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五一”國際勞動節。這一天,我們彼此慶祝。這一天,我們更要向勞模、先進致敬。這一天,我們同樣還要思考,新的時代,需要怎樣的勞動者,又需要何種勞動精神?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時代,勞動者的身上有哪些獨特的勞動基因呢?剖析當代勞模身上的精神特質和風格素養,不難發現:在他們身上,既有傳承下來的吃苦耐勞、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又有勇於開拓、敢於突破的創新精神。正是匠心和創新這兩種勞動精神的深度交融,才凝結成了當代勞動者新的勞動基因。
當代勞動者的血液裏,應該流淌著工匠精神的基因。憑著一顆匠心,許多傳統技藝流傳至今持續服務人們的生活,不少勞動者把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成為行業“王牌”。比如在方寸紅紙上裁剪人生的剪紙匠人羅小城,比如創下一秒分揀一封信紀錄的郵政分揀員胡慧容……傳統的技藝、簡單的操作,因為工匠精神而變得與眾不同,有了更為深刻的內涵。
當代勞動者的骨髓裏,應該充滿著創新精神的基因。在這熱火朝天的“雙創”時代,勞動者如果缺乏創新精神,無疑是最大的能力缺陷;而國家和城市缺乏創新人才,則是發展最大的短板。近些年來,正是依靠創新這架新引擎釋放的新動力,重慶經濟實現了持續穩定增長,發展品質和效益不斷提高。勞動者創新意識的高漲、創新能力的提高,無疑對此貢獻良多。而要建成西部創新中心,重慶對勞動者創新基因的強大,自然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和更高的期待。
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形成了這個時代勞動基因新的雙螺旋結構。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也體現了尊重規律、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而創新精神則不僅體現了敢於挑戰、勇於突破的時代品格,也體現了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需要創新,傳承才得以持續;創新也要有工匠精神,才能穩中求進。兩種精神的融合,結合成新的勞動基因,不僅豐富了勞動精神內涵和外延的過程,更是成為詮釋勞動者時代精神的生動注腳。
社會的發展賦予了時代不同的特質,而每一段特質,又深深地影響著所有的勞動者。發揚工匠精神,培育創新精神,只有將匠心和創新合成的勞動基因注入到每個新時代的勞動者身上,勞動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勞動者才不辜負時代所賦予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