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廣泛的“一帶一路”農情監測國際合作
為推動“一帶一路”農情資訊命運共同體的建設,過去 5 年,CropWatch 不斷深化與FAO、地球觀測組織(GEO)全球農業監測(GEOGLAM)旗艦計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同時不斷拓展與“一帶一路”及非洲地區糧食不安全國家的合作。2012 年10月24—26日,CropWatch 承辦 15 個國家 60 余名代表參加的“GEOSS農業旱情與水資源”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 年10月21—22日承辦 GEOGLAM 年度工作會議;2015 年 5 月 21—22 日承辦“CAS-FAO”農情監測研討會的學術交流;2016 年 1 月 21—23日,承辦讚比西流域四國的氣候變化情景下農業開發對糧食安全與水資源脆弱性的影響研討會。先後與歐盟聯合研究中心、蒙古國、莫三比克、尚比亞、埃及等相關機構簽訂了聯合合作協議。
在 聯合國亞太經濟與社會理事會UN-ESCAP、中科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空間減災卓越中心(SDIM)和中國國家遙感中心支援下,CropWatch 聯合多個機構建立了亞太區域旱災監測與預警機制中國節點,提供技術支援。2013 年以來, CropWatch 團隊為蒙古國、斯里蘭卡分別定制了國家級旱情遙感監測系統,先後在中國、蒙古國和斯里蘭卡三地為 30 余名技術人員提供了旱災監測方法、系統操作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和諮詢。蒙古國採取在職培訓的方式,每年 3—4 名技術人員來 CropWatch 團隊 1—2 次,與團隊成員共同工作 1—2 月,CropWatch 團隊指導培訓人員設計系統、規劃數據處理流程、選擇監測指標、分析並驗證監測結果。通過系統培訓,技術人員不僅理解並掌握了旱情遙感監測方法,熟練操作旱情監測系統,而且還能結合蒙古國的實際情況,對方法和處理流程進行改進。如今,定制後的蒙古國旱情遙感監測系統和斯里蘭卡旱情遙感監測系統已經交付蒙古國遙感中心和斯里蘭卡克拉克現代技術研究所使用,表現優異。系統性的培訓不僅為蒙古國和斯里蘭卡培養了人才,提高了監測能力,使其擁有旱情監測系統的所有權,更幫助其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
工作組的成立與使命
依託 CropWatch 全球農情資訊雲服務平臺,2016 年 12月,“數字一帶一路”(DBAR)農業和糧食安全工作組(DBAR-AGRI)在北京成立,工作組專家成員來自中國、FAO、GEO GEOGLAM 旗艦計劃、金磚國家、比利時、荷蘭、蒙古國等國家與組織,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吳炳方研究員,FAO 提高生計應對危機與威脅抵抗力計劃戰略方案 Shukri Ahamd 副主任為工作組的共同主席,FAO 前副總幹事何昌垂先生擔任工作組的顧問。
DBAR-AGRI 的使命是開發、移植符合區域農業特點的 CropWatch 系統,提高“一帶一路”糧食不安全國家的農情監測、決策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DBAR-AGRI 的主要行動包括:為 DBAR 對地觀測大數據平臺提供覆蓋“一帶一路”區域的農業氣象與農情監測資訊;為糧食不安全的“一帶一路”國家定制、開發與移植 CropWatch 農情監測系統;與糧食不安全國家共同開展聯合地面觀測,共用觀測數據的方式,標定 CropWatch 農情監測系統;培訓提升“一帶一路”夥伴國家運作 CropWatch 的能力,增強農業監測的能力建設;在 DBAR 框架下,建立農情監測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