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教育

不同樂譜代表音樂的不同可能

發佈時間:2024-12-11 10:46:19 丨 來源:光明日報 丨 責任編輯:


國家大劇院青少年藝術節交響樂專場音樂會上,孩子們在演出。新華發

【面面觀·五線譜與簡譜】

基礎音樂教育“全面採用五線譜”並非新觀點。早在1922年,就有音樂專家倡導五線譜進課堂。20世紀80年代,著名音樂家賀綠汀也提出“中小學音樂教育必須用五線譜”。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仍在感嘆“學校音樂教育幾乎不使用五線譜”,足見在基礎教育階段全面推廣五線譜並不容易。在此背景下,與其糾結用五線譜還是簡譜,不如思考不同樂譜所代表的音樂的不同可能。

基礎音樂教育不等於專業教育

基礎音樂教育並非旨在培養音樂家的專業教育,而是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音樂美育。樂譜是音樂美育的工具,並非必須使用五線譜。比如,兒童音樂課堂可以使用形式多樣的圖形譜、舞譜、唱腔譜等來豐富學生的感知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簡譜、工尺譜、減字譜等也在可選範圍之內。

音樂專家認為五線譜能夠記載“形態複雜”的音樂,這大概是認為音樂只有一種複雜形態:頻繁轉調的多聲部音樂。事實上,音樂的複雜形態是多樣的。大體來説,中國音樂的複雜在於音無定高、譜簡腔繁,波斯-阿拉伯音樂的複雜在於各式各樣的微分音,流行音樂的複雜在於節奏……用五線譜記錄這些音樂並沒有明顯優勢,反而可能更麻煩。

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提出“原本性音樂”,主張從音樂的本源和本質出發,認識音樂之初的樣子,以及音樂在人們生活中應有的樣子,深刻影響了世界基礎音樂教育。原本性音樂教育以啟迪心靈為宗旨,其“複雜”在於綜合了包括音樂在內的舞蹈、美術、語言、動作等,不拘一格。原本性音樂注重節奏、即興、多元,可能更適合使用簡譜:簡譜更容易為學生掌握;簡譜留白更多,更方便添加其他材料,比如潤腔圖示、舞蹈圖示、表演圖示、節奏圖示、游離于十二平均律之外的音高圖標以及歌詞字符、臺詞字符……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圖譜更像一張圍繞音樂生成的思維導圖,而不僅僅是一張在五根線上規定音高的樂譜。

就像在基礎教育中,體育之首要目標並非培養專業運動員,樂育之首要目標也並非培養音樂家。音樂基礎教育應從觀念和實踐兩個方面作出改變,開展適宜學生全面發展的音樂教育,而不是一味追隨專業標準。

多樂譜有利於學生體驗不同的音樂形式

簡譜源於歐洲,不過在歐洲一向不受重視,而是由中國發揚光大。這是因為中國音樂有著獨特的文化基因。簡譜和中國傳統的工尺譜相近,便於記錄單旋律音樂,某種程度上又比工尺譜更好用。

簡譜更便於體現相對音高的調式感,五線譜則基於絕對音高的固定音高感,整體而言相對音高更契合普通人天然的音樂感知能力。作曲家舒澤池認為:“沒有‘絕對音感’是個缺陷,而沒有‘相對音感’則不僅僅是缺陷,而是帶有根本性質的缺失。”簡譜使用首調唱名法,容易學,也方便移調。而五線譜使用固定調唱名法,學起來並不像專家説得那麼簡單,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説(包括音樂專業的大學生),窮其一生也無法對中等難度的樂譜進行流利視唱。有人會説五線譜也可以使用首調唱名法,此言甚是。問題在於五線譜僅高音譜表就有十五個調號,與簡譜視唱相比憑空增加了數倍難度。

更重要的是,樂譜問題看似是藝術工具的問題,究其根本卻是文化問題。對於現代音樂或中國音樂愛好者來説,並不見得必須掌握五線譜。以中國音樂為例,其轉調少但移調乃是常規操作,其和聲少但在單音上進行腔音變化的“做韻”很多,需要標記多樣的潤腔、唱法、奏法、方言讀音、表演、走位等符號。簡譜長期以來能綿延不絕,也是因為有這些相對的優勢。

音樂教育還要走出書面文化的局限,發現和體會口頭文化“不靠譜”和“不定型”的魅力。比如江蘇有江蘇民歌《茉莉花》、東北有東北民歌《茉莉花》,它們的主題、骨幹音類似卻風采各異——“茉莉花家族”正是在無譜的口頭傳承中才得以發展壯大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面對新形勢一直在推廣“教育生態”理念和“文化多樣性”活動,學生面對的也正是一個音樂多樣的世界。在音樂教育領域,五線譜、簡譜等並存,更有利於學生體驗不同的音樂形式,進而理解不同文化。

唱譜遠比樂譜更為緊要

對於中國音樂來説,我們大可不必糾結于樂譜,而更應重視唱譜。中國音樂的特色是音無定高、譜簡腔繁,而“音如何無定高”和“腔如何繁”乃是大學問,也是中國音樂“形態複雜”之所在。

中國傳統的唱譜往往使用“阿口”,即在音符的基本唱名外加入擬聲字,進行風格性和個性化的“帶彎兒”的唱譜。比如,“合嘛四啊工尺呀上昂”,這裡的“嘛”“啊”“呀”“昂”等“帶彎兒”擬聲字的藝術加工就是“阿口”。“阿口”是冀中笙管樂、智化寺京音樂的用詞,在全國各地還有更為多樣的叫法,比如西安鼓樂稱之為“哼哈”,晉北笙管樂稱之為“花音”,潮州弦詩稱之為“韻”,等等。中國傳統音樂教育還存在有樂譜卻不唱音名而要唱“郎裏格龍”等擬聲字的情況,這是因為此類擬聲字較之“上、尺、工”或“do、re、mi”等唱名更適合“帶彎兒”。

音樂工作者一般都知道,中國音樂很難記譜,原因就是這裡的“一個音”不僅有強弱、明暗、長短的變化,也有高低的變化,此即“帶腔的音”。這和西方古典音樂中“固定音高的音”有很大區別。腔音是中國音樂的韻味所在、魅力所在、品質所在,如何唱出中國音樂應有的腔音,乃是我國音樂教育更需關注的重點。

與西方古典音樂的唱譜相比,中國音樂的唱譜肩負更為重要的“二度創作”責任。古代樂論雲,“筐格在曲,色澤在唱”,意思是説曲譜只是筐格,中國音樂的風采需要通過演唱、演奏來進行創造性體現。在此過程中,唱譜是最為重要的仲介。遺憾的是,現在的唱譜教學以鋼琴音為標準,直聲直調,這對於西方古典音樂尚無大礙,對於中國音樂卻會帶來很大危害。總之,與中國音樂多樣化的腔音化唱譜相比,究竟是使用五線譜還是簡譜、工尺譜、減字譜等,顯得並沒有那麼重要。

所有學生都需要音樂,但是只有極少數學生會成為音樂家;世上記錄語言的文字有很多種,記錄音樂的樂譜也並非只有一種。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音樂,不同樂譜或可發揮不同功用。教育不是抽刀斷水,而是水到渠成。如果一刀切地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用五線譜取代簡譜,恐怕未必妥當。

(作者:張燚,係海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海南省民族藝術傳承創新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