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戲劇協會總幹事托比亞斯·比昂科尼的辦公室窗戶正對著新閘路。窗外,樹葉已換上金黃色的盛裝,行人來來往往。
“我喜歡從這個視角看上海。”托比亞斯來到上海已經9年,前不久,這位瑞士人獲頒今年的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這不僅僅是個人榮譽,更照亮了國際劇協工作人員以及合作夥伴們的共同努力。”
以城市活力脫穎而出
2015年11月5日,《解放日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國際劇協國際總部落戶上海”的報道。文中稱,國際劇協落戶上海,開創了國際文化組織總部遷址中國的先例,有望吸引更多亞洲國家參與到國際戲劇協會的活動中,為東西方表演藝術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那一天也是托比亞斯人生中的“大日子”。國際劇協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48年創立,是全球最大的表演藝術組織。托比亞斯回憶,當國際劇協希望把巴黎總部遷往戲劇文化日益繁榮活躍的亞洲地區時,迪拜、香港、澳門都是選項。“最後上海贏了,因為上海的態度最為積極,行動最為高效。”此外,上海與國際劇協有著悠久淵源,國際劇協成立之初就有來自上海的學者參會。
“這次遷址標誌著國際劇協邁出了重要一步,反映了上海和國際劇協對促進全球文化交流與協作的承諾。”他説。
托比亞斯第一次來上海還是2008年。那時,他就被這座城市的活力,以及成為全球領先城市之一的決心所震撼。到了2015年,越來越多的綠地、劇場、咖啡館和餐館,進一步凸顯了這座城市的多元活力。“上海在保留歷史文脈的同時展現出的創新能力,正是其獨特之處。這是一座從未停止成長的城市。”
積極推動跨文化合作
沒有伴奏,沒有樂器,在大涼山的懷抱裏,歌者們用彝語唱起古老的歌謠……這是前不久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上,開幕大戲《星回》的演出現場。
托比亞斯坐在台下,欣賞著這場跨文化合作表演。這部由國際劇協與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戲劇學院和涼山文旅集團聯合製作的劇目,導演是出生在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藝術家、國際劇協“國際戲劇大使”雷米·波尼法索,表演者則是一群彝族的歌者和舞者。通過彝族傳統吟唱、生命儀式、農耕舞蹈等形式,他們共同探索人類與自然、精神世界及宇宙的連接。
“一個外國人,能理解彝族的文化嗎?”這個疑問隨著《星回》的創排漸漸消散。在托比亞斯看來,好的戲劇表演能夠跨越文化、種族,喚起人們共通的情感與價值。這也是國際劇協的宗旨,即積極推動跨文化合作,促進交流互鑒。
首演之後,《星回》又在突尼西亞迦太基戲劇節上亮相。類似的國際文化活動,這些年來國際劇協組織了很多。托比亞斯説,只有接觸不同形式的戲劇和表演藝術,敞開心扉,接受被它們喚起的情感和思考,才能真正欣賞藝術的深度和多樣性。
“上海潛力遠不止此”
托比亞斯的辦公室裏擺著許多收藏品,其中,一張紅黑相間的臉譜尤其引人注目。他翻開一本《中國京劇臉譜》,按圖索驥,找到了對應的人物——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
臉譜是托比亞斯鍾愛的京劇元素。在國際劇協位於新閘路的小樓裏,每間房間的門牌上都標著一張臉譜。“中國戲曲以其豐富的傳統、獨特的藝術性和深厚的情感,在表演藝術中佔據了獨特的位置。其音樂、動作和敘事的結合,為觀眾創造了一種超越語言的體驗。”除了京劇,托比亞斯也喜歡崑曲、皮影戲,看過很多遍《梁祝》,仍然為它而感動。
“傳統戲曲的現代表達,是維持其生命力的重要途徑。”他認為,傳統並非僵化的結構,而是一種鮮活的、動態的表達形式,必須不斷發展創新,才能讓當代觀眾對傳統藝術産生共鳴。
在上海生活了近十年,托比亞斯越來越看好上海戲劇藝術的發展前景。“任何城市若要成為文化和戲劇中心,必須為藝術家提供空間和機會去發展獨特的作品,展現與眾不同的風格。上海已經具備了這一條件,但它的潛力遠不止於此。”他説,上海有能力成為全球表演藝術家的匯聚點。(本報記者周程祎 見習記者牛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