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戰略實施以來,中部地區各項事業發展迅速。2005—2010年,中部地區GDP年均增幅達15.3%,超過全國平均水準5個百分點。每人平均GDP年均增幅超過13.5%,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準;2010年,中部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高於東部和西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率居全國首位;2005—2010年,中部地區進出口商品總額年平均增長31.5%,同期各省對外貿易年均增速大大高於同期全省生産總值增速;2009年,中部六省一、二、三産業從業人員所佔比重分別為47%、21%、32%,第一産業從業人員降到50%以內,第三産業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穩步增長,就業結構進一步改善;2010年中部六省60%的參保對象納入醫療保險。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方面,地級以上城市社區衛生覆蓋城市市民比例達到95.32%,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四)實施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戰略,東部地區創新發展成效顯著
2006年3月,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首次正式提出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戰略。指出:東部地區要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率先發展和改革中帶動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積極支援東部地區率先發展”。2012年3月,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發揮東部地區對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領和支撐作用,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自主創新中走在全國前列。”
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東部地區肩負使命,經歷了一場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和創新。2008年分省份單位GDP能耗從低向高排,前3名依次是北京、廣東、浙江,東部10省市單位GDP能耗為0.9255噸標準煤/萬元,低於全國平均水準1.102噸標準煤/萬元,切實轉變了經濟發展方式。2010年,東部地區高技術産業R&D經費投入規模佔全國的84%,遠高於中西部地區;高技術産業産值佔全國的在比重達85.3%,幾乎是中西部地區的6倍,大力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2009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第三産業增加值加權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1.9%、11.1%、12.9%和11.7%,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57.6%、17.0%、17.4%和8.0%,東部地區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走在全國前列,保持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二、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
2005年10月,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指出:“各地區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並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2006年3月,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2007年12月,中共十七大報告再次強調“加強國土規劃,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佈局”。2010年6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2010年12月,國務院將這份規劃印發全國各省份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求全面做好《規劃》實施的各項工作。這標誌著中國首個國土空間開發規劃誕生,也標誌著主體功能區戰略正式形成。這一規劃確立了未來國土開發主要目標和戰略格局;明確了未來國土空間開發的六個新理念和五項新原則;提出了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以及各有側重的績效考核評價辦法。主體功能區戰略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産生極為重大的影響,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戰略選擇和必然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 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