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説·五年成就行》第35期,給您講述景泰藍製作工匠精雕細琢,歷經上百道工序終做成珍貴國禮的故事。
“掐絲工人能自由地在銅胎上粘成山水、花鳥、人物種種圖畫,也能按照美術家的設計圖樣製作。”葉聖陶筆下的《景泰藍的製作》還原了景泰藍工藝品的製作過程。
景泰藍,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瓷器為“景泰藍”。
掐絲:簡單的線條越難
“用手畫個五角星很簡單,最難得是畫圓和直線。掰活兒也一樣,看著簡單的圖案,其實最難。”北京工美景泰藍高級技師孟祥明告訴中國網記者。
師傅們先用鑷子將銅絲掰成各種圖案,然後按照事先在銅胎上拓好的圖樣,將圖案用白芨粘上去,構成後期點藍的骨架。所以景泰藍,又被稱為“銅胎掐絲琺瑯”。
“掐絲最難的是掰活。”孟祥明説。
1978年畢業後,孟祥明受母親的影響從事景泰藍的製作,一開始就做掐絲,一做就是四年。
孟祥明的徒弟魏芳奕三年前參與了APEC工藝筆的製作,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徒弟。
“剛來時,師父為了讓我打好基礎,光練掰活兒就練了幾個月。”魏芳奕説。
“掐絲要求做工規矩,掐出來的形狀要勻稱,後期點藍的效果才會乾淨、整潔。功夫全能表現在作品上。”孟祥明説。
點藍:心靜,顏色才乾淨
葉聖陶曾在《景泰藍的製作》寫過,“各種色料的細末都盛在碟子裏,和著水,像畫家的畫桌上一樣,五顏六色的碟子一大堆。”
“在點藍之前要先根據圖紙將所有顏料配好,點一葉子最少要用五個顏色,所用的顏料由深及淺。” 北京工美景泰藍高級技工王春英説。
為了固定顏料,點藍和燒藍交替進行,重復四到五遍。每遍點藍用的顏料要根據上一遍燒制的效果進行調整和修補,形成色彩漸變的效果。
“如果顏色少,那麼這片葉子顏色的過渡就很僵硬。”王春英説。
王春英21歲開始從事景泰藍點藍製作,到現在是第七年。
“點藍特別需要安靜,心靜,顏料才乾淨。”王春英説。
上百道工序 道道關聯
景泰藍的製作分為設計、制胎、掐絲、點藍、燒焊、磨活、鍍金七道主要工序,景泰藍從設計到完成則需經過108道工序。
據北京工美景泰藍高級技師李霞介紹,與其他工藝品的製作不同,景泰藍是一個團隊的工作,一位師傅只負責其中一個環節,然後再相互關聯。
2014年11月,APEC峰會在北京召開。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為參加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定制了景泰藍工藝筆。
“景泰藍能出一個精品不容易。一件産品經過多位師傅製作,如果某一道工序出現紕漏,前面的努力就都白做了。”孟祥明説。
工人的眼睛是一把尺子
李霞18歲高中畢業後就進入了點藍車間,如今從事景泰藍點藍工作已經38年了,也曾多次參與景泰藍國禮的製作。
據李霞介紹,景泰藍最重要的是乾淨。工人們幹活前,手必須要先洗乾淨,常年下來,手到冬天就會裂口子。
2014年,在為APEC會議製作鋼筆期間,由於時間緊,工作量大,點藍人手不夠,李霞與其他的師傅,從早晨8點一直工作到晚上12點,一直持續了一個星期。
“他們真的是把景泰藍是當成一項事業來做。”王春英説。
“對於這一行,真正出徒得三年的時間,三年內都是學徒。因此做景泰藍首先得喜歡,喜歡才會有堅持、有傳承。”孟祥明説。
“景泰藍的製作需要經驗的積累,更多的時候是要靠工人師傅的經驗積累去調色、燒制。因此不同於機器製品,景泰藍工人師傅的眼睛就是一把尺子,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件作品。”李霞説。
“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一種態度,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但工匠精神不應該只存在於工美藝術行當,它是每個人都應該去追求的。”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經理、高級工藝美術師馮超説。
弘揚傳統文化 展現文化自信
2014年2月,景泰藍《一帆風順》作為國禮送給俄羅斯總統普京。
2014年北京APEC期間,《四海昇平》景泰藍賞瓶作為國禮送給各經濟體領導 。
2015年9月3日,為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景泰藍《和平歡歌》被作為國禮贈送天安門城樓觀禮9.3大閱兵的各國元首。
2015年9月27日,為紀念聯合國成立70週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代表中國向聯合國贈送了景泰藍“和平尊”。
“中國傳統工藝一直都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景泰藍工藝品作為國禮,並且被各國認可、稱讚,這就是一種文化自信,也是讓其他國家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途徑。”馮超説。
(文字/趙曉雯 策劃/吳佳潼 吳聞達 蘇向東 攝像/吳佳潼 趙超 吳聞達 李欣穎 剪輯/吳佳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