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大戲看北京”2024展演季創新升級

發佈時間:2024-12-16 10:30:33 丨 來源: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吳佳潼


2021年7月,北京市提出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為建設全國文化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2022年,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圓滿舉辦,為觀眾獻上精彩文化盛宴。2023年,“著力打造‘演藝之都’”首次寫入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大戲看北京”展演季也首次成為北京文化論壇配套活動之一。

今年,從9月3日至12月12日,歷時三個月的“大戲看北京”2024展演季創新升級,五大主題單元推出113部作品580余場演出,吸引22萬餘名觀眾走進劇場,交出了更加耀眼的答卷,也為打造“演藝之都”增添了更多磅薄動力。

話劇《北京法源寺》劇照本報記者方非攝

京劇《白蛇傳》劇照王小京攝

深度融合彰顯城市之魂

本屆展演季巧妙地將劇目展演與城市特色相結合,通過舞臺藝術這一獨特載體,講好北京故事,傳遞城市精神。

已經熱演十年的經典話劇《北京法源寺》作為展演季開幕大戲,以“開票即售罄”之勢在國家大劇院火爆登場,不僅吸引了眾多本地觀眾,更有外地觀眾慕名而來。劇中,清末京城重要人物的思想交鋒與波瀾壯闊的歷史巨變交織,讓觀眾心潮澎湃,掌聲雷動,演出結束後還不捨離去。面對此情此景,該劇編劇、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感動道:“未來,我們將繼續帶著對中國式演劇精神的理想主義追求,為觀眾繼續演下去,彼此成就。”

“大戲看北京”2024展演季也是2024北京文化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北京人藝京味話劇《玩家》在此期間迎來第101場演出,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表示:“我們特意在北京文化論壇期間安排了《玩家》演出,讓廣大觀眾可以看到這部經過時間檢驗、具有北京特色的大戲。”

本屆展演季還有多部京腔京韻的京味大戲相繼上演。北京曲劇劇種命名72週年、北京市曲劇團建團40週年之際,北京市曲劇團新作《文天祥與忽必烈》將文天祥和忽必烈兩大人物搬上戲曲舞臺,在劇種特色與題材立意上進行守正創新的新嘗試;北京京劇院新編京劇《齊白石》勾勒出齊白石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折,展現了老北京的風俗與文化內涵;由龍馬社和德雲社合作的《窩頭會館》通過京城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讓觀眾感悟人生百態;兒童劇《故宮裏的大怪獸之消失的龍女嫁衣》《我愛北京天安門》讓孩子們從小就受到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的熏陶和影響……這些劇目凝聚了北京的歷史文化特色,反映出北京豐富厚重的文化資源是舞臺表達生生不息的創作源泉,也深刻體現了展演季極為注重文藝創作與城市的深度融合和文化互動。

原創力量激發業態活力

“大戲看北京”2024展演季聚焦打造具有示範效應的舞臺藝術作品首發地,推出了多部首演首發的優秀原創劇目。大劇場展演單元的50部劇目中,全國首演、北京首演的作品佔到了21部,這一比例前所未有。這些新人新作不僅展現了創作者們的獨特視角和藝術追求,更為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觀劇體驗。

話劇九人的原創新作《翻山海》以中國歷史上第一支女子籃球隊的故事為題材,展現女性傳奇;原創音樂劇《北上》融合了不同地域的音樂特色,將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通州運河船工號子”與京味小曲融入劇中,讓觀眾深刻感受到北京的歷史韻味和時代變遷;著名電影導演陸川首次擔任舞劇編劇和總導演的原創舞劇《天工開物》,把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手工業生産的綜合性著作搬上舞臺,生動再現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之美;中國煤礦文工團的《溫暖的味道》聚焦鄉村振興,傳遞新舊理念碰撞的深意,演出結束後,觀眾還能驚喜地領到陜西蘋果。這些具有創新意識的劇目,不僅視野開闊,題材多元,而且在北京首演後赴全國巡演,將“大戲看北京”的能量和感染力輻射至全國,為全國戲劇舞臺注入新活力。

北京在演藝空間創新方面進行的積極探索,也為觀眾帶來更多新鮮的觀演體驗。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空間劇場的沉浸式魔術脫口秀、繁星戲劇村的沉浸式懸疑喜劇、開心麻花沉浸式戲劇酒館秀和環境式懸疑戲劇殺、鼓樓西劇場中的國際獨角戲劇節……13個演藝新空間裏的27部展演劇目,以年輕化的樣態和創新的表現方式,進一步豐富了北京的演藝市場,為觀眾帶來了更多元化的觀演選擇,同時引領文化消費新時尚,充分體現了北京作為“演藝之都”的原創力和多樣性。

雋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在致敬經典、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本屆展演季不遺餘力。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今年迎來首演60週年紀念,特別安排在1964年該劇首演的北京天橋劇場演出,臺上,“瓊花”的扮演者已傳承至第六代;台下,不少觀眾一家幾代人同看經典大戲。由濮存昕、龔麗君主演的北京人藝經典話劇《李白》從1991年首演,歷經33年舞臺打磨和時光淬煉,成為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于一體的經典之作,作為本屆展演季閉幕大戲,體現了中國文人的風骨和中國文化的底蘊。

經典需要傳承,也需要創新。由國家大劇院出品製作的京劇《白蛇傳》秉承“尊古不復古、守正不守舊”的原則,在尊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揚新時代的創新精神,嘗試探索全新視角,運用舞臺高科技手段,將京劇傳統樂隊與數字樂隊融合,讓古老故事煥發新的光彩,同時贏得新老戲迷一致盛讚。由北京人藝青年導演閆銳執導的曹禺名劇《原野》,也以充滿現代精神的當代解讀與多元手法的舞臺呈現,為經典注入青春力量。

國際視野展現開放之姿

今年是中俄建交75週年、中法建交60週年,本屆展演季也是“大戲看北京”展演季舉辦以來引入境外劇目最多的一屆。俄羅斯百年名團瓦赫坦戈夫劇院帶來國際名導圖米納斯執導的話劇《戰爭與和平》中國首演,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讓世界文豪雨果發人深省的恢弘巨著化成震撼人心的動人旋律。今年全新升級的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邀請到9部來自國內外知名院團及團體的作品,其中7部係首次與北京觀眾見面。本屆展演季的戲劇影像展映單元也帶來了20部國際一流頂尖劇院劇團的經典之作。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不僅一直活躍在話劇舞臺上,而且常常出現在觀眾席中,展演季的多部劇目他都到場觀摩,並和主創進行深入交流。“要當一個好的觀眾,才能當一個好的演員。”濮存昕説,“我們現在能夠請到全世界這麼多好劇團、好演出、好演員,真得開眼界。我們需要抬眼看世界,看我們的同行,看各界藝術家的創作;我們要有審美,要能看到精華中的精華。”

各界交流共謀行業發展

隨著展演季的深入進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戲劇沙龍活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交流盛宴。

9月至11月期間,六場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戲劇沙龍以線下活動和線上直播的形式吸引了眾多戲劇從業者、學者、愛好者和普通觀眾的關注。每一場沙龍都聚焦行業發展熱點話題,為各界觀點碰撞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六場戲劇沙龍直播總場觀量超過110萬人次,充分展示了展演季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在“北京‘演藝之都’建設與探索”主題戲劇沙龍中,著名導演王曉鷹不禁感嘆道:“多年前,我出國訪問時,曾經特別羨慕一些國際大都市的文化生活,每天看戲都看不完。現在,北京已經做到了這一點,豐富的演出成了城市文化形象的一部分。”他認為:“現在我們提供的文化産品,已經從過去的‘夠不夠’轉向了‘好不好’,大家需要更多高品質的好作品。我們也期待更多高品質新作,與經過時間和觀眾考驗留下來的高品質經典一起向前發展,讓‘演藝之都’更加氣象萬千!”(本報記者王潤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