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中國説·幀像】國人買菜方式變革:從逛菜市場到送菜進家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7/7/25/20177251500946443564_456.mp4

《中國説·五年成就行》第16期,給您講述電商售菜及精品蔬菜基地興起對我國菜市場衝擊的故事。

住在北京北二環的張素萍幾年前就退休了,現在每天早上推著小推車來到家附近的新民菜市場買菜。“來這兒買菜很久了,已經成為習慣了,每天做飯吃的菜都是從這兒買的。” 張素萍對中國網記者説。

“以前來菜市場買菜的人比現在多,週末還能看到年輕人,現在來這兒的全是像我一樣歲數大的老人了。”張素萍説。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城市中較“低端”的菜市場、農貿市場人氣逐漸衰落。

菜市場的繁榮和變遷

農業部于1988年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以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孔祥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菜籃子工程’在1993年底前,建立了2000多個集貿市場,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水果和蛋奶為主的大市場大流通格局。

從1999年到2009年底,這一時期是“菜籃子”快速發展階段。張素萍經常買菜的新民菜市場,就是在這個“菜籃子”快速發展時期建立的。

2009年商務部、財政部聯合下發《商務部、財政部關於實施標準化菜市場示範工程的通知》,對農貿市場內環境、消防設備、場內佈局、衛生品質、市場管理、誠信經營等有了更細化的要求。

2013年,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菜籃子’工程的建設讓‘買全國、賣全國’已成為常態,一年四季無論北方、南方,‘菜籃子’産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基本形成了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傳統業態和新型業態、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互補充、相互銜接的新型農産品流通格局。”

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到,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産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産品標準化生産、品牌創建、品質安全監管。

據北京日報2017年2月16日報道,在經歷了29年的“攤大餅”式擴張后,首都“菜籃子”新發地批發市場正在“瘦身”轉型。佔地約100畝的新發地蔬菜綜合交易樓主樓已緊鑼密鼓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底正式投用。

放眼全國,傳統意義上的“菜市場”也在經歷著一場變遷。

重慶開設了西南地區第一家綠色農貿市場、青島開設第一家電子商務農貿市場、浙江樂清建成首家五星級農貿市場、河南洛陽建成第一家現代化農貿市場......

此外,即使是傳統意義上的菜市場,也紛紛增加了自動扶梯、中央空調、觸摸電子屏、服務台、刷卡POS機這些新時代的産物。

“農改超”與“農超對接”

“過去我習慣在菜市場買菜,現在我更多的會在超市買品牌蔬菜,這樣的蔬菜看起來更好一點,有具體的農場地址,但是價格也貴一些。”今年大學畢業的“北漂一族”韓小雨告訴中國網記者。

2016年底,北京新發地市場試水開業了首家生鮮超市。今年將繼續擴容,年內計劃增加到10家。

據南方網報道,有關專家認為,“農改超”絕對不是農貿市場和農貿超市的字面轉換,它的核心是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結合城市建設和城市改造,將城市的生鮮流通,逐步由以農貿市場經營過渡到以超市為主經營。

不僅是“農改超”,2008年,商務部、農業部發佈了《商務部、農業部關於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推進鮮活農産品“超市+基地”的供應鏈模式,引導大型連鎖超市直接與鮮活農産品産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重點建設好特色農産品優勢區。近年來,北京市農業局在推進都市農業建設過程中,大力開展農業品牌建設,以“安全、優質、穩産、高效”為目標,打造安全蔬菜、生態蔬菜和精品蔬菜。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代表。

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成立於1984年,建立了冷鏈蔬菜生産基地,為亞運會、奧運會供應蔬菜。

隨著業務的發展,生産基地已在全國進行佈局:在北京的密雲、順義、延慶建立週年生産基地,河北崇禮、尚義夏淡季冷涼基地,雲南、海南等冬淡季基地,新疆、內蒙等地域優勢産品基地的專業化佈局。

特菜基地還和北京市裏大型精品超市合作,開設售賣專櫃,實現了農産品“超市+基地”的供應鏈模式,收到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電商”助力“精品蔬菜”送到家

農業部去年發佈的《全國農産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力爭農産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80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40%左右。

2017年初,北京成立了農業電商標準聯盟。同時建立起一個全流程的農業電商共創共贏生態系統和服務平臺,通過政策、技術、銷售、物流等各模組支援,推動北京優質農産品轉型升級,挖掘農業電商巨大潛力。

北京農業局2016年正式上線“優農佳品”網站和移動客戶端APP,來推廣北京優秀農業企業和好的農産品。“我們上線的企業主要是三品一標企業,三品一標就是綠色、無公害、有機和地理標識認證的企業,這些企業在歷年的檢測監督工作中,合格率和安全度要高於普通産品。”

“年初成立的北京農業電商標準聯盟,正在制定電商銷售蔬菜的標準。比如電商銷售什麼樣的蔬菜是符合標準的,電商包裝的方式也要有一套標準。消費者拿到的蔬菜和自己預期的菜差距越小越好,我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北京市農業局農産品産銷工作辦公室調研員李文海説。

消費者在網上選好産品並付款後,企業會立即安排快遞員配送到家。因為蔬菜屬於生鮮産品,對時效性要求較高,對快遞員的配送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電商售菜還有一個優勢是“可追溯”,每一份蔬菜都有自己的“身份資訊”。

北京天安農業技術員秦晨光介紹説:“我們通過電商銷售的每份蔬菜上面都有一個獨立的二維碼,可通過掃描這個二維碼得知這份蔬菜的全部資訊。了解到包括種植在哪個基地或者哪個農戶,什麼時候種植的,種植時的用藥情況等。”

“在電商平臺銷售蔬菜,生産者他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能夠直接聽到消費者的反饋,對於消費者來説也比較方便,坐在家裏蔬菜就送到府了。”李文海説,“但農産品有別於工業産品,産品難以標準化,如果送到家的蔬菜和宣傳照片上不一樣,和期望的不一樣,就容易産生糾紛,這是電商銷售的一個弊端。”

(文字/趙超 策劃/趙超 陳訓迪 攝像/王夢澤 趙超 高南 焦源源 攝影/趙超 剪輯/高南)

2002年1月6日,圖為上海浦南蔬菜市場,市民還排隊爭購大白菜。東方IC

2009年12月24日,四川華鎣市一市民在農貿市場選購剛上市的新鮮蔬菜。東方IC

2011年8月13日,深圳西鄉農貿市場,熱鬧的交易場景。董豐槐 東方IC

2012年12月31日,市民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剛剛建成營業的羅河路室內標準化菜市場選購蔬菜。張國榮 東方IC

2014年8月17日,圖為海拔4255米西藏阿裏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最大的農貿市場,當地駐紮武警交通部隊後勤戰士在高原上採用無土栽培技術,讓綠色綻放在阿裏高原。如今的蔬菜大棚成了新藏線上有名的“開心農場”。文武 東方IC

2017年6月10日,江蘇淮安市區一繁忙的菜市場。張照久 東方IC

2017年7月19日,北京某超市售菜專櫃。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2017年7月6日,北京某精品超市品牌蔬菜專櫃。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圖為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蔬菜電商售菜網站。 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2017年7月19日,消費者在北京某超市售菜專櫃前選菜。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鳳凰山市場監督管理分局執法人員,在轄區進行蔬菜農殘檢查。 李鑫 東方IC

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檢測員對蔬菜進行農殘檢測。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技術員對蔬菜進行分揀。 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員工對蔬菜進行包裝處理。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剛摘下的數筐番茄。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圖為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蔬菜大棚。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圖為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所展示部分蔬菜。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

圖為北京天安農業小湯山特菜基地送菜車輛監控系統螢幕。中國網記者 趙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