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知名的IT企業,冠捷科技定期將配件從廈門直送往在波蘭的工廠,進而打造出在歐洲市場銷售的成品。兩條相隔一萬多公里的生産線,離不開從廈門海滄自貿園區開出、沿著現代“絲路”到達波蘭羅茲的中歐(廈門)班列。
圖為北京天壇公園“一帶一路”主題花壇。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攝
自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2013年秋提出以來,截至今年5月上旬,中國多個城市已累計開行近3000個中歐班列。其中,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開出的中歐(廈門)班列,更是將“陸絲”和“海絲”緊密聯繫在一起,運營近兩年來還促進歐洲和東南亞地區商品雙向流通。
基礎設施方面的對接合作,正是“一帶一路”建設中成果頗為顯著的方面。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進展順利,成果豐碩: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就共建“一帶一路”簽署合作協議,“朋友圈”迅速擴大。
尤其是今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為“一帶一路”建設開啟新的航程。
僅立足福建就可看出,“一帶一路”倡議正將中國經濟帶入新次元。
——開闢國際物流的新通道。
除了中歐班列這條新的“陸上絲路”,廈門在近年來還不斷開闢海上和空中新的“絲路通道”。
在歷史上,福建的泉州、漳州、廈門都是“海絲”重要港口。在今天,作為中國第四個國際航運中心,廈門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友好港已達11個。作為重要交通樞紐,“海絲”的廣度在廈門不斷得到拓展。
“空中絲路”也正從廈門不斷向外拓展。目前,廈門飛往境外國家和地區的客貨運空中航線共有35條、每週航班量308個,還有多條洲際航線在醞釀中。
海陸空“絲路”的全面拓展,帶來的是互聯互通和經貿交流的快速發展。自從2015年與巴生港結成友好港以來,廈門港與東盟之間的海上航線穩步增加,從當年的14條增至目前的21條,年貨運量從約30萬標箱發展至2016年的約52萬標箱。“海絲”古港廈門的成長,折射出新絲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