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帶熱小語種人才

發佈時間: 2017-06-21 10:32:05 | 來源: 南方日報 | 作者: 姚瑤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小語種,東語,廣外,一帶一路,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7年廣東共有56萬人高校畢業生,創歷史新高,加上去年延緩就業的和外地來粵求職的畢業生,今年廣東超過80萬人“揾工”,約佔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人數的十分之一。

而王楚慧卻一點不焦慮。她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下稱“廣外”)印尼語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手中已經有了幾個offer,衡量後挑中了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借助語言優勢,負責拓展印度尼西亞市場。“我們專業同學每個人手上至少有2個offer,就業根本不愁。”

“就業不愁”是今年廣外小語種專業的鮮明特點。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沿線相關國家的阿拉伯語、泰語、寮國語等小語種“強勢走紅”,最火爆的印尼語專業今年4月學生已實現100%簽約,不少學生能拿到7000元—8000元的起薪,原本“冷門”的小語種成了大熱點。

“當初被調劑竟如此幸運”

“回過頭看,我也沒想到當初被調劑到印尼語專業,竟然這麼幸運。”四年前,王楚慧曾一度因為被調劑感到沮喪,而現在她坐在記者面前介紹自己班級同學的就業情況,自信滿滿:“我們全班19人,有4個去了阿里巴巴、3個去了碧桂園,還有同學進了政府部門。”

王楚慧的同學吳璇,在大四上學期就被碧桂園“相中”,成為該集團海外行銷部的一員。入職經過半年輪崗後,她很有可能被直接外派到印度尼西亞。對此,喜愛印尼文化的吳璇表示“求之不得”。2016年下半年開學沒多久,碧桂園就來到廣外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下稱“東語學院”)開了專場招聘會,一口氣簽下吳璇在內的9名應屆畢業生。

“你讀的是什麼語?再説一遍?”過去4年,吳璇記不清多少次聽到這樣的疑問,但隨著對印尼語了解程度的加深,她越來越願意耐心解釋。當年被親友認為是“超級冷門”的專業,現在卻讓她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學習印尼語,打開了我們接觸這個國家和地區的窗口,我把印尼語作為工具,進行銷售、策劃等具體工作,比不懂這門語言的人更有優勢。”吳璇説。

“現在有公司已經明確,要‘預定’2018屆32名畢業生,涵蓋東語學院全部語種。”廣外東語學院一位輔導員介紹,目前該學院開設日本語、印尼語、泰語、越南語、朝鮮語、阿拉伯語、印地語、寮國語、緬甸語、柬埔寨語、馬來語、烏爾都語12個專業,今年新增波斯語、孟加拉語、土耳其語3個專業。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印尼語等東南亞小語種專業人才格外搶手。“在招聘旺季,我每天都能接到五六個企業打來電話要招人,這類小語種人才供不應求。”該輔導員説。

政府部門與企業均有需求

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小語種人才越來越“吃香”。比起應屆畢業生,已經工作的小語種專業人才更能體會其中的變化。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讓我的專業更有用武之地。”現就職于深圳國稅局的梁曉敏是廣外2016屆阿拉伯語專業畢業生。她表示,當初被兩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蘊所吸引,把阿拉伯語作為第一志願填報。她介紹,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阿拉伯語的使用最為廣泛,有14個國家將其作為官方語言。“我的工作不限于翻譯文件,還要為深圳‘走出去’的企業舉辦各類論壇、沙龍,向他們介紹阿拉伯國家投資情況以及國家對‘走出去’企業在稅務上的支援。”

今年3月,廣外2016屆印尼語專業畢業生廖靜文剛從深圳寶鷹建設集團印尼分公司調回國內,説起剛入學時被調劑到印尼語系的無奈,她表示現在更感謝這份意外的安排。隨著公司佈局國際化市場,她的語言優勢更加凸顯。“印尼語給了我更多接觸世界的機會。”

就職于廣東外事辦、廣外2013屆俄語專業的魯澎灝對自己的工作也十分滿意。他表示,學習語言不僅僅在於多掌握一門外語,更是理解他國文化與思維模式,“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國際交流更為頻繁和重要”。

廣外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肖鋒介紹,除東語學院外,西語學院各專業供需比均達到1:3,約有10%的畢業生起薪點能達到8000元,尤其面向南美市場的西班牙語專業人才需求旺盛。總的來説,小語種專業畢業生經過3年學習與1年海外交換,不僅有語言優勢,更對當地國家文化、政策理解深入。因此,近年小語種畢業生的就業表現出“就業率高、就業層次高、就業滿意度高”的特點,特別是“一帶一路”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等國家戰略的推進,畢業生就業選擇面更加廣闊,到國家重要部委、知名企業工作的畢業生越來越多。同時,跨境電商等新領域迅猛發展,相關企業人才需求也非常大,使得就業選擇多樣化。

國際舞臺急需複合型小語種人才

廣外提供的數據顯示,東語學院今年畢業生主要進入外交部、國家政法部門、廣東省政法部門等政府部門,及華為、阿里巴巴等企業。其中,進入外交部2人、國家政法部門1人、華為5人、阿里巴巴5人、碧桂園9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10人。

根據公開材料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除了漢語和英語外,還通行50多種官方語言。與廣東距離相近的東南亞地區包括菲律賓語、寮國語、馬來語、緬甸語、印尼語等多個語種。今年1至4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5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僅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就有39.8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15.1%,佔比較去年同期上升6.9個百分點。主要投向新加坡、寮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柬埔寨、俄羅斯、阿聯酋、緬甸等國家和地區。

巨大的國際舞臺急需大量複合型小語種人才。2016年教育部牽頭制定《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內知名語言類高校增設多個沿線國家小語種專業。近3年來,廣外新增馬來語等11個本科專業,語種全面覆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域;而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高校也都新增了1至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小語種專業。

而在學術領域,截至2016年,國內高校與4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佔24個,70項專題課題設計,涉及“一帶一路”26個沿線國家。

20日,廣外舉行畢業典禮的這一天,即將進入外交部工作的泰語專業應屆生施雨彤在畢業感言中寫道:“小語種是我就業的敲門磚,幫助我實現進入外交部的理想。我相信,未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繫將進一步深化,小語種人才在語言溝通、文化交流領域都將發揮大作用。”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