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迎春 張艷秋(分別係廣西民族大學教授、中國雜技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博士生)
2004年原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成功演出雜技劇《天鵝湖》,這在雜技藝術領域是首創。截至今年,中國雜技劇恰好走過了20年發展歷程。
作為一個新生劇種,雜技劇是中國傳統雜技在經濟高速發展、科技迭代更新、審美多樣化的多重刺激下,尋求新的發展路徑而形成的藝術樣態。它以“雜技+劇”為表演形式,既堅守雜技本體,又把文化內涵、主題表意、戲劇敘事、舞臺營構這類對雜技而言耳目一新的元素融入表演當中,是已有3000年曆史的中國傳統雜技主動創新求變的結果。在雜技劇發展20年之際,對這種藝術形式進行回顧總結具有重要意義。
雜技劇立足傳統,尤為擅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求源頭活水。它充分吸收對中國觀眾來説具有原型認同意義的文化符號,將其與演員的服裝造型、舞美的設置安排、道具的創造革新、主題曲和背景音樂的編創聯繫起來。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一邊感嘆于雜技技巧對人體潛能的極限開掘,一邊在浸潤了文化之光的舞臺意象中流連忘返。無論是《化·蝶》中夜空裏的一輪圓月,《四季江淮》中的竹影森森,《岩石上的太陽》中岩石上傲視人間的炎炎烈日,還是《小橋流水人家》中嫋嫋繞梁的《竹枝詞》,其人文含量的不斷豐富,使雜技劇持續深度開掘舞臺表意,擺脫了“技藝單維決定論”的刻板印象。
雜技劇堅持開放、包容、創新的精神,不斷實現由“技”向“藝”的發展。傳統雜技表演以技巧為主,強調“腰、腿、跟頭、頂”的基本功,少數節目如滑稽類,也要求有一定的表演功底,但無論從表現形式還是內容蘊含來説,都是與傳統雅文化相對而言的俚俗文化。雜技劇借鑒音樂、舞蹈、戲曲、戲劇等藝術門類,向最新的劇場理念開放,形成了跨藝術門類、跨媒介敘事的舞臺展演形式。在主題選擇上,雜技劇題材涵蓋經典改編、紅色革命敘事、神話傳説、地方敘事等;在舞美設計上,雜技劇充分利用現代舞臺科技,包括全息影像、3D投影、升降舞臺等,使音樂、舞蹈編排與主題日益契合。聚合軸的拓寬推動雜技逐漸向雅文化靠攏,越加凸顯出“藝術性”。
雜技劇成為地方文旅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部分。例如上海雜技團在2005年推出的多媒體夢幻劇《時空之旅》,持續演出至今,可謂場場爆滿,已然成為上海市的文化名片,實現了文化與經濟的雙贏。2024年8月在張家界舉辦的國際新雜技戲劇周,將雜技藝術融入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點、國家地質公園,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雜技演員和遊客,上演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事。
雜技劇飽含世界眼光,是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如雜技劇《樓蘭尋夢》、崇禮大馬戲《冰雪之上》用雜技藝術展現絲路精神、冬奧精神。《恐龍館奇妙夜》的西班牙巡演、《百越稻盛》的馬來西亞駐場演出、《夢之旅》的美國展演等,在傳播文明友好理念的同時,也實現了商業價值。
21世紀之初,中國雜技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積極擁抱變化,找到雜技劇這一新發展路徑;站在今天,展望未來,下一個20年,將會是中國雜技劇展示中國雜技發展成果、為世界馬戲事業作出貢獻的新階段。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11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