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俄友誼的播撒者和傳承者

發佈時間: 2017-10-11 15:18:26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吳焰 等 | 責任編輯: 殷曉霞

關鍵詞: 俄羅斯,友誼,民間交往

10月9日晚,莫斯科國家大劇院,俄中友好協會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在這裡隆重、熱烈地舉行。

台下,是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千余名各界人士,有政府官員、企業代表、援華老戰士、專家學者,還有學生志願者,他們的身份和經歷中,都有一個相同之處:中俄友好人士。

臺上,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與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分別宣讀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發來的賀信。“鞏固和發展中俄關係的一支重要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兩位國家元首對俄中友協60年工作的高度評價,激起全場掌聲雷動。

而當深受中國人民喜歡的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演員們,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莓花兒開》《我是一個兵》等中俄經典歌曲,特別是俄羅斯國家杜馬文化委員會第一副主席、80歲的國寶級歌唱家約瑟夫·科布宗唱起《喀秋莎》,熟悉的旋律、動人的歌聲,將中俄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和心願,推向高潮。

秉持對華友好 推動民間交往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

成立於1957年10月的蘇中友協,是蘇聯首個對外友好協會。建立之初,協會就匯集了無數漢學家、外交官、老戰士和文化藝術名家。60年來,雖然經歷了中蘇交惡、蘇聯解體等風雨,友協的名稱也由“蘇中”變成了“俄中”,但協會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秉持對華友好理念,積極開展兩國民間交往。舉辦各種維護歷史記憶的展覽講座,普及兩國歷史文化遺産、傳統習俗和生活方式等知識……兩國人民在交流中走得更近,友誼也得到增進。

專程來到莫斯科參加慶祝大會的全國政協副主席、中俄友好協會會長陳元,對此尤為感慨。他在致辭中説,60年來,俄中友協的足跡遍佈了兩國眾多的地區,將友好的種子播撒于兩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藝術、航太、傳媒等各個領域。

“當前俄中關係達到歷史最高的水準,這得益於兩國領導人的不懈努力,以及中俄友協與俄中友協兩個機構這些年來在兩國文化、教育、人文等合作領域作出的貢獻。”為此,馬特維延科表示,要特別感謝兩個友協的理事和會員,感謝所有推動兩國友好關係的人們。

呵護歷史記憶 傳播友誼種子

友誼的增進往往在細水長流中。

前不久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週年招待會上,80多歲的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庫利科娃,動情地對現場的青少年説,自己從事民間外交幾十年,去過中國很多次,見證了中國的一步步發展。她清楚地記得,哪怕是在生活最困難的年代,中國人民也對自己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沒有這種精神就沒有中國的今天,”她希望更多俄羅斯年輕人投身到鞏固俄中友誼、促進務實合作中來。

年過七旬的老戰士葉甫蓋尼·阿巴索夫,父親是蘇聯援華飛行員。這份特殊情緣使他一直不顧勞累奔波于各地,舉辦各種講述史實、維護兩國共同歷史記憶的活動。最近,他正在參與籌備兩國軍事主題博物館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我的使命,是讓更多人知道歷史,珍惜和平與友誼。”他説。

俄中友協副主席謝爾蓋·薩納科耶夫,在政府經濟部門工作。他的專業與事業本與中國並無多少交集,但在工作中,他對中國的發展開始有所了解,從陌生到了解,他漸漸成了“中國通”,更成了一名俄中合作的堅定支援者。而他特別懷念俄中兩國友好史上的傳奇人物俄羅斯前駐華大使羅高壽,正是羅高壽大使給他帶來深刻影響。

事實上,60年來,無論是俄羅斯方面的對華友好人士,如離世的俄中友協前主席塔季連科等人,還是無數中國的對俄友好人士,無論是在戰火中締結了友誼,還是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結下情緣,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影響更多人呵護歷史記憶,傳播友誼種子,推動兩國友好。

傳承友好事業 寄望兩國青年

民相親,關鍵在青年。

在慶祝俄中友協成立60週年大會上,會説漢語的志願者瑪格麗特是一名俄羅斯友誼大學學生,她曾在山東大學留學一年。從當初的好奇中國到後來走近中國,特別是通過參加了俄中友協組織的許多活動後,她對兩國關係、兩國人民之間的情感,有了切身了解。這幾年,習近平主席多次訪問俄羅斯,在大學裏演講,為衛國戰爭的烈士獻花圈,更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她希望自己畢業後,能在推動兩國友誼的文化交流活動中發揮更多作用。

事實上,正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了中俄民間友好的行列中。

中俄兩國人民的友誼,不僅需要老一輩“情結”的維繫,更需要新一代“情感”的熔鑄,需要民間層面的共同努力、積極創新。現任俄中友協主席梅津採夫也多次強調,青年合作和地方合作一直是友協工作的重點。

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俄時,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殷殷寄語:“我期待著越來越多的中俄青年接過中俄友誼的接力棒,積極投身兩國人民友好事業。”俄中友好協會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上,普京在賀信中表示,“兩國青年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協會的工作中來,這是很重要的。”“這讓我們確信,俄中兩國聯繫起來的睦鄰友好、相互理解的優良傳統,必將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