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連結敦煌千年光華、古老文脈,《受到召喚·敦煌》的故事卻是始於頗具未來感的一幕:2035年,敦煌數字研究中心,一尊尊古老的雕像靜佇舞臺,年輕的研究員們攜智慧裝備穿梭其間,為文物“體檢”、更新採集數據。
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上海三場演出反響熱烈
《受到召喚·敦煌》的故事始於頗具未來感的一幕:2035年,敦煌數字研究院實習生張燃在一場跨越百年的時空對話裏,找尋心之嚮往,找尋擇一事終一生的勇氣。 (演出方供圖)
“走,去敦煌!”社交平臺上,年輕網友在演出相關分享裏熱烈號召。
剛過去的週末,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在上海完成了三場演出。該劇由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編劇、導演,張藝興主演,作品從敦煌學與“莫高精神”中汲取藝術靈感和創新能量,將1935年常書鴻心繫敦煌從巴黎歸國的往事,與2035年敦煌數字研究中心實習生張燃追尋理想的“近未來”相連,述説歲月漫長、青春當燃。
連續三晚,以數字多媒體營造“敦煌空間”,用多元風格的歌舞訴深情,這場百年追尋、千年迴響將人們引入一個與我們所有人相關的敦煌。當音樂話劇的形態與敦煌在數字時代的煥新達成內在氣質的高度契合,一次又一次,中華文脈在青春的律動中擁抱觀眾。
人們常説,人的一生總要去一次敦煌。在上海,以《受到召喚·敦煌》之名,“去敦煌”的心願掀起新的青春接力——為理想,去奔赴、去創造、去擔當。
文脈
連結敦煌千年光華、古老文脈,《受到召喚·敦煌》的故事卻是始於頗具未來感的一幕:2035年,敦煌數字研究中心,一尊尊古老的雕像靜佇舞臺,年輕的研究員們攜智慧裝備穿梭其間,為文物“體檢”、更新採集數據。張燃正暗自困擾于他的愛情,編號206的怒目金剛開口説話,在他指引下,張燃走進常書鴻的時空、舞臺展開雄奇的敦煌往事……
這是一次飛揚想像力的視覺創造。來自中國國家話劇院與北京電影學院的多媒體藝術家們創新應用二維動畫、3D特效、AI技術、即時拍攝、動畫真人融合等多媒體構建平行時空。其間,從巍巍大漢、盛世隋唐到大哉乾元,駝鈴聲聲迴響的歷史厚重有之;凈土梵音、伎樂飛天,從敦煌壁畫上的翩翩造像、法相莊嚴到敦煌藻井圖案的華美繁複有之;“山聚鳴沙,泉映月光。天長路遠,夢魂關山”的大漠空靈亦有之。而到了1935年常書鴻徜徉巴黎街頭的場景,杜尚、畢加索、波伏娃、加繆等藝術巨匠的影像連同城市地標漸次出現,盡顯浪漫之都的藝術氣息。
這也是一次融匯了古典與現代配樂的音樂交響。定位音樂話劇,配樂在劇中舉足輕重。金培達領銜創作,16首原創音樂勾勒出張燃對常書鴻、對敦煌由淺至深的認知,描摹著敦煌與巴黎兩地各美其美的藝術圖景。創作者們從弦歌不輟的文明裏提取要素,《送元二使安西》一曲便是從《渭城曲》古曲改編而來;將敦煌特有的絲路神韻融入現代潮流,恢弘大氣的國風平添時代感知;及至巴黎的篇章,又調用爵士、圓舞曲等元素裝點其間。
古與今、中與外、新與舊的平行時空裏,張燃穿梭往來,對話前輩,在敦煌文明的璀璨大美與個人情感的小愛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了悟圓滿之意。
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週年。田沁鑫説,以新時代的視角呈現敦煌文化,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受到召喚·敦煌》希望交出的答卷。
青春
劇中的張燃向206號金剛道困惑:99%的熱愛和1%的堅守,對人生意味著什麼?常書鴻以時間書寫答案:敦煌苦,但“一定要戰鬥到最後”“願為敦煌燃此生”。音樂話劇裏反覆出現的咏嘆,唱出人生選擇背後的青春之志。
常書鴻在塞納河畔與《敦煌石窟圖錄》相遇時,剛過30歲;“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初到敦煌時只有24歲。無數文博工作者、藝術工作者在青春年華對敦煌一眼萬年,從此交付“擇一事,終一生”的赤子熱血。是他們,為敦煌石窟明珠拂塵,讓敦煌文化重現華彩,也讓敦煌研究院日漸走向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的典範和敦煌學研究高地。
事實上,《受到召喚·敦煌》的創作靈感既源於敦煌熱土的真實往事,也與創作團隊的親身經歷相關。今年5月劇組赴敦煌采風,這是田沁鑫第一次去敦煌。此前,她對於敦煌的印象完全來自於從事美術的媽媽畫的工筆畫,“媽媽很喜歡敦煌,所以去了之後我也給媽媽打了視頻電話,讓她看看現在的敦煌是什麼樣子。當年我的母親在敦煌也曾經看入了神,感覺藻井都動了起來,那種感覺異常玄妙”——這是音樂話劇的起點。
田沁鑫説,團隊想以新的創作視角,讓一代人的青春熱血、青春選擇去感染新一代的青春擔當。巧的是,劇組的多媒體設計胡天驥畢業于中央美院壁畫係,一直有著敦煌情結。過去與當下,時代不同,人生際遇不同,但相似的有關理想的人生困惑、相同的選擇和心靈共鳴,啟發了創作團隊。“我們於是把故事放在‘過去’和‘未來’兩代人身上。”
面對敦煌惡劣的自然環境、遺産保護的困難重重、來自家人的爭執不解,常書鴻也曾徬徨。是莫高窟第254窟《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圖》使他頓悟、許下宏願,最終讓敦煌在曆盡劫波後仍然得以傳承;使得敦煌不僅僅是文化的圖騰,也成為中華民族在風沙荒蕪中傳承的精神脊梁。音樂話劇將“覺悟之門”具象化,故事裏的常書鴻與張燃都通過自身不斷探索,最終找到屬於內心的答案,在歷史與個人、大愛與小我的碰撞中找到“我們是誰”。
此次上海場首演于12月13日,那是個沉痛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日子。謝幕時,主演張藝興説:“今天是國家公祭日,向每一位守護中華文明的英雄致敬。”當年,正是常書鴻那樣的有志之士以身許國、終身奉獻,為保護中華文脈燃盡此生。音樂話劇選在這天演出,意在通過展現常書鴻先生的事跡,彰顯中華民族在苦難中堅守與傳承的力量。場內,如潮的掌聲映襯創作者與觀眾心意相通。
召喚
“召喚”是全劇的題眼。田沁鑫説,不僅是敦煌的召喚,還是精神和使命的召喚。
現實中,以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把文物保護當作終身事業和無悔追求,締結出“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而今,越來越多人受到感召,加入用青春、激情和創造力去接續守護敦煌、傳播敦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列中來。
上海場演出,《飛天》驚喜返場。這是一支由張藝興自己編排的國風唱跳作品,早在2021年便推出MV。舞蹈從敦煌壁畫上的飛天形象擷取靈感,融合國風與街舞,兼收力與美。而《飛天》歌詞所頌,也是對理想與信仰的追求。演員個人的創作出現在《受到召喚·敦煌》的舞臺,與其説是上海場演出的“彩蛋”,毋寧看成,這是青年演員對國風國潮一以貫之的探索與音樂話劇的創作初衷天然契合。
在田沁鑫看來,“一切都是受召喚而來”,比如選用張藝興擔綱主演。“他進劇院時給我看了兩個視頻,一個是他扮演的項羽,另一個就是《飛天》,正好我們想做敦煌題材作品,緣分讓我們達成了合作。”巧的是,此前北京演出,當《受到召喚·敦煌》確定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首演,“我們才發現,常書鴻先生的後人原來也參與了‘冰絲帶’的設計”。
從第一位開窟人到後繼無數開鑿者,從千年眾生創造的中國奇跡到流傳世界的東方之美,從曾經的敦煌守護者到劇中所呈現未來的“敦煌小工匠”——始於舞臺的戲劇場域正在更遼闊的現實世界召喚共鳴:古老的敦煌永遠年輕。因為守護敦煌的、成就傳奇的,可以是每一個在青春年華立宏願的普通人。
而對田沁鑫、這位國話的掌門人來説,她也在召喚中有著更深層的期待。“我們是一個了不起的有著浪漫主義情懷的詩歌大國,如何能讓這種叮噹作響的像珠落玉盤一般帶有韻律的詩歌性語言,為更多的人看到、聽到,通過看字幕,感受到這個古老大國的文化精神,更通過語言傳播出去,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一件事。”她覺得,中國國家話劇院理應肩負這樣的文化責任,“希望在文藝出海時,我們能有機會去傳播語言的藝術”。對於《受到召喚·敦煌》,田沁鑫希望能讓更廣範圍、更多人群看到敦煌文化的活態傳承,劇場版、國際版、線上片段等都可能在計劃之列,“中華文明傳播,離不開文藝出海”。
音樂話劇的尾聲,206號金剛與他經數字化轉生的“孿生兄弟”207號——另一尊被劫掠至法國吉美博物館的金剛相擁。數字技術助力敦煌文化“走出去”,敦煌文物“回家來”。
文明如集流成海,沉靜間有著最深沉的力量。(記者王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