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京味話劇《坤伶·元年》劇照北京集賢弘藝文化中心供圖
本報記者祝靜
作為2023年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原創京味話劇《坤伶·元年》6月中旬剛剛結束在北京京演·民族文化宮大劇院的首輪演出,又于7月18日至22日再登天津海河劇院的舞臺,連演5場,帶領觀眾一起感受民國時期京劇女演員的奮鬥歷程。
所謂“坤伶”,即舊時女演員,也叫“坤角兒”。辛亥革命前,北京劇壇的旦角都由男人扮演,不允許女人登臺演戲。直至1912年,知名京劇演員俞振庭借改良新劇的東風,邀請外地女伶赴京獻藝,開了女伶在北京劇壇公演的先例。
“儘管當時‘有傷風化’的反對聲一片,但觀眾對坤伶的喜愛並未因此減弱,於是以溫和的‘男女分班’形式延續下來。《坤伶·元年》描寫的就是這個歷史背景下京劇坤伶的奮鬥故事。”該劇出品人、製作人謝岩介紹,由北京集賢弘藝文化中心出品的原創京味話劇《坤伶·元年》,講述了出身低微的京劇女演員何玉奎在時代洪流中,為了生活和舞臺夢想而努力,幾經波折,最終在梨園行取得一席之地的故事。
《坤伶·元年》通過話劇舞臺講述京劇人的故事,主創陣容包括編劇姜斯軼、導演林熙越、藝術指導兼主演王勁松,女主角由楊沫擔綱。
談及該劇的創作初衷,姜斯軼説:“想表現當時的京劇女演員如何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有尊嚴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把自己所熱愛的戲曲藝術傳承、發展下去。”在劇本的創作中,姜斯軼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認真考證歷史大環境,同時將分散的、發生在較長時間跨度中的民國坤伶故事,化用在主角身上,讓戲中的人物更具感染力。
而林熙越的二度創作,更是讓姜斯軼感到驚喜,不僅人物更加鮮活,表現方式也更為輕鬆自如。林熙越近期曾執導話劇《鼓樓那些事兒》《老舍五則》2024版等作品,對於京味話劇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在他看來,《坤伶·元年》雖然展示了京劇藝術在時代劇烈轉折之中主動求新求變的場景,但在舞臺上可能給人感覺不太像民國戲。
“好的作品要動人,動人不是因為哭了或者笑了,而是要輕鬆。”林熙越用幽默的敘事風格來展現堅韌的內核,用獨特的“戲中戲”結構引領觀眾走進那段歷史。他説,一提到京劇,觀眾往往會聯想到苦練、艱辛這樣的字眼兒,他不想排一個苦情戲,更想讓觀眾在劇場中感到輕鬆、愉快。
演出一開場,臺上的演員就跟負責燈光、音效的工作人員開起了玩笑,還有3位客串“現代觀眾”的演員手拿劇本坐在臺上,從他們的視角來看待這個民國的故事,突破了第四堵墻,也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這些互動和現代視角,成了故事本身的一種映照,也預示著那些為了平等的抗爭,在未來都成了現實。
巧妙的“戲中戲”結構也為演員跳進跳出的表演風格提供了合理性。劇中,老戲骨王勁松扮演的梨園泰斗鬱壽峰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他可以跟當官的“打哈哈”,也擅長化解梨園同行間的矛盾,但真到了大是大非時刻卻絕不含糊,連音調都要高出好幾個調門。同時,王勁松為這個人物設計的一些動作、步伐等,也時常把觀眾逗樂,在嬉笑怒罵間把一位另類的梨園泰斗給演活了。
演戲曲名伶的故事,戲曲裏的一招一式都是對演員的一大考驗。飾演女主角何玉奎的青年演員楊沫出身於梨園世家,從小就學習京劇武旦的她,此次在《坤伶·元年》中可謂是回歸老本行,但她沒有被禁錮在傳統戲曲的表演框架中,而是有很多突破和創新。“舞臺沒有容錯率,需要有很深的功底,此次演出對我個人而言是一次難得的鍛鍊,也希望能展現出100多年前那代京劇女演員身上的精氣神。”楊沫説。
在北京、天津兩地的多場演出,讓《坤伶·元年》劇組收穫了一大波粉絲。業內專家、觀眾紛紛在各平臺留言:“該劇在兩個小時的時長裏反轉不斷、笑點頻頻,製造歡樂的同時,又深入人心、引發共鳴。”“舞臺上的坤伶,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透露出一種堅韌與不屈。她們的故事,讓我深刻感受到在那個時代,一個女人想要立足,是何等的艱難。”“《坤伶·元年》太好看了!結構上是‘戲中戲’,一場觀眾參與表演的沉浸式演出,嵌套民國京劇女演員上臺演出的精彩故事。”
專家、觀眾的留言讓謝岩十分感動。“作為一個民營公司製作大劇場話劇不容易,大家的認可就是對主創最好的鼓勵。”謝岩表示,京津兩地的演出結束後,主創將認真收集、梳理專家及觀眾的意見建議,加快打磨提升的同時為下半年的巡演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