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説·五年成就行》第43期,給您講述雕漆大師楊之新秉承工匠精神,精心於雕漆製作的故事。
“學習雕漆,要先從磨刀練起,然後練轉片兒。那時候等我磨好刀、練好轉片兒,半年已經過去了。”北京工藝美術雕漆大師楊之新説。
走進“明古齋”雕漆工廠車間,中國網記者看到角落裏放著兩口陳舊的粗陶缸,缸裏裝的是雕漆用的原料大漆,牛皮紙蓋在上面,一股大漆特有的酸香味瀰漫在空氣裏。
“那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雕漆的味道。” 楊之新説。
學藝——因為喜歡所以偷著研究
1985年,楊之新進入北京市朝陽區洼裏鄉龍王堂雕漆廠學習雕漆。
“那時候還小,老師傅只讓我做些基礎的活兒。但我又喜歡雕漆,於是就每天在上班前趕到工廠,偷著研究他們雕刻的刀口,學習怎麼下刀。”楊之新説。
雕漆是把純天然大漆在胎上髹飾出一定厚度,再用刀雕刻花紋。而想要在雕刻中呈現千變萬化的浮雕圖案,就要用到各種各樣的刀,大大小小加起來有100多種。
每個人的雕刻習慣不一樣,雕刻的物品不一樣,所以工人師傅都會在雕刻前磨制適合自己的刀。
三十年來,楊之新一直在琢磨、改進他的刀,同時也創造了“八仙祝壽鹿頭樽”、“山水人物八角盒”等著名作品。
“有的人覺得用三、五年去琢磨一道工藝,很渺茫,沒奔頭,我覺得不對。雕漆歷史悠久,是中國真正特有的文化符號。”楊之新説。
授藝——熱愛和踏實是收徒標準
“明古齋”自光緒年間成立,楊之新已是第四代傳承人。精通這門手藝的手藝人逐漸老去,後續力量在逐漸減少。
楊之新現在門下只有石寧寧和岳麗英兩位徒弟。石寧寧從事雕漆20年,岳麗英到現在是10年。
“我現在視力還好,再上點年紀,細緻的工藝就做不了了。所以,我得把這門手藝傳給徒弟們。”楊之新説。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願意用三、五年的時間去鑽研一道工藝。熱愛雕漆工藝和踏實是我收徒的標準。”楊之新説。
“雖然我從事雕漆製作10年了,但現在仍然是處於學習階段。雕地越多,就會發現要學地越多,以後的事還沒考慮。”岳麗英説。
女兒楊碩受楊之新的影響,從小就對藝術感興趣。2014年,楊碩從北京聯合大學畢業。她在畢業作品中將雕漆中運用最多的花紋與服裝相結合,獲得了優秀畢業設計獎。
“我不要求她們必須從事雕漆工作,喜歡就做。哪個領域都一樣,喜歡才會堅持,才能把它做地更好。”楊之新説。
創新——嘗試改變但有所堅持
近年來,追求極致簡約的藝術風格,對有著“工繁料貴”之稱的雕漆帶來了不小衝擊。
“時代在不斷發展,製作出讓現代人喜歡的作品,才能走更遠。”楊之新説。
2014年,楊之新製作了一批手鐲,刮完漆後一直沒有雕。出乎楊之新的意料,這批素鐲子竟因為造型簡單受到歡迎。
受這幾件素漆鐲子的觸動,楊之新製作了素漆“雨打芭蕉壺”,省去了繁瑣的雕刻。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金鳳凰”創新産品設計大獎賽上,“雨打芭蕉壺”獲得了銀獎。
三十多年的雕漆生涯,楊之新嘗試過很多形式的創新,改變傳統造型,簡化雕刻線條,將雕漆與花絲鑲嵌工藝相結合……
但有一點,楊之新一直沒變,就是始終堅持手工製作。
不管是在工廠還是在家裏,楊之新都會放十幾把自己製作的刀和幾塊漆板,沒事就刻上幾筆。
在楊之新看來,手工製作是雕漆的靈魂。“如果化工原料代替了天然大漆,機器生産代替了手工製作,那雕漆也就不叫雕漆了。”楊之新説。
今年9月11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簡稱“文博會”)在北京如期舉辦,這也是楊之新作為參展商參加的第四個年頭。
“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雕漆也不斷在發展。而文博會的舉辦,給了老手工藝者一個展示的平臺。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人了解雕漆,傳承雕漆。”楊之新説。
(文字/趙曉雯 策劃/趙超 蘇向東 攝像/王夢澤 趙超 黃富友 剪輯/朱珊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