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河南唱響“咱村有戲”

發佈時間:2024-07-08 09:20:49 丨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丨 責任編輯:


本報駐河南記者張瑩瑩

河南省2024年“咱村有戲”戲曲文化活動啟動儀式現場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5、4、3、2、1!”6月27日,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鎮朝陽溝村文化大院內,隨著倒計時的結束,鼓聲響起,河南省2024年“咱村有戲”戲曲文化活動拉開帷幕。據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落實文化和旅遊部“大地歡歌”全國鄉村文化建設年工作部署,繁榮發展鄉村文化,河南結合戲曲群眾基礎好的實際,創造性開展“咱村有戲”戲曲文化活動,推動千鄉萬村唱起來,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該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在接下來為期一年的時間裏,“咱村有戲”將在河南全省的千鄉萬村唱響。不分年齡與性別,不設任何門檻,只要是心懷對戲曲的熱愛、勇於展現的戲曲愛好者,皆可參與其中。

啟動儀式在鄭州市登封市大冶鎮垌頭村、朝陽溝村同時舉辦。這兩個村都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藝術村,和戲曲有著深厚的淵源。

當日,朝陽溝村文化大院內熱鬧非凡,人聲鼎沸、彩旗飄揚。活動現場,垌頭村、朝陽溝村的村民代表身著傳統戲服、手持道具,紛紛登臺獻藝,為觀眾帶來了豫劇《花木蘭》《五世請纓》《朝陽溝》《打棍出箱》及《梵王宮》等經典豫劇作品選段,博得陣陣熱烈的掌聲。

舞臺被村民圍得裏三層外三層,村民們早早來到現場等待。年逾古稀的王大爺激動地説:“這熱鬧勁兒像過年,能看到這麼精彩的表演,讓我們這些老戲迷過足了癮。”

當天下午,在垌頭村廣場上,村民們擺起了戲曲擂臺,生旦淨末丑,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劇場裏還上演了該村自編自導的《再現朝陽溝》。

在朝陽溝村文化廣場上,同樣好戲連臺。廣場一角的西瓜攤旁,賣西瓜的村民不僅二胡拉得出神入化,嗩吶也吹得精妙。在網路主播郝曉亮的引領下,觀眾來到戲曲服裝展示區和戲曲裝扮區,感受戲曲藝術的博大精深。在“亮一嗓”互動區,主播帶領村民唱得激情澎湃。在兒童“快閃”區,數十名孩子飾演的穆桂英、花木蘭等依次亮相,惹人喜愛。

臺上台下、線上線下,一場全民參與的戲曲熱潮,就此在河南的千鄉萬村擴散開來。

河南是戲曲大省,發源於此的豫劇作為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河南,豫劇可謂“人人會唱、出口能哼”。尤其是步入新時代以來,戲曲活動在中原大地開展得如火如荼,戲劇院團的精彩演出廣受好評,“豫園·京園·家園”小劇場沉浸式駐場演出在國內戲劇界引起轟動,同時還涌現出一大批致力於傳承、弘揚、發展戲曲的年輕人。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作為河南省首個全民戲曲公共文化活動,“咱村有戲”順勢而生。活動秉持“群眾為主角、愛好者來帶動、名家來提升”的理念,通過群眾演、群眾看的方式,讓古老的戲曲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自今年年初河南省決定開展“咱村有戲”活動以來,全省不少地方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曲劇故鄉”汝州開展了“地攤鬥戲”活動,城鄉處處布陣練戲、鄉村處處備戰排戲、文化廣場預賽鬥戲、線上線下加油觀戲,全市21個鄉鎮集體參與,鬥出了激情,也增進了友誼。

“詩經之城”鶴壁將“戲曲村超”搬進景區,把戲曲文化與淇河文化、詩經文化、愛情文化等巧妙結合,以草根戲迷擂臺激發城市活力,致力於打造鄉村戲曲活動的典範。

在“太行明珠”焦作,“太極文化百村行——咱村有戲”系列活動持續開展,融合戲曲、曲藝、武術、舞蹈、器樂表演等多元藝術形式,擦亮了鄉村貫通文脈、守護鄉愁、賦能發展的文旅名片。

“‘咱村有戲’讓戲曲藝術走進了千家萬戶,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戲曲的魅力,意義非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劇協主席李樹建説。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活動意在充分挖掘並整合村級文化資源,創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通過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傳統戲曲文化,借千鄉萬村的戲曲活動,活躍基層群眾的文化氛圍,積極探索戲曲文化與鄉村旅遊、節慶旅遊和文創旅遊相融合的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

“咱村有戲”不單是一場文化活動,更是一項長遠的規劃。該負責人表示,要將“咱村有戲”塑造成為一張惠民生、暖民心、促發展的文化名片,為群眾提供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