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曲藝發展趨勢觀察:深度融合生活場景 持續綻放時代光華

發佈時間:2024-07-17 09:26:11 丨 來源:光明日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作者:劉紅英(中國文聯曲藝藝術中心教育培訓處助理研究員)

來自民間的曲藝歷史悠久,品種繁多,風格各異,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並深深融入城市肌理與鄉村血脈,體現著當地民眾的性格愛好、內在氣質和生活情趣。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與人們文化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它一度淡出了人們視野。近些年來,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曲藝與大眾日常生活場景深度融合,並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華。

曲藝發展趨勢觀察:深度融合生活場景持續綻放時代光華

蘇州市一處評彈茶館中,正在上演蘇州評彈版《聲聲慢》。新華社發

曲藝發展趨勢觀察:深度融合生活場景持續綻放時代光華

《墜美山河》MV資料圖片

1、文旅融合,讓曲藝呈現活躍上升態勢

“到天津聽相聲,到東北看二人轉,到江南聽評彈,不算白來一場”,具有較高辨識度的曲藝演出成為越來越多人旅行打卡的必選項。通過城鄉旅遊演藝、互動體驗、傳媒推廣等,曲藝在促進地方消費升級、打造城市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留住文化記憶的同時,也在融入時代、融入社會、融入生活。

城市中,曲藝的演藝空間不斷拓展,人群較為密集的核心居住區、熱門商圈、旅遊景區、電影院、郵輪大巴、民宿酒店,以及歷史文化街區、老廠房、古建築等,都成為曲藝與人們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場景。如北京報國寺在明末清初時期曾是城中最著名的書市,是文人墨客的雅聚之地。今年3月,報國寺重啟古舊書市,人們不僅可以在這裡讀書、買書、曬書,還可以到寺內“聽工場”現場聽主題評書,在《三國演義》《水滸》《隋唐》《封神演義》等長篇書目的演播中豐富文化生活。在天津,40余家相聲小劇場散佈在街頭巷尾的謙祥益文苑、名流茶館、西岸相聲會館等場所中,隨處可以觀賞到的曲藝節目,展現出天津人特有的幽默樂觀豁達,也使無數遊客流連忘返。

在鄉村,作為農耕文化代表的諸多曲種在農文旅融合、盤活鄉土文化資源等各項政策支援下,融入民眾傳統節日活動、風俗信仰、日常文化娛樂的方方面面。以江蘇宿遷市宿城區為例,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鄉村大舞臺、廣場、公園、村居綜合服務中心、農村集市等,建成固定鄉村書場50余個,下轄各鄉鎮都組建了1支以上具有一定影響力和代表性的特色曲藝隊,持續開展“週末書場”“琴鼓村村行”等惠民演出。在山西長子縣,活躍著近30支民間曲藝隊,在村鄉廟會、婚喪嫁娶、生日滿月、開業慶典等場合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深得百姓喜愛。數據顯示,這些民間曲藝隊每年的演出場次不下160場,最多時能達240場,忙碌的演出也給他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2、現代方式讓老腔老調唱出新聲

臺上,一方桌、一折扇、一醒木、一手絹,説書人一清嗓,精彩故事便輪番登場。自2020年起至今,在具有650餘年歷史的重慶通遠門城墻遺址公園,每週六的“城墻故事會”已風雨無阻演出了近200場,不僅吸引著當地市民每週相約而來,甚至還有遊客週末坐火車趕到重慶“追更”聽書,展示出評書藝術強大的生命力。重回生活的曲藝並非老腔老調的原貌重現,而是通過融入新元素,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重新適應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

伴隨著演藝空間的不斷拓展,曲藝也在以新的演出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由於演出場地是露天廣場,“城墻故事會”常駐嘉賓、重慶市曲藝團青年評書藝術家袁國虎改變密閉書場、劇場演出方式,增強舞臺調度和表演幅度,通過更為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吸引觀眾注意力,增加了表演的動態性和觀賞性。此外,他還借用流行的劇本殺模式,增加與觀眾的互動,與觀眾共同完成耳熟能詳的經典傳統作品,提高觀眾的參與感和沉浸感。

使觀眾從“舊書”中獲得“新知”,是評書藝術與當下人們産生共鳴的重要原因。在北京報國寺的“聽工場”,演員們雖然説的大多是“舊書”,卻通過現代的思維方式進行演繹,使傳統藝術與當代社會相連接。比如,在評書《楊家將》中的“潘楊案”中,評書演員趙亮就在查閱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創作和理解,以現代的司法理念評説審案過程,使觀眾在感受評書藝術語言美的過程中産生新思考。

通過跨藝術門類的融合創新,為底蘊深厚的曲藝注入時代感,拉近傳統與當代的距離,為曲藝傳承和發展開闢了全新途徑。由河南墜子錶演藝術家牛青蘭,墜胡演奏家、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楊慶林與搖滾流行樂手共同打造的MV“墜美三部曲”《墜美的月亮》《墜美山河》《墜美人間》,既保留了河南墜子的古典韻味,同時融入現代搖滾樂元素,創造出獨特的音樂風格,不僅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到河南墜子,還讓更多人對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音樂風格相結合的國潮音樂産生了濃厚興趣。其中,“月亮”主幹結構採用河南墜子《楊宗保點兵》的小口兒唱曲調,一字一板,節奏明快,與電吉他、貝斯等配合毫無違和感;“山河”中,運用河南墜子簡潔低沉的男聲唱腔,配以中國傳統大鼓,營造出恢宏氣勢;“人間”則更突出河南墜子的柔美,加入嗩吶強化人間煙火、平安喜樂。正如牛青蘭所説,“我們用現代方式打開了河南墜子,卻不失其傳統的韻味,走進了當代觀眾的生活”。

3、網路賞曲藝、學才藝成為新生活潮流

今年2月,某國內頭部短視頻平臺公佈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該平臺演藝類直播總場次達7143萬場,同比增長47%。數字化浪潮推動下,人們接觸和體驗藝術的方式也在發生深刻變革,全媒體時代下的曲藝打破時空限制,有了更廣闊的傳播場地。特別是在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網路賞曲藝、學才藝成為新潮流。

直播間成為曲藝的第二舞臺,“演藝+直播”使更多曲藝藝術、演員被觀眾看到。包含曲藝在內的傳統文化類演出依靠創新的形式吸引來更多觀眾。如原版是北方話的古風歌曲《聲聲慢》以彈詞或粵曲唱法火爆網路,不僅有大量評論在直播間點播該曲,還帶動了彈詞等曲種的線下演出市場。除了評彈、相聲、粵曲、南音和二人轉等全國知名的大曲種,如三棒鼓、蘇北大鼓、鼓盆歌、蓮花落等地方小曲種及肖永昌、張相成、牛崇祥、肖伍、王金龍等一批鄉村“守藝人”也通過網路被看見、被了解、被肯定,對曲種發展傳承産生積極意義。

網路平臺成為曲藝技藝、知識互動傳播新空間。在直播中,演員直接面對觀眾,通過評論、彈幕等形式第一時間了解觀眾愛好和需求,靈活調整演出。一些青年評彈演員在直播時,一部分時間演唱《白蛇傳》《珍珠塔》等傳統曲目,一部分時間則依據觀眾的互動內容,演唱一些“評彈味”的流行歌曲。這種互動方式吸引了大量原本不了解評彈藝術的人走進直播間,逐步産生興趣開始欣賞傳統曲目,成為穩定的評彈觀眾。一些演員則對曲藝直播內容進行設計,在表演之外分享相關曲種的藝術賞析、發展歷史以及有趣典故,這些由直播生成的短視頻也成為曲藝藝術普及的重要載體。

曲藝植根於民間,不少曲種原來就是民眾自我娛樂的消遣方式,形式簡便,與民眾有著密切的血肉聯繫。隨著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和非遺保護工作的推進,曲藝在群眾文藝活動中再次出現熱鬧景象,眾多愛好者也成為曲藝的共建者。

曲藝是藝術,更是生活本身。曲藝融入生活,也就真正活在了當下。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17日16版)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