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24日訊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試驗有關情況。在談到航太員返回段安全問題時,武平説,這次任務仍然採用空中搜救航太員、地面處置返回艙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説,直升飛機在空中發現返回艙以後,第一時間把航太員護送到有醫療設備、醫療條件、醫療保障的安全的地方。

武平説,載人航太一個是發射上升段,一個是返回段,這兩個是風險性都比較高的時段。為了確保航太員的安全,也做了充分準備。在飛船方面,神舟飛船經過八次飛行試驗的驗證,應該説返回技術還是很成熟。首先是在設計上,為了確保航太員的安全,在一些關鍵的産品上,都考慮了冗余和備份。比如説,降落傘、還有分離,包括緩衝方面都考慮了備份的措施。比如説降落傘包好了之後裝在傘艙裏,就沒法再測試了。針對這樣的産品,在生産、組裝過程中都實行了更加嚴格的控制。即使這樣,在這次任務之前,對飛船回收著陸系統的方案、産品品質、測試實驗的情況進行了再一次的復核和確認。

    武平説,另一方面,在著陸場系統方面也做了進一步的加強。這次任務仍然採用空中搜救航太員、地面處置返回艙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説,直升飛機在空中發現返回艙以後,第一時間把航太員護送到有醫療設備、醫療條件、醫療保障的安全的地方。為了加強著陸場搜救的力量,這次和神舟八號任務相比,著陸場有兩點特別加強的地方:一是增強了著陸場系統的數據圖像的傳輸能力,就是能夠確保第一時間把現場對於航太員的營救、對於現場的處置的情況及時地傳回到北京的控制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