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融入中醫藥"一帶一路"大格局

發佈時間: 2017-05-19 11:08:47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作者: 沈虹冰 楊一苗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中醫腦病,小兒腦性癱瘓,一帶一路,醫生

5歲的達莎來自俄羅斯的克拉斯諾達爾市,她有一雙褐色的大眼睛,圓嘟嘟的小臉時常挂著迷人的甜美笑容。

手起針落,一根約4釐米的長針瞬間輕輕刺入達莎的腿側。“這是‘風市穴’,通過用針刺激這個穴位,可以舒筋通絡、逐漸降低肌張力。”陜西省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中醫李建軍説。

短短一分多鐘的時間,中醫“叔叔”李建軍就輕巧地將十幾根針分別刺入達莎頭部和腿部的穴位,懂事的達莎十分配合。

病患的治療之路充滿艱難。達莎的媽媽維卡説,孩子在8個月時被診斷為小兒腦性癱瘓。和同齡的孩子相比,她無法坐和爬行,雙手也不能靈活地抓東西。在嘗試各种醫療措施之後,今年4月,達莎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中國,到中國西部的西安中醫腦病醫院進行康復治療。這裡也是眾多中亞國家病患來中國求醫問藥的重要目的地。

針刺、推拿、艾灸、火罐,再配合以語言運動訓練和口服中成藥,中國醫生們為達莎精心設計了一套治療方案,四個多星期的持續治療,維卡看到了女兒的變化。

“達莎剛入院時只能我扶著她用腳尖站立,現在已經可以腳掌著地站立了。”維卡説,“這很不容易!”

實際上,陜西在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中,不斷擴大與沿線國家城市對外交流,目前已新增22對友好省、州及友好城市。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醫療合作始於2006年。2016年8月,西安中醫腦病醫院承辦了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小兒腦癱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腦癱國際學術論壇,專家們通過討論交流,達成了加強小兒腦癱多學科多部門合作研究與創新、加快中醫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的共識。

醫院院長宋虎傑告訴記者,11年間醫院接診了來自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烏克蘭、俄羅斯、印度、伊朗等10多個國家1.2萬人次外籍患者,並派出多支醫療隊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醫療合作。

李建軍一直珍藏著一件T恤衫,在這件T恤衫上,並排印製著他和一個俄羅斯小男孩的頭像,上面還用中文和俄文寫著:“醫生李建軍,我最好的朋友。”李建軍説,他2014年赴俄羅斯烏法市,在當地一所醫院用中醫開展腦病治療。這個叫亞歷山大的小男孩在他的治療下病情好轉。在李建軍回國前,孩子的家人特意送來了這件T恤衫。

來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絲維圖已經是第二次帶著孩子來中國進行中醫治療。她的兒子傑患有“21-三體綜合徵”,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説話和運動。當醫生用加熱的艾絨為傑進行艾灸治療時,這個4歲的小男孩正安靜地用手機學習英文字母。如今,傑不僅語言反應和運動姿勢都有了改善,還學會用中文叫“叔叔、阿姨”。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用順應自然的方法治療和養生。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腦病二科主任樵成説,中醫對患者的身體機能進行全面評估與調節治療,在如腦癱等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重大難治疾病的治療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作為中國傳統醫學,中醫裏的針灸、推拿等療法在俄羅斯、哈薩克、印度等國民眾中有較高的接受度。如今,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已成為哈薩克、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等國公民在境外就醫的定點機構,醫院也已在哈薩克的阿斯塔納、阿拉木圖等城市建立了醫療合作機構。

用中醫進行腦病的治療康復也是一個較長的過程。看到達莎在媽媽的攙扶下能緩緩向前走路,李建軍説,如果持續用中醫進行康復治療,達莎也許再過一到兩年就可以自己走路了。

宋虎傑説:“對孩子來説,腦部疾病的最佳治療期是3歲以內,但很多外籍患兒通過各種渠道輾轉來到我們醫院時,通常已經超過3歲了。如果能有更便捷的資訊平臺,讓醫生和患兒互相找得到對方,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腦病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及時的治療。”

情況正在積極和快速發展。2016年12月,中國國務院發佈的《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顯示,中國的中藥已經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政府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訂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86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

在中國,人們將中醫稱為“岐黃之術”,黃指的是軒轅黃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傳黃帝常與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論道,探討醫學問題,對疾病的病因、診斷以及治療等原理設問作答,予以闡明,很多內容都記載于《黃帝內經》,這也成為中醫經典著作。

2017年1月,中國正式發佈《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與沿線國家合作建設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推出2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建設50家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示範基地。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