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湖北省“三鄉工程”建設現場會在武漢市黃陂區召開。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等出席會議。這是繼9月28日武漢市“三鄉工程”座談會後,在黃陂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上午的現場參觀,與會人員先後深入黃陂區姚家集街崇傑村、杜堂村等“三鄉工程”樣板地參觀考察,與下鄉市民、回鄉能人和企業家深入交流,詳細了解黃陂通過“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帶動農民增收、打造美麗鄉村的經驗做法。下午的會上,全體收看了《鄉村振興 湖北行動》專題片,鄂州市、黃陂區、崇陽縣、利川市和大冶市作典型發言。

“‘重中之重'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戰略定位”,陳一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其中“三農”思想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指路明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三農”工作,要明確“重中之重”的戰略定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思路,把握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探索城鄉融合的實施路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陳一新指出,從鄉村振興的戰略高度來認識,“三鄉工程”的提出和實施,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決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三鄉工程”順應了鄉村振興的時代要求,抓住了鄉村振興的主要矛盾,承接了鄉村振興的重大機遇,創新了鄉村振興的路徑方式,是匯聚合力振興鄉村的新舉措,是聚集要素振興鄉村的新途徑,是拉動消費振興鄉村的新實招,是深化改革振興鄉村的新抓手。實施“三鄉工程”就是要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改革要效益、要活力,真正讓農民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陳一新強調,要以“三鄉工程”為抓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打造産業興旺的高地、生態宜居的勝地、生活富裕的寶地、鄉村治理的陣地、鄉風文明的福地,紮實推動鄉村振興。他説,要以統籌推進的強大合力落實“三鄉工程”,各地各部門要以科學的思維、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舉措來謀劃和推進,強化規劃引導、政策創新、典型示範和組織領導,確保“三鄉工程”在全省落地見效。

會上,黃陂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吳祖雲作典型發言,介紹了黃陂區開展“三鄉工程”建設的經驗。自今年4月初市委部署實施“三鄉工程”以來,黃陂區心性篤定,積極行動,解放思想,擔當作為,紮實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有力促進了農業轉型、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讓群眾看到了總書記要求的鄉村振興的新曙光。

提升認識境界,把“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三農”問題牽動著黨中央和總書記的心,是穩定全局工作的“定海神針”,市委提出實施“三鄉工程”,高度契合習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動實踐。全區上下深刻領會,高度共識,堅定地把“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強力推進抓落實。目前,全區直接吸引社會資本投入68.2億元(其中:市民下鄉19億元,能人回鄉23.1億元,企業興鄉26.1億元),1.1萬農民因此長期受益。在“三鄉工程”的帶動下,全區今年可實現精準脫貧15000人(原計劃13649人脫貧),有1351人提前實現脫貧。

強化工作舉措,迅速讓“三鄉工程”在鄉村開花結果。一是強化情感融合,吸引市民下鄉帶活農民。先後組織5場規模宏大的市民下鄉“看房團”和資訊對接會;在中央電視臺、湖北電視臺和《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主流媒體發表推文50多篇,提高知曉率,營造出濃厚的輿論氛圍。以扶貧工作組為橋梁,建立“村委聯居委,助推‘三鄉工程’促脫貧”機制,推進蔡店街20個重點貧困村和美麗鄉村分別與江漢區20個社區深度對接。全區共統計農村空閒農房5.73萬套,佔農房總數的23.6%,發佈空閒農房資訊3261條(其中在市農交所平臺發佈空閒農房出租資訊1218條),與企業及自然人正式簽訂租賃協議2341套(其中貧困戶456套),實現年租金3746萬元。二是強化情感聯絡,吸引能人回鄉激活農業。大打親情鄉情牌,強力推進“能人回鄉”工程,積極促進“農業+”轉型提升,推動體驗農業、採摘農業、休閒農業、旅遊農業、養生農業、教育農業、農村電商等農村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已吸引一批包括海歸在內的能人回鄉創辦合作社185個,興辦企業50家,投資23.1億元。把一新書記提出的“新四軍”和“四新經濟”成功放大到了鄉村振興的偉業中。姚集街杜堂村企業家葛天才投資3.8億元回陂創業,與3個行政村418戶簽訂協議,流轉土地7000畝,創辦“木蘭花鄉”景區,入股和租賃空閒農房142棟,計劃發展創意創業企業77家,打造高端民宿65套,目前已完成24家裝修改造,已吸納400人(其中,貧困人口86人)在家門口就業,極大增強了農村發展活力。三是強化情感招商,吸引企業興鄉盤活農村。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待客商如至親,先後引進了省圈投、省供銷集團、當代集團等16家企業來黃陂投資興業,盤活農村資産、資源和寶貴的生態資本。長軒嶺街仙河店村引進的武漢市石橋集團,該公司順應1350名職工對市民、股民、農民等多重身份的體驗要求,與仙河店村132戶空閒農房戶主和418戶村民簽訂房屋租賃和土地流轉協議,正著力打造企業農場、職工花園、養老中心,為職工建設“精神家園”,該項目盤活仙河店村集體資産500萬元,帶動仙河店村民每年每人平均增收1萬元。

大膽探索創新,確保“三鄉工程”在鄉村行穩致遠。通過解剖“杜堂模式”,黃陂區解放思想,大膽踐行總書記提出的提高農村集體和農民財産性收入,讓社會財富最充分的涌流的要求,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農村房屋所有權和房屋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極大地釋放了農村土地和資産資源的潛能,促進了農民收入從單一的農業收入向四種收入轉變:即土地的流轉收入、財産入社的分紅收入、就業的工資性收入和自主創業的經營性收入。木蘭花香景區開園半年來,吸引遊客54萬人次,創旅遊綜合收入1.08億元,促進村民戶均年增收入6.2萬元,帶動3個村集體年增收入60萬元,成功實現40個貧困戶脫貧,群眾交口稱讚:杜堂富了,杜堂美了,杜堂強了!成為“三鄉工程”促進鄉村振興的典範,央視新聞聯播聚焦報道,新華社撰文稱道,中央農辦領導現場調研時高度肯定、津津樂道。目前,“三鄉工程”已經使黃陂形成鄉村振興這一新板塊的投資洼地,華僑城、碧桂園、藍城集團、省長江投、市旅發投、庭瑞集團、開元集團、中青旅、奧凱集團等大企業紛至遝來,準備在田園綜合體、鄉村休閒度假、風情小鎮、特色小鎮方面大顯身手。 “

黃陂區充分挖掘山水人文歷史資源,成績顯著。”陳一新對黃陂“三鄉工程”建設工作給予肯定。

黃陂區紮實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有力促進了農業轉型、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讓群眾看到了總書記要求的鄉村振興的新曙光。同時,黃陂將繼續推動“三鄉工程”與美麗鄉村建設、脫貧攻堅、全域旅遊、農業現代化深度結合,為打造新時代“三農”發展的“湖北經驗”和“武漢樣本”貢獻黃陂力量。湖北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旅遊發展委;各市、州、直管市、神龍架林區;納入“三農”發展綜合考評的縣(市、區)等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