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説·五年成就行》第32期,給您講述山東沂源縣四胞胎姐妹家庭受到社會各級愛心人士關愛的故事。
從山東淄博市驅車往南兩小時,是位於沂蒙山區、有“牛郎織女之鄉”之稱的沂源縣。在沂源縣悅莊鎮葛家莊村,村民公培軍近來正張羅著給他同時考上大學的四胞胎女兒們準備上學的行李。
公培軍的四胞胎女兒名叫維佳、維俏、維倩和維婷,今年同時分別考上了德州學院的自動化專業、濱州職業學院的會計專業、青島大學化學化工專業和濱州學院的化學化工專業。
公培軍早年參過軍,1993年退伍後回鄉務農,隨後靠開大貨車跑運輸為生。“每個月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跑,北到哈爾濱,南到南昌。每次出門都是至少一週,其實很少能在家陪她們。”
公培軍的妻子賈承英一直在家務農,操持家裏的兩畝地,照料四胞胎女兒們。為貼補家用,她也時不時會去鎮上打打工,做綠化。但是她的更多精力,還是花在四胞胎女兒們的照顧上。
走南闖北的跑運輸生涯,讓公培軍見識了很多。他覺得多學知識對孩子們的成長一定有很大幫助,所以一直努力跑車,讓四胞胎女兒們好好上學。從小學到初中,四胞胎姐妹都在一個學校。進入高中,四人分別進了三個學校。四姐妹都是內向的性格,且都喜歡數學,都學了理科。
公培軍説,四胞胎姐妹能健康成長,離不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愛。四胞胎姐妹1999年出生,讓貧困的兩夫妻又喜又憂。為四胞胎姐妹接生的醫生郭玉香了解到公培軍一家的生活困難,建議醫院免除了母女五人上萬元的醫療費,還捐助了1000元。
2003年,郭玉香又發起成立了名為“愛心姥姥教育基金會”的援助組織。從此,四胞胎姐妹每年的學習費用全部由“愛心姥姥”承擔,一直到她們18歲成年。
四胞胎女兒都爭氣考上了大學,讓公培軍夫妻兩人高興了好一陣。但是算了算上學的費用,兩人還是覺得“壓力山大”。公培軍目前跑運輸的收入每年約有4-5萬元;賈承英主要在家務農,沒有固定收入。四胞胎姐妹每年開學要交的學費雜費,總計已然超過了3萬元。
“學費加上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費,開銷是不小。我得趁著身體還好,再多跑跑車。”公培軍説。
“我們也都成年了,平時上學肯定要去做事來貼補生活費。”四胞胎姐妹説。高三畢業後的這個暑假,四人也沒有閒著,在鎮上打工,賺了些零花錢。
“我們想法也簡單,希望她們上大學後好好讀,畢業後願意回來就回來工作,願意去大城市也行。大城市壓力大,動力也大。”公培軍説。(文/攝 中國網《世相》記者 陳維松 組照攝于2017年8月28日至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