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拜奮鬥的90後們(上高強,下陳演靈)
這些年輕人已能成熟面對陌生環境,獨自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行走在阿聯酋,羊城晚報記者發現,不少店舖、商城、餐廳裏,到處可以見到中國從業者的身影,其中不少人還是90後。儘管臉上的青澀還未褪去,但在異國他鄉的陌生環境裏,這些年輕人已能成熟面對陌生環境,獨自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中國後生成迪拜服務業風景線
遙遠的迪拜,對於來自廣東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説,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2010年,清遠市技師學院的陳演靈、賴玲玲、丘考文等17名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踏上了前往迪拜就業的路途。這一切歸功於學校與阿聯酋廣東商會聯手打造的人力資源平臺。合作雙方簽署了“雙百合作協議”,目前已有三批貧困家庭學子到迪拜工作、生活。
國內年輕人遠赴迪拜、阿布扎比等中東地區工作並非個別現象。記者在連日的採訪中發現,有大量的中國年輕人在阿聯酋打拼,他們基本上是90後,依靠純熟的英語和敢闖敢拼的精神,他們在“一帶一路”國家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記者見到陳演靈,她説,剛到迪拜時她被分配到廣東商會工作,之後到木須巴扎大街市場從事招商工作,三年的時間裏積累了大量工作經驗,工作簽證結束後她選擇留在迪拜。目前她在迪拜開了一家旅遊公司,主要是做國內一些高端遊客到迪拜的地接工作,生意不錯,閒暇時她也會為國內客戶做代購,將迪拜一些商品寄回國內掙差價,目前她已經在迪拜結婚,並買了當地房子。
當年和陳演靈一起到迪拜的還有黃俊南。據了解,剛到迪拜時,他在阿聯酋廣東商會負責接待工作,後來轉去市場從事招商。三年工作簽證結束後,他選擇了獨自發展,目前做煙茶生意,並開了一家中餐館,生意不錯。
在迪拜最大的商城迪拜mall裏,記者發現每個專賣店裏基本都配有一名年輕的中國店員,他們可以用流利的英語和各國顧客交流,也可以用普通話和來自國內的顧客溝通。在一家賣手錶的店裏,一位姓張的店員對記者説,她來自中國蘇州,現年26歲,到迪拜已有兩年時間,她説,像她這樣到迪拜打工的中國人很多,他們一般都是畢業于大專院校,有一定的英語會話水準。
記者在阿布扎比一間普通中餐館就餐,服務員大都是20齣頭的中國年輕人,來自中國東北的老闆對記者説,從中國雇請員工除了費用較低外,還比較勤快,能吃苦,語言學習能力很快,能和到店裏就餐的外國人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