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橫跨亞歐大陸的古商道,因為中國盛産的絲綢在絲路上長期佔有主要位置而稱為“絲綢之路”,駝隊則是活躍在絲路上的主要運輸工具。如今,列車飛馳的轟鳴聲,替代了響徹千年的聲聲駝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改革辦常務副主任劉建新説,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倡議使得長期以來偏居一隅的新疆,轉而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最前沿,賓士在西出鐵軌上的多個中歐班列,都選擇途經新疆經由阿拉山口口岸前往歐洲市場,這也為中歐班列中國境內“最後一站”新疆帶來發展機遇。中歐班列的開行,被視為鐵軌上的“絲綢之路”。在“一帶一路”實施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背景下,這些絲路上的鋼鐵駝隊,開始跨越上萬公里的征程。
年出境班列超1200列
新疆是國家“一帶一路”願景與規劃中重要的節點地區,阿拉山口便是新亞歐大陸橋上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阿拉”在突厥語中是“花色”的意思,如今,昔日茫茫戈壁已經多點開花,成為以進出口貿易、加工業、轉机貨物為主的口岸新城,有35種中歐班列都會途經此處進行編組。阿拉山口口岸也因此成為一個集鐵路、公路、航空、輸油管道四種運輸方式為一體的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一類口岸,也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和我國向西開放的第一門戶。
阿拉山口火車站貨場
班列的開行為我國內地與歐洲的貿易往來打開了便捷通道。來自新疆經信委的資訊顯示,自2011年國際貨運班列開行至今,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助力國際貨運班列突破千列大關,由此帶來的物流、商品流等流通資訊是其他省份所不具備的。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中歐、中亞班列開行範圍及密度迅速增加,僅去年一年,途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歐、中亞班列就超過1200列,實現了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的常態化運作。
“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作時刻開行,往來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其主要特點是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具有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綜合優勢,已成為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之一。
記者從阿拉山口市口岸管理辦公室獲悉,出境班列的增加,還帶動了口岸集裝箱出口量的穩定增長。去年阿拉山口鐵路口岸出口集裝箱138萬噸,同比增長25.8%。其中,12月鐵路口岸出口集裝箱13.7萬噸,同比增長七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