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傳承紅色經典,“藝江南·海上名家講壇——紀念中國原創芭蕾舞劇《白毛女》首演60週年活動”于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內開幕。《白毛女》中家喻戶曉的選段,在舞臺上如記憶畫卷般徐徐展開。
演出開始前,上海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辛麗麗帶領“00後”新生代芭蕾舞演員亮相。隨著辛麗麗的指令,小演員繃直腳背,露出天鵝翅膀般的肩胛骨,展示舞者每天從清晨開始的嚴格訓練。
從80歲高齡的第一代“大春”飾演者,到第九代“00後”大春,每一代演員進入上芭的第一步,都是學跳《白毛女》。六十年春華秋實,《白毛女》已成為上海芭蕾舞團的“傳家寶”。
1964年,上海舞蹈學校將歌劇版本《白毛女》改編成小型芭蕾舞劇在第五屆“上海之春”試演,廣受好評。在此基礎上,精心修改的芭蕾舞劇《白毛女》逐漸走向更廣闊的舞臺,于1965年在第六屆“上海之春”上首演並大獲成功。
1989年3月,上海芭蕾舞團決定把《白毛女》帶去加拿大。辛麗麗回憶,她作為上海芭蕾舞團第二代“白毛女”參加加拿大訪問演出時,只有26歲。“那個年代中國藝術家的理念是一樣的,就是想帶著自己國家的作品,在世界的舞臺上綻放光芒。”
早期參與《白毛女》演出的老藝術家,對這部戲的感情更是濃厚。國家一級演員朱逢博從1965年至1974年一直擔任“喜兒”的主伴唱。時隔數十年,朱逢博站在聚光燈下,再度一展歌喉。“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嘹亮的歌喉引得掌聲連連。
《白毛女》是民族題材與芭蕾藝術結合的典範。舞劇演出的最大難點,也恰恰在於源自西洋的藝術形式如何中國化。
不同於西方芭蕾舞劇傳統,《白毛女》充滿著中式元素,演員一齣場便手持油燈、窗花、紅頭繩等。辛麗麗介紹,“這部戲分為一個花旦、一個青衣、一個老生、一個小生……往往聲音先出來,角兒才出來。要瞪眼睛,要回頭亮相。”在音樂設計上,《白毛女》大量運用地方傳統戲曲和民間小調,例如河北花鼓、山西梆子。上海芭蕾舞團團長季萍萍説:“朱逢博老師的唱詞,也是在中國舞劇中第一次運用,現在大家一聽到《北風吹》都知道這是芭蕾舞劇,這是一種突破。”
為了展現《白毛女》中角色的“精氣神”,芭蕾舞演員需要擺脫古典芭蕾的訓練習慣。《白毛女》中最為知名的片段,便是喜兒逃入深山後,歷經“春夏秋冬”,頭髮由黑轉白的過渡。“春夏秋冬”的演繹頗具革命浪漫主義色彩,也極其考驗演員的基本功。辛麗麗回憶説,《白毛女》的主要創作者胡蓉蓉一直強調,“所有的技術、調度,都要基於中國人的喜怒哀樂,不能把中國的‘喜兒’跳成西方的‘白天鵝’”。
除了技術上的中西融合,《白毛女》也見證了芭蕾舞劇在題材上的轉型,著眼歷史背景下的人物故事,注重敘述性。季萍萍認為,《白毛女》真正的成功在於,它的故事源於民間、從生活中來,自然而然能在觀眾中形成共鳴。“西為中用,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核,這樣的作品才會不朽。”(見習記者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