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馬頭琴“牽手”交響樂走向世界

發佈時間:2024-12-12 10:49:27 丨 來源:內蒙古日報 丨 責任編輯:


時而婉轉低回、時而疾風驟雨,時而歡快明亮、時而千鈞重鼓……12月3日,中國·烏審馬頭琴交響樂團剛從菲律賓演出歸來不久,就又投入到了緊張的排練當中。只見大廳裏十多位演員齊奏馬頭琴交響樂《馬背雄風》,如泣如訴的琴聲在大廳中回蕩。

歷時14年的傳承與創新、堅守與開拓,誕生於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的世界首支馬頭琴交響樂團,憑藉獨創的藝術表演風格,已蜚聲海內外。

天籟之音在小鎮奏響

首支馬頭琴交響樂團怎麼會誕生於烏審旗?

“我們是世界第一個馬頭琴交響樂團,在一個旗縣成立交響樂團,非常不易!”中國·烏審馬頭琴交響樂團團長金海自豪地説。

金海聊起馬頭琴樂團的發展時,思緒飄回14年前樂團成立時。

“2009年,烏審旗開展馬頭琴特色文化人才培養和普及工作。2010年3月,烏審旗馬頭琴樂團成立。經過近兩年的訓練和積澱,2012年,烏審旗馬頭琴樂團去蒙古國參加了第三屆國際馬頭琴藝術節,獲得世界馬頭琴藝術‘傑出貢獻’獎和藝術節專場演出金獎。”金海説,此後,大家信心倍增,決定在保持蒙古族特色音樂的基礎上,創新融合西方的交響樂因素,將馬頭琴樂團升級為馬頭琴交響樂團。

當記者來到樂團排練大廳時,演員們正在排練新的交響樂曲目。

全團45名演職人員大多來自烏審旗當地,讓記者大開眼界的是,他們個個“身懷絕技”。

“我們既能演奏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馬頭琴、大提琴等弦樂聲部,又能演奏交響樂銅管、木管等管樂聲部及打擊樂。還有蒙古族特色打擊樂馬靴鼓、奶桶鼓、馬鞍子鼓、馬鞭子鼓、套馬桿響板,以及潮爾馬頭琴和冒頓潮爾、托布秀爾、高音呼麥、低音呼麥等20多種民族特色樂器與演唱技法。”金海説道。

金海是中國第一批也是自治區第一位馬頭琴演奏與理論研究碩士研究生,同時還是馬頭琴鄂爾多斯傳統演奏法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他擅長演奏馬頭琴、潮爾、低音長號,同時寫了3本馬頭琴教材,創作了多部曲目。

多年來,樂團多次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和鄂爾多斯市烏蘭牧騎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深受全國各地觀眾的喜愛。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馬頭琴為何能走向世界?

由於熱愛,中國·烏審馬頭琴交響樂團副團長孟克在樂團成立之初從新疆來到了烏審旗,全身心投入到馬頭琴演奏與創作當中。

“練習馬頭琴要形成肌肉記憶。”孟克説,拉馬頭琴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曲世界經典名曲《查爾達什舞曲》,他拉了十多年,練習和演出累計上萬次。

“西洋銅管樂的金屬聲特別嘹亮,在聲部平衡方面,每首作品作曲家都會和我們一起反覆嘗試,經過無數次修改,最後才能融在一起。”孟克覺得,這本身就是一種突破。

2014年5月28日,中國·烏審馬頭琴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成功,揭開了傳統馬頭琴和交響音樂融合創新的一幕。

中國·烏審旗馬頭琴交響樂團先後赴蒙古國、南韓、日本、法國等國家巡演,獲得了12項國際獎項,馬頭琴交響樂團聲名遠播。

馬頭琴樂團誕生於此、紮根於此,他們的創作靈感也大多數來源於鄂爾多斯草原的風土人情。創作隊伍中既有國內外專家也有本土人才。

“《薩拉烏蘇天地歌》,是我為樂團創作的第一個曲目,還有《草原紅色浪漫曲》,花了3年時間創作而成。”金海説,曲目創作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更需要靈感,他的枕頭邊上一直放著筆和筆電,有時候半夜想起好的旋律就會記下來。

目前,樂團排練曲目有100余首,能夠演繹組合性演出、合奏、大型管弦樂音樂會和詮釋不同風格的國內外經典音樂作品及地方特色作品,向全世界展現馬頭琴音樂的悠揚之美、力量之美。

源於草原紮根草原

“民族瑰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樂一響,好像已經在草原上啃草了。”“有些曲子聽過一遍,就好像走過了一生。”“震撼世界、震撼人心。”……在樂團的視頻號上,網友紛紛留下自己的心情和讚美之語,多名演員還成為了大家喜愛的“網紅”。

2022年開始,中國·烏審馬頭琴交響樂團視頻號上線,併入駐視頻號、抖音、快手等平臺,將馬頭琴演奏從劇場搬到沙漠腹地、草原深處,搬進直播間內,讓更多人“雲上”聽馬頭琴,了解馬頭琴這件古老的樂器。

目前,中國·烏審馬頭琴樂團已累計開展基層公益演出1000余場次,受眾達10萬餘人次。從2010年起,馬頭琴成為烏審旗各中小學的教學課程。烏審旗現已培養馬頭琴音樂愛好者10000余人。烏審旗還被評為“中國馬頭琴文化傳承保護基地”,建起了“中國馬頭琴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國馬頭琴博物館”。

弘揚北疆文化,展現經典民族音樂。中國·烏審馬頭琴樂團正以更精湛的演出水準紮根草原、服務群眾、傳播馬頭琴文化。舞臺上,他們如鄂爾多斯草原上的馬蘭花一般絢麗綻放;舞台下,民族特色交響樂的探索之旅仍在繼續……(記者毛鍇彥通訊員曹玉霞)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