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大決戰:貴州大扶貧系列報道之十六

發佈時間: 2017-08-09 11:58:5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蒙永文 楊必順 | 責任編輯: 品牌

關鍵詞: 貴州省委,坡鎮,白龍橋,習水縣,貧困戶

脫貧攻堅大家幹 攜手共進奔小康

——貴陽高新區精準幫扶習水縣大坡鎮貧困村工作紀實

習水縣大坡鎮美麗的梯田一角

習水縣是貴州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而大坡鎮是習水縣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基礎設施欠賬最大、産業結構單一的純農業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如何開展?近日,記者來到該鎮進行了採訪。

貴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白雲區委書記楊明晉在貴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結對幫扶習水縣動員暨誓師大會上講話

“富親”結對“窮親”,共同奔小康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貴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結對幫扶習水縣,該縣大坡鎮是高新區的重點幫扶鎮之一。

“富親”小檔案: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貴州省內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區內建有知識經濟産業化基地、國家級中國(貴陽)片式元器件産業園、醫藥工業園、貴州火炬軟體園、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産業基地和企業孵化器。區內設有海關,建有保稅倉儲區,是貴州目前高技術産業投資、高科技創業配套環境最完善,政策最優惠的開發區。

“窮親”小檔案:大坡鎮是習水縣一個純農業鎮,沒有工礦企業,産業結構單一,但森林履蓋率和植被率高,森林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休閒避暑的好地方。

溝通協調

高度重視,深入調研,掌握好“第一手”資料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根據統一安排和部署,高新區主要幫扶大坡鎮的裕民村、龍燈村、建築村、典禮壩村、黃河壩村、田壩村、小羅村。自從與這五個村結成幫扶對子後,高新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區黨工委把這項工作作為推進全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主要載體和全區黨員幹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的行動自覺來抓,各領導班子成員和部門幹部深入各貧困村和貧困村民家中實地進行調研,察看各貧困村和貧困村民家中的實際情況,廣泛聽取各貧困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班子成員、各貧困戶的意見和建議,切實掌握好“第一手”資料,為做好幫扶工作的安排和調度奠定堅實基礎。

大坡鎮各貧困村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離鎮黨委和政府機關所在比較遠,而且有一部分貧困戶為了方便耕種自己所承包的土地,將自己所居住的房屋修建在半山腰,從而形成了零星散戶,可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白雲深處有人家”景象。

高新區領導深入基層調研的舉動,在各貧困村村民中間引起了很大震動和反映。建築村黨支部書記袁志平告訴記者,第一次來他們村進行實地調研的一位領導,年齡看上去不是很大,當時通村路同組路還沒有修好,是屬於崎嶇山路,那位領導堅持要到貧困戶家中實地查看,結果往返在路上的時間就花了兩個多小時,天黑了看不見光亮,就打開手機上的電筒進行照亮走路。還有一次,高新區的黃主任來建築村實地調研,他堅持徒步一個多小時親自到農戶家去看望。高新區領導們的身體力行、不辭辛苦、踏實作風讓村幹部們很感動。

對於這一情況,記者在此次實地採訪建築村、典禮壩村過程中也有切身體會。本次記者前往建築村、典禮壩村實地採訪,雖然通村路和通組路的路面已經進行了加寬和硬化,但驅車前往仍然感到路程的遠,特別是在前往實地採訪過程遇到有一段路段是大坡鎮通往另一個鎮的旅遊道路正在重新修建加寬,路上滿是泥濘和石頭,車子開開停停。由此可以想像到當初在道路沒有硬化、滿是崎嶇山路的情況下,幫扶領導們深入基層調研走訪貧困戶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了。

實實在在的産業扶貧

堅持實事幫扶,做實“實事+扶貧”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掌握到幫扶對象的“第一手”資料後,根據大坡鎮和各幫扶對象所處在的地理環境、幫扶對象的家庭情況、思想觀念、個人願望,高新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堅持以開展“幫村辦實事”活動為抓手,協助或幫助結對幫扶村改善結對幫扶地區環境、解決幫扶對象的燃眉之急。

建築村是一個擁有400多戶2000多人的大山村,在通往外界的道路上有一條河,長期以來該村村民都靠踩著石墩過河,而一旦遇到下大雨漲河水,村民們出行就十分困難並且很不安全。高新區領導在實地調研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決定籌資幫助建築村修建一座鋼筋混泥土橋,打通便民通道。建築村黨支部書記袁志平告訴記者,高新區領導的工作作風就是好,在修建這座橋時,施工隊晚上都要加班地幹,修建這座橋花的時間很短。便民通道打通後,為進出建築村的人們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時,高新區還為他們村解決了辦公陣地所缺的資金。

嚴文輝是建築村的貧困戶,他十分渴望通過發展養殖業來改變自己目前的貧困狀況,高新區領導在入戶調研了解到他的這一願望後,決定對他進行幫扶。後來,在高新區的精準幫扶和習水縣有關部門的支援下,開始發展養殖業,目前他已經養殖了50多頭黔北麻羊,在脫貧致富路上走得信心滿滿。

袁開雲是建築村的貧困戶,他願意離開他所在的這塊“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土地,到其他地方去居住和謀求生計。高新區領導在入戶實地調研了解到他的這一願望後,幫助他在習水縣城的扶貧異地搬遷點解決一套住房併為他裝修,使他一家擁有了一個“像模像樣”的家,目前一家人已搬到縣城居住,還當起了保安。

龍燈村主任袁仲德告訴記者,高新區對他們村的幫扶,除了出資幫助村裏裝修辦公陣地和購置新的辦公用品外,還送來産業經費和幫助建成了一個佔地200畝的種植業基地,種植業基地裏有西瓜、花菜,建成一個佔地3500平方米的養殖場,如今這個養殖場已經存欄有160頭牛。

典禮壩村黨支部書記袁月告訴記者,今年(2017年)4月23日,受高新區領導的委派,高新區一名姓金的同志來他們村進行實地調研,當了解到該村有一個村民組的村民居住地與對岸的莊稼地中間隔著一條河,河上有一座名叫“白龍橋”的小橋,由於村裏的集體經濟比較薄弱,“白龍橋”修建得非常小和簡陋,而且每次下大雨漲水小橋就被沖走。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了多次,但如果沒有這座“白龍橋”的橋,村民們要繞行七八里路程才能到對岸的土地進行勞作。而要修建一座具有能夠抵禦河水暴漲能力的鋼筋混泥土大橋,估計要花20多萬元。另外,在“白龍橋”旁邊有一條1.8公里的方家小康路,這條方家小康路如果能建成,將惠及附近許多農民,但需要修建6個涵洞(準確説法應該是橋孔,記者注)來完成,這也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姓金的同志了解到這些情況後,表示將如實地向高新區領導彙報,爭取早日解決這些問題,造福於民。

幸運的小霞,“貴親”還她一個生活藍天

出生於1993年的女孩袁小霞,從7歲那年意外摔倒,至今一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中人口6人,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務農為生,在姊妹4人中,袁小霞排行老大,下面有2個妹妹在外務工,務工收入只能維持她們自己的生活開支,弟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袁小霞及她家的特殊情況引起了高新區的高度重視,立即對其的關愛幫扶工作進行了安排,從而了拉開了一場關愛扶貧接力賽。

2016年4月29日,高新區地稅局扶貧工作組一行前往習水縣大坡鎮對結對幫扶貧困戶進行摸底走訪時,發現裕民村23歲女孩袁小霞癱瘓在床,且下肢已開始腐爛,高新區地稅局同志十分關心,捐資捐物,鼓勵小霞。2016年11月2日,高新區扶貧工作組再次來到袁小霞家走訪慰問時,為了給小霞解悶,高新區地稅局幹部職工特意買了金魚、平板電腦,並聯繫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醫院)的專家到府給她診斷,齊心協力,共同幫扶。當了解到袁小霞的弟弟考入中學,需要繳納學費1800元,因袁小霞需要父母24小時護理,父母不能外出打工,導致弟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後,高新區地稅局扶貧工作組及時與習水縣扶貧辦和相關部門進行對接,通過積極協調溝通,迅速解決了袁小霞弟弟的入學問題。

高新區工管委領導得知袁小霞的病情後,高度重視和關注,要求區扶貧辦、區地稅局要重點幫扶,及時採取措施愛心救助。

在高新區工管委、習水縣委縣政府、高新區扶貧辦、習水縣扶貧辦、高新區地稅局和習水縣大坡鎮的共同幫助下,2016年11月16日,將袁小霞送到習水縣人民醫院等候專家會診;11月17日,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醫院)醫療專家小組赴習水縣對袁小霞病情進行會診;11月22日袁小霞轉入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醫院)進行治療。

2016年11月30日,根據高新區工管委的安排,高新區工會、共青團及時制定愛心捐助活動方案,並向全區各部門(單位)、園區企業、廣大幹部職工發出倡議,開展向癱瘓女孩袁小霞愛心捐助活動。同時,經高新區2016年第22次主任辦公會審議通過,從“貴陽國家高新區結對幫扶習水縣因病因學特困救助資金”中向袁小霞劃撥因病救助資金5萬元。

在貴陽國家高新區工會工作委員會、共青團貴陽國家高新區工委發出倡議後,全區各部門、園區企業傳遞溫暖,踴躍參與愛心捐助活動。貴陽朗瑪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業代表參加了愛心捐助。

2016年12月2日,在高新區工管委主要領導的協調下,邀請了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醫院)專家對小霞的病情進行會診,初步確定將為小霞實施截肢手術。

2016年12月15日,前來高新區政務大廳辦事的群眾在得知小霞的情況後,主動找到高新區扶貧辦向小霞捐款表達一份愛心。同時,每一個高新人都在默默的關心和鼓勵著小霞,如高新區産投集團陳玉親自為小霞煲雞湯,奉獻愛心;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張嵐親手製作蛋糕,並送往醫院看望慰問小霞;高新區黨政辦、産投集團攜手啟林創客小鎮入駐企業君子謙行科技傳媒有限公司為她送去繪畫工具、水果、牛奶,等等。

2017年1月13日上午,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昌祥一行到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醫院)看望慰問袁小霞,並送上慰問品和慰問金,鼓勵袁小霞要樂觀、頑強地與病痛作鬥爭,做一個真正堅強、微笑的女孩;高新區黨政辦公室、扶貧辦、婦聯、社會事務局、地稅局相關負責人一同看望慰問袁小霞。慰問活動結束後,黃昌祥主任與院領導、專家進行了座談,囑託醫院要全力做好醫治及康復工作,並要求高新區有關部門繼續要加大幫扶力度,給予術前的精神安慰和術後的心理疏導,鼓勵袁小霞豐富文化生活,培養興趣愛好,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早日過上健康生活。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醫院將整合專家優質資源,結合實際情況,精心制定手術方案,全力做好袁小霞的治療工作。

經過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醫院)專家對小霞的病情進行會診,確定為小霞實施截肢手術。2017年1月26日,經過長達4小時50分鐘的手術,對袁小霞左腿截肢手術順利完成;2月19日,對袁小霞右腿截肢手術順利完成。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為了幫助袁小霞和她的家人渡難關,高新區還出資幫助他們在裕民村村口修建房屋用作門市部、出資幫助進貨,7月4日,“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區幫扶袁小霞門市部”正式開業運營,生意還不錯。

“太感謝高新區的領導了,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家小霞今後還不知道怎麼過呢?真是太感謝他們了!”這是記者在受到高新區幫扶的裕民村殘疾人袁小霞家採訪時,她的家人感動地如是説。

“確實很感謝高新區的領導,是他們的幫助,讓我們村的袁小霞有了生活的勇氣。”裕民村村主任動情也如是説。“袁小霞遇到貴人了!”“高新區對袁小霞的幫扶確實很紮實,你們記者應該多宣傳一下他們。”裕民村、大坡鎮的幹部職工和群眾紛紛這樣説。

據實幫扶效果好,地方幹部職工群眾紛紛點讚

在開展幫扶大坡鎮貧困村的工作中,高新區還為貧困村建設陣地出謀劃策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扶,為貧困村學校送去書籍,為貧困學生送去書包、文具;在春節期間多次走訪慰問各貧困戶,將慰問金、慰問品送到貧困戶手中,讓他們過上一個安樂、祥和的春節,讓貧困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演繹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也獲得了地方幹部職工的稱讚。

“高新區對我們村的幫扶,我們是比較滿意的!”“人家大老遠從貴陽來(幫扶我們),首先這一顆心、這一份情就已經很可貴!不管幫多幫少,這是人家的一片心意,我們要領!”“我們要脫貧,除了別人幫扶,關鍵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龍燈村村主任袁仲德這樣説。

“在(發展)經濟上、在(敬業)精神上、在(工作)作風上,我們要向高新區的領導學習!”建築村黨支部書記袁志平這樣説。

大坡鎮黨委袁仲秋書記告訴記者,自從高新區對大坡鎮各貧困村開展精準幫扶以來,力度很大,工作很紮實很到位,充分體現了高新區領導班子和全區黨員幹部職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對脫貧攻堅工作要求的良好作風,非常值得我們基層幹部學習。我們大坡鎮領導班子和全鎮人民對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幫扶表示衷心感謝。同時,大坡鎮作為重點貧困鄉鎮,歷史的欠賬很大,脫貧攻堅任務很重,除我們自己要努力外,還需要各方的鼎力幫助,希望高新區在今後工作中一如既往給予支援和幫助。(蒙永文楊必順)(照片由貴州習水縣大坡鎮提供)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