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融通"一帶一路"創新鏈條

發佈時間: 2017-05-13 10:58:59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陳振華 | 責任編輯: 袁放

關鍵詞: 中科,Arctur,一帶一路,規劃,橋頭堡

中科曙光:融通'一帶一路'創新鏈條

  中科曙光天津生産基地,其産品都是從這裡生産然後發往世界各地

“以前我們開拓國際市場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有國家在前頭開路,進程大大加快了。”曙光資訊産業(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曙光)副總裁任京暘告訴《瞭望東方週刊》。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召開前的2017年5月8日,中科曙光與斯里蘭卡駐華領事館就如何深入推進雙方數字化合作進行了溝通洽談。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互聯互通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應用機製成為新熱點,聯結沿線國家的“虛擬”高速公路建設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

雲南超算中心是“橋頭堡”

長期以來,中國資訊技術企業的國際化進程並不算快。相較于開拓國際市場,他們的目光更聚焦于國內市場。

2016年9月,中科曙光進行了新的嘗試——與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就推動大型超級電腦落戶昆明合作事項正式簽約。根據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雲南超算中心將落戶昆明。

在任京暘看來,這也反映了中科曙光在戰略佈局上的新考量:雲南超算中心將在國內外佈局一盤棋中發揮“橋頭堡”作用。

“一方面,對國內來説,國家級超算中心集中在東部,西南部還沒有;另一方面,雲南超算中心將來也可以服務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動南亞東南亞的資訊互通。”他説。

兩個月後,雲南省人民政府與中科曙光在昆明舉行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當前,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等一系列倡議的推進,雲南已從開放的末梢變為前沿,迎來跨越發展的絕佳機遇。”雲南省委書記、時任省長陳豪説。

他表示,將通過雙方的合作,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建立資訊網路互聯互通,利用資訊化、大數據、雲計算技術手段,推進資訊産業化,推進中巴、孟中印緬兩大經濟走廊建設,提升國家戰略地位,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世界範圍看,高性能計算設施的建設是最基礎的資訊化建設,今後更廣泛的大數據領域的合作,會産生更多價值。”任京暘告訴本刊記者。

在中國科學院院長、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看來,“科技合作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從科技合作入手,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研究解決在發展過程當中面臨的重大挑戰和問題,有利於從戰略層面推動建設‘一帶一路’的共同願景。”

差異與互補

2017年4月25日至5月3日,白春禮率團訪問了寮國、越南和蒙古國。中科院國際合作局、昆明分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科曙光等單位也陪同參加了相關訪問活動。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國家都面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共同挑戰和難題,而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産業結構和中國有很強的互補性,也具有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的共同需求。”白春禮説。

任京暘參加了這次訪問,他也感受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差異和互補性:“不管是資訊基礎設施還是應用研究,中國在技術上的優勢還是有的,不過我們也需要向東南亞學習。”

他舉例説,越南很多科研機構的電腦人才都是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留學回去的,關注的問題和實踐嘗試具有國際視野和水準。此外,當地科研機構對本地的了解和科學探索更為豐富全面,這也是中國公司的不足之處。

而中國公司能將中國經驗更好地引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比如起步更早的智慧城市建設。

中科曙光等企業就參與寮國巴松新城(副首都規劃)智慧城市建設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任京暘介紹説,有別於中國城市從行業和區域切入智慧城市建設,寮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將直接從最高層級的總體規劃著手進行。

“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建設,另一方面也更有利於將資金和資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了先做局部再去做頂層調節而形成的資源浪費。”他解釋説。

任京暘還介紹説,有別於某些跨國公司將落後技術輸出到發展中國家,中科曙光拿出的是最新的技術。

“我們秉持開放的態度,希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時,我們的價格更為優惠,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他説。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化進程加快

對於中國有技術優勢的東南亞市場,通過當地渠道直接售賣資訊技術産品並不困難,而對於參與資訊産業更為發達的歐美地區的競爭,在任京暘看來,中國資訊技術企業一直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國際競爭的門檻不低,而且我們進行國際化戰略的時間短,挑戰不小。”他説,通常進入一個國家的資訊服務領域,需要合作。

比如在歐洲,中科曙光與當地企業結成戰略聯盟合作夥伴,在土耳其、法國等多家電視臺贏得了OTT項目的硬體平臺建設項目,從易於進入的行業應用開始站穩腳跟;在北美市場,中科曙光更注重“戰略聯盟”和“技術整合”,積極從伺服器、存儲方案的供應商轉型成為全方位服務提供商。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資訊技術企業也獲得了更好的國際化發展機會。

任京暘告訴本刊記者,新落成的斯洛維尼亞數據中心,也反映了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資訊技術企業國際化進程加快。

2016年11月,中科曙光與斯洛維尼亞ICT企業Arctur公司合作建設的數據中心在斯洛維尼亞正式落成。這是中科曙光在歐洲大陸的首家數據中心。

“我們除提供高性能計算和雲計算基礎設施外,還創造性地推出了‘HPCaaS’商業模式,即高性能計算服務,以便為終端用戶提供一體化的設備和技術支援,用戶還可參與到産品開發環節,合作研發適用的設備産品。”任京暘説。

據他介紹,在這樣的嘗試中,中科曙光逐步明確了自身的“一帶一路”策略:以技術和産品融通國際創新鏈條,以人才和服務惠及當地經濟發展。

“更確切地説,我們目前的國際化集中在兩大業務板塊:一是在科教領域的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數據和計算中心等;二是城鎮化過程中的智慧城市建設。”任京暘説。

助力“網上絲綢之路”

2016年6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波蘭進行國事訪問,國家發改委、波蘭國家發展部于同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組織召開了中波網上絲綢之路經濟合作高峰論壇。在這個論壇上,中科曙光作了題為《推動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架設網上絲綢之路》的報告。

“我們提出‘助力網上絲綢之路建設’,旨在通過與波蘭企業在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深度産品定制和開發,技術交流、培訓和授權,共建數據中心、雲計算中心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促進中國的優勢資訊技術與波蘭本地的豐富應用相結合。”徐燕説。

任京暘告訴本刊記者,從更大範圍看,中科曙光也正在協力建設網上絲綢之路:“一是智慧海洋建設,參與到整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當中來;二是配合國家戰略部署,在非洲等地參與合作援建項目。”

在這一過程中,他也感覺到中國資訊技術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一方面,我們起步時間太晚,而當地的技術本地化程度也很低,需要我們派人去支援,挑選合適的人才難度不小;另一方面,我們在資金上也遇到不少挑戰,我們還是希望國家能夠在金融上提供更多支援。”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規範和指導未來5年國家資訊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提到,要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用,促進網路互聯、資訊互通,推動共建網上絲綢之路,推進數字經濟、資訊技術等合作。”

2017年5月8日,國新辦就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共建情況舉行發佈會。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董事長尚冰在會上介紹説,中國移動通過自建和合作的模式,已在東北亞、中亞、南亞和東南亞建設了8條跨境陸地光纜;在通向亞太、歐洲等地區,建成5條國際海攬;此外還建設了29個資訊交互節點和5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

“通信互聯互通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礎,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積極參與服務‘一帶一路’共建,既給我們推進國際化發展、拓展發展新空間帶來了良好機遇,同時也有利於國際同行進一步加強業務合作,推動互聯互通,實現互利共贏。”尚冰説。

對中國的資訊技術企業來説,“一帶一路”的機會才剛剛開始。(記者陳振華)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