山州農村青年出發當日,團雲南省委書記唐源為東莞、珠海、佛山等駐外團工委授牌。

對於外出務工的青年來説,這些駐外團工委就是他們在異鄉打拼的“娘家人”,幫助農村青年對接培訓資源、用工資訊,為他們提供搭橋、引路、維權等服務工作。

“團組織就是為你們服務的,你們的合理訴求,我們將通過積極的努力幫助大家實現。”唐源説,除了駐外團工委,大家還可以通過12355平臺、團省委的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留言,“團組織會幫助你們的。”

為了能讓外出務工青年出得去、待得住、留得下,去年春節前,唐源與雲南部分州縣的團幹部前往江蘇省昆山市聯濤電子公司看望那裏的789名滇籍務工青年。他們中的第一批務工青年就是由團元陽縣委書記張秘帶隊,從元陽坐了51個小時的汽車到達昆山的。

見到家鄉人,不少務工青年都流下了思鄉的淚水。唐源也動情地説:“謝謝你們為雲南青年樹立了榜樣,也謝謝你們為青年如何服務家鄉樹立了榜樣。請你們回到家鄉後,將你們在外務工經驗、切身感受講給家鄉人聽,讓更多的年輕人出來打工。”

在出征儀式上,江紅對那些懷著忐忑之心、第一次走出大山的青年説: “雖然這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但是不用害怕,因為前面有很多外出務工的老鄉給我們引路做表率,後面有各級黨委政府、團組織和人社部門給我們撐腰作保障。”

外出務工 實現夢想

為吸引和激勵更多農村青年勇敢走出大山、外出務工脫貧增收,2017年以來,雲南各地團組織開展“夢在遠方,路在腳下——共青團與你同行”優秀外出務工青年經驗分享交流活動420余場次。今年春節前,各地又組織開展了近50場分享活動,約15萬名青年傾聽了他們的故事。

“務工生涯讓我切身體會到了什麼叫‘獨在異鄉為異客’,但我沒有向困難低頭。我堅信水因受阻而出聲,人因受挫而成熟,生活因堅持而美麗。”已經從打工者成為老闆的沈德林説出了一番肺腑之言。

沈德林是雲南文山州者太鄉萬家寨人。當初離開家外出打工,家境貧困的沈德林並沒有太遠大的理想,只認為“打工可以賺錢,比當農民強”。

剛出去的第一年,他從杭州輾轉到廣東,一年內換了4個工作。居無定所的生活使他意識到這樣混下去沒有前途,必須認真學習一門技術。於是他在廣東一家印染廠一做就是兩年,漸漸地變成了技術骨幹,每月的工資也從700元漲到了4500元。之後他帶著學到的技術到浙江金華市一家水晶加工廠工作;兩年後,他用積攢下的5萬元開辦了自己的水晶加工廠,經過幾年的奮鬥,加工廠在當地創下口碑,贏得了客戶。2016年,他用加工廠賺來的20萬元在金華開起了文山風味飯店,擁有了自己的兩份實業。

“帶著我的老鄉一起去山外面世界闖闖,一起奮鬥致富”,一直是文山州董堡鄉牧露村村民何發松的夢想。

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工作了10多年的他,學會了如何承包和完成一個工程。從第一次他鼓起勇氣,用積攢下來的錢,包了一個小工程,回家鄉帶了10個老鄉出來,小心翼翼地做事,按時給大家發工資。獲得成功後,到現在,他已經帶100多個老鄉外出做工程,其中13人有了自己的工程隊。在他的帶動下,他們村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出去做了建築工。

與何發松不同,養蜂人楊仕勇則是回到家鄉,帶領老鄉們致富。

中專畢業後,因家裏沒錢讓他去讀大專,楊仕勇隻身來到昆明,做了一名水電工。白天他勤奮工作,晚上上課,參加成人高考,獲得了大專文憑,並且通過考試,拿到了電工證、物業管理企業經理人資格證、施工十大員證等技能證書。他嫺熟的專業技能使他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最終成為一個年營業額30多億企業的董事長助理。

2015年,他決定回鄉創業,成立謙益胡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短期內就帶動118戶貧困戶增收近30萬元。如今,他的合作社已具備每年培育胡蜂標準蜂群5000群、培育中華蜜蜂1萬群能力,預計可帶動1500戶農戶共同發展養蜂産業,實現年産值突破500萬元以上。

根據團雲南省委相關部門的調研分析,相比于一些需要專業知識、人脈資源的創業方式,外出務工更能為農村青年帶來直接的收益,成為他們脫貧致富的選擇。

據悉,截至2017年12月底,雲南團組織對94423人次的農村青年進行了就業培訓,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619人次,直過民族3818人次。實現新增勞動力轉移就業46062人,其轉机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009人,直過民族3309人。

“助力脫貧攻堅一直是雲南共青團的重點工作,在逐步構建的長效工作機制中,實施貧困地區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不僅成為共青團直接聯繫服務貧困青年的一種新模式,也幫助更多青年脫貧致富、實現夢想並回鄉創業。”團雲南省委青年發展部部長吳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