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現代劇場手段對戲曲舞臺的煥新作用

發佈時間:2024-07-19 09:11:46 丨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陶慶梅

戲曲的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複雜的難題。近代以來,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現代化方案與現代化選擇。一百年來,有高峰,也有低谷。黨的十八大以來,戲曲的現代化迎來新的機遇。在新的現代化進程中,京劇、崑曲、越劇、梨園戲、贛劇……不同劇種,以新創、改編劇目等不同方式推出了諸多劇目,比如青春版贛劇《紅樓夢》、越劇《新龍門客棧》等。這些劇目,可以説是“花雅”齊放,不斷在演出市場上創造著新的話題,也不斷創造著當代戲曲的新形態。

21世紀初的青春版《牡丹亭》以“復古”的面貌,開創了戲曲的新“創新”。表面上看,《牡丹亭》處處是在“復原”崑曲演出的“原生態”——它以儘量接近崑曲原來表演方法的方式,“原汁原味”地演了三個晚上。但實際上,青春版《牡丹亭》以復古方式實現了審美創新。這一創新,是在崑曲適應現代大劇場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舞臺手段,把崑曲內在的美呈現給觀眾。比如説,舞臺上的水袖為什麼要那麼長?那是因為在大舞臺上,只有更長的水袖,才能更好地呈現表演的美,才能讓水袖傳達出的情意更為動人。比如説,舞臺上恢復了一桌二椅,而那麼大的舞臺,又需要視覺上的飽滿,於是,天幕上出現古代書法作品,既不干擾演出,又給觀眾帶來豐富的審美愉悅。青春版《牡丹亭》那些內行的創作者,更像是崑曲的“翻譯者”,把他們感受到、體會到的崑曲的“大雅之美”,用豐富的現代舞臺語匯呈現出來,讓觀眾和他們一樣,感受並沉浸于崑曲的美。

近十年來,各地的戲曲院團,以更豐富的創作基礎、更包容的創作方式以及更具高度的審美自覺,融合當代舞臺藝術的各種創新成果,將古代的戲曲藝術鮮亮地呈現在當代舞臺上,創造了現代戲曲的嶄新形態。

筆者在這裡僅以《1699·桃花扇》《新龍門客棧》兩部作品為例。

《1699·桃花扇》創排十多年來一直在修改打磨。這部作品展現了傳統戲曲在吸收現代舞臺手段上,如何做到外在的舞臺手段不僅不破壞戲曲的表演,反而更為突齣戲曲本身的美。該劇為了演出的便利,不得不刪繁就簡,但改編原則是遵循甚至是更為突出原劇“以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情感框架。該劇的演出,是在一個“空”的大舞臺上。舞臺之“空”,給了表演者巨大的空間,而為了讓“空”的大舞臺上的表演更為突出,導演創造性地在舞臺兩側與後方搭建了“長廊”的架構。有了這個空靈的長廊,既使得主表演空間緊湊,也使得演員的表演更容易被觀眾接受;長廊又是“透氣”的,演員的上下場可以在長廊上自由穿梭;在舞臺後方,透明玻璃將樂隊與舞臺分開,透明玻璃上摹畫的秦淮風情,與樂隊的聲影交相呼應。這些都使舞臺與表演的美融會貫通、自由流暢。該劇以年輕演員為主,一些場面,導演創造性地使用了群演的方式。侯方域、李香君初識于秦淮水榭,十位女演員手持帳幔上場,以優美的步法、漂亮的身段、繽紛的色彩,集中呈現了崑曲表演的美,也突出了“商女不知亡國恨”的落差。“哭主”一場,在舞臺上,將秦淮河夜遊、左軍大營、馬士英的庭院幾個不同場景,並置於一個畫面中。導演所運用的現代舞臺手法,都是為了突齣戲曲本來的特點,或者將戲曲原本的美放大,讓現代觀眾更好地理解。

越劇《新龍門客棧》是一部新編劇目。這部“沉浸式”的越劇,自演出以來一票難求。但“沉浸”不“沉浸”,對這樣的演出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沉浸式”的觀劇效果與新題材,確實帶來了新鮮感。但更為重要的是,該劇也是以現代劇場為手段,突出越劇本身的特點。在近距離的演出場域中,陳麗君、李雲霄等演員充分展現了越劇唱腔的優美與演員身上的“功夫”。戲曲演員的身段之美,讓武打的場面洋溢著優美與靈動,帶有一波三折的搖曳之態。結尾處一段“大漠無情人有情”,既充分發揚傳統越劇唱腔的韻味,又以現代音樂劇“三重唱”的編曲樣式,讓這一唱段帶有更強烈的復調音色的特色,聽覺上更為迴旋盪漾。

當下,我國舞臺藝術整體上突飛猛進,給當下戲曲多元的融合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在這種有利的條件下,當代戲曲的復興大概會有如下幾個特點:首先,在這種多元融合背後,可能有一種共通性,就是創作者集中運用現代劇場手段,把蘊藏在戲曲表演、舞台中的美更好地釋放出來。其次,我國戲曲劇種、劇目的豐富性,必然使得各種適應現代劇場的創新方式不一樣。因此,新劇目可以是改編來的,也可以是原創的,但都要因“戲”制宜。比如越劇的曲式靈活,更能適應節奏感鮮明的敘事,可能相比較來説創編《新龍門客棧》這樣的劇目會更容易;崑曲的程式更豐富,也許更適合以傳統劇目做改編。尤為重要的是,當下我國新一代年輕觀眾受教育程度都普遍提高,他們對於傳統文藝的現代呈現也有了更高的審美要求。戲曲的當代演出,需要在與當代青年觀眾的緊密互動中,在吸收現代劇場手段的同時,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創造來自我國傳統的那一份豐富、多元的戲曲現代演出新形態。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