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滑稽大鼓,讓《茶館》更有新京味兒

發佈時間:2024-07-11 09:33:45 丨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應寧在表演滑稽大鼓《茶館》

  以“京味兒文化的新內涵與曲藝發展的新途徑”為主題的研討會本週在北京坊·勸業場舉行。天津曲藝作家潘峽峰在研討會上暢談了如何拯救瀕臨失傳的曲藝曲種滑稽大鼓,並在新作《茶館》裏寫出新京味兒。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全面總結7月5日至7日舉行的“北京的聲音”曲藝創演周活動,梳理新京味文化的內涵和精髓,為新京味注入新思路,同時用創新思維嘗試解決曲藝發展中的桎梏。

  滑稽大鼓四十年孕育一部新作品

  為了紀念老舍先生125週年誕辰,應寧表演的滑稽大鼓《茶館》通過説唱結合的形式完成情節拼接、人物穿梭、地點變換、隔空對話,以煥新形式展開語言的戲劇畫卷,並且充分體現了老舍先生的風趣幽默,讓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對此,北京曲藝家協會主席李偉建在研討會上談及這部滑稽大鼓《茶館》作品時稱,他從1982年從藝以來,到現在42年時間了,他在曲藝舞臺上聽到的都是一些滑稽大鼓的老段子,“40年間沒有新作品問世,我覺得還是得有代表新時代聲音的新作品,這樣才有鮮活感”。

  作品內容與京韻大鼓有所不同

  滑稽大鼓《茶館》的詞作者潘峽峰在研討會後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談及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時稱,這個曲目是由李偉建老師策劃創意的。潘峽峰於今年4月17日與李偉建及北京市曲劇團的顧伯岳暢談了滑稽大鼓《茶館》的創作思路,“當時李偉建老師提出這部作品一定要反映京味特色,所以我從寫作語言風格上也儘量向老舍先生的話劇作品《茶館》裏的京味兒元素靠攏。”

  在潘峽峰看來,滑稽大鼓這一曲種是北京土生土長的曲藝形式,老舍《茶館》反映的也是北京的市井民俗內容,所以從寫作風格上要跟傳統的詞曲寫作區別開來。“唱詞儘量要接近近現代語言才能符合《茶館》這部作品的風格,不是像傳統作品從文字上顯得古色古香的。當然也不全是大白話,我理解就是儘量要體現出一些《茶館》反映的那個時代的語言風貌。”

  潘峽峰同時認為,滑稽大鼓從腳本創作的角度來看,是以演繹市井民俗內容為主的,雖然以前也有歷史題材的,但這一曲種的主要特長還是演繹民俗的唱段,所以他在創作《茶館》時也本著這一原則,儘量發揮這一曲種的特長,從作品的內容上要和京韻大鼓區別開。

 作品二次加工整理後搬上舞臺

  談及瀕臨失傳的滑稽大鼓,潘峽峰稱,這一曲種能夠保留下來的資料比較少,以前主要有莫岐老師的《拴娃娃》,後來又陸續出現了一些老錄音。“特別是在創作《茶館》的過程中,李偉建老師向我提供了一些葉德霖先生的錄音資料,這對於我創作滑稽大鼓新作也有很大幫助,我從老先生這些唱段的腳本裏面汲取了很多營養。”潘峽峰説道。

  就這樣,潘峽峰于5月10日完成了初稿,由顧伯岳潤色後於5月中旬將作品交給滑稽大鼓代表性傳承人應寧,經過應寧和樂隊伴奏者二次加工整理後正式搬上舞臺。

  對話

  《茶館》表演者應寧:用滑稽大鼓演繹幽默風趣

  作為滑稽大鼓非遺項目傳承人及《茶館》這部新作的表演者,應寧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談了滑稽大鼓的起源、流派、曲種特點及目前所處的困境,還有他如何在舞臺上表現新作《茶館》裏的幽默感。

 比京韻大鼓曲目更滑稽可笑

  據應寧介紹,滑稽大鼓是一種北京市的傳統説唱藝術,屬於京韻大鼓的一個流派,且在京韻大鼓六大流派當中傳人最少,歷史很長。早在1920年代,就形成了滑稽大鼓。其音樂唱腔基本上與京韻大鼓相同,但曲目內容全為滑稽可笑和寓意諷刺的故事,表演上也結合各種滑稽動作表情。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無眼的緊板為主,必要時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調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滑稽大鼓從第一代創始人張雲舫先生,到第二代我師爺葉德霖先生,再到我師父莫岐先生,及我這一代,總共四代人産生了十位演員。”應寧稱,滑稽大鼓流傳百年傳人卻這麼少,主要是相比于其他比較高雅的鼓曲藝術,滑稽大鼓對女演員的約束與限制會多一些;而對於男演員,要麼長相滑稽,要麼唱腔滑稽或者表演滑稽,總之就是這一曲種對於演員的特性要求比較高,很挑剔。它在曲藝舞臺上的地位是調料,一個小驚喜。所以造就了演員很稀少的狀態,註定是一門很小眾的曲種藝術。

  中學時代曾學習京韻大鼓

  應寧還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學習京韻大鼓,有劉派京韻大鼓的基礎。加上他的主業又是説相聲的,本身就幽默風趣。所以機緣巧合,他從2017年開始嘗試在舞臺上演唱滑稽大鼓,先後恢復了《劉二姐拴娃娃》《呂蒙正教學》《蔣幹盜書》等傳統滑稽大鼓曲;去年恢復了《雲翠仙》,今年借著“北京的聲音”曲藝創演周演唱滑稽大鼓新作《茶館》。

  對於在演出過程中如何表現《茶館》的幽默性,應寧稱,需要在唱腔上突出滑稽大鼓的特色,就是浮點式的唱法,或是按照滑稽大鼓的特點去拖腔兒。“另外在表演上,按老北京話説,叫‘原臼兒’。相比京韻大鼓規規矩矩地演唱,滑稽大鼓就要相對靈活一些,跳躍一些,交流多一些。”應寧説道。

  此外,要突出曲藝半説半唱的特點。為此在舞臺演出中,應寧還特意加了其他的曲牌《打新春》,由他指揮,現場樂隊伴奏。這樣大家在欣賞這段音樂時會有一個鬆弛的氣氛,而且也會有一個很好的舞臺效果。

  已連演三場滑稽大鼓《茶館》

  “我們在‘北京的聲音’創演周裏連演三場滑稽大鼓《茶館》,受到了現場觀眾及曲藝同行的肯定和鼓勵,我們也是信心倍增。可以説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為滑稽大鼓的傳承與創新開了一個好頭。”應寧稱,演出結束後,曲藝界的一些青年演員主動聯繫他,稱要學習滑稽大鼓。“但我還是跟他們説,先把京韻大鼓的基礎打好了,再學滑稽大鼓。讓我感到欣慰的是,現在有渴望學習的人,而且不是少數,這比我一個人孤軍奮戰好多了。”

  作品

  滑稽大鼓《茶館》

  滑稽大鼓《茶館》是以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為藍本,對老年王利發、老年秦二爺、常四爺晚年在裕泰茶館重聚的一幕進行了改編。演唱者一人分飾三角,以演唱完成三個人自我經歷敘述。演唱者借三人之口展示了舊中國的衰敗以及老百姓對新社會的嚮往。

  本組文/記者 張恩傑 統籌/滿羿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