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動,同學們你們不要道歉……不是我們不想參加夜校,每天工作時間長,下班後很累……謝謝同學們的服務。”

這是北京人民大學一名後勤工友在給該校社團組織“新光平民發展協會”(以下簡稱“新光協會”)一份《聲明》後的留言。4月2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校園裏堅持了近6年的“工友夜校”宣佈停辦,這所曾經登上《人民日報》的“人民大學學生為人民辦的‘學校’”似乎走向終點。

“從上學期到現在,新光夜校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低谷……到今天,我們終於相信我們不能再做其他的努力去改變什麼,只有平靜地接受現實,面向社團內外發出這個聲明:對不起,我們即將停辦夜校。”

主辦夜校的學生社團新光平民發展協會在4月25日、26日連發兩份聲明。聲明中稱,從上學期開始,參加新光夜校的工友數量開始縮減,從最初的20個人到10個人,5個人,2個人,沒有人。“對於夜校的停辦,新光平民發展協會在這裡道歉——向過去的新光人,向新光的志願者……向人大校園裏超過兩千名辛勤工作、艱苦樸素、默默無聞的工友們。”

“這不是失敗,只是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中國人民大學新光平民發展協會負責人陳華亮(化名)4月26日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夜校對於工友而言處於太高的需求層次了”,在人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停辦。

對於新光協會《聲明》所稱的“停辦”,中國人民大學宣傳部副部長、新聞中心主任顏梅認為並不準確,應是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平臺的調整,以“全方位地滿足工友們的學習慾望”。

人民大學裏的人民“學校”

學生為工友辦夜校,這樣的事在全國高校中並不多見,曾多次被包括《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央媒在內的媒體報道。

專為中國人民大學工友開設的夜校課堂始於2011年,該校商學院2010級學生吳俊東是創始人。幾年前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吳俊東曾説起初衷:有次讀到1918年北京大學創辦“校役夜班”的歷史,受到啟發,決定為人大的工友們辦夜校。“人民大學應該是人民的大學、應該是沒有圍墻的大學。我們也應該為人大的後勤員工做些實事。”

人大校內的梁漱溟鄉村建設發展中心與新光協會建立了合作關係,鄉建中心的邱建生老師曾寫過一篇文章《人民大學,人民的大學》,稱“能夠關注到後勤工友的這些志願者不愧是這個時代的優秀青年,有責任和擔當”。

夜校創辦後,受到工人群體歡迎,據中國青年報2014年底的一篇報道,從2011年創辦時起,經過3年多的發展,新光夜校已經有20余位固定“教師”,每週六晚的課堂能來30位工友。陳華亮是該校大三學生,2015年即加入新光平民發展協會,他向澎湃新聞回憶,彼時每次前來聽課的學生尚有30多名,比較穩定的工友在20名左右。

工人夜校最早的課程是關於農民工創業、電腦之類的實用課程,“目的在於幫助他們提升職業技能”。“那時確實有不少工友完成了自考和其他一些資格證的考試,去到了更好的崗位上。”陳華亮稱。

在此次夜校停辦前,授課範圍已經涵蓋歷史、時政、法律、養生、英語、讀書會,等等。“這些課程都延續了之前的經驗,並且儘量選擇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