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歌劇《義勇軍進行曲》:唱響國歌誕生的歷史必然

發佈時間:2024-07-08 09:14:23 丨 來源: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


高倩

黑白影像描繪著破碎的天空大地,澎湃的旋律牽引出上海街頭躲避戰火的人們與奔走救國的先鋒,《義勇軍進行曲》就誕生在這樣的危亡關頭。日前,上海歌劇院原創民族歌劇《義勇軍進行曲》由著名指揮家許忠執棒,登臺國家大劇院,將國歌背後的故事與它所凝練的精神化為舞臺上恢弘壯闊的藝術表達,激昂道來。

從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歲月洗禮與時代發展中被賦予了無與倫比的精神內涵,其珍貴的歷史意義是歌劇《義勇軍進行曲》生發的土壤。作曲孟衛東、編劇遊暐之、導演廖向紅等藝術家組成的主創團隊以紀實文學作品《起來——〈風雲兒女〉電影攝製與〈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歷程紀實》為文獻依據,講述了田漢、聶耳、夏衍、司徒慧敏、許幸之等進步青年參與、親歷、見證《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過程,同時塑造“用筆做刀槍”的左翼文藝工作者群像。

《義勇軍進行曲》與電影聯繫密切,因此,電影成為歌劇《義勇軍進行曲》中的重要表現形式。除了在劇中“復現”《桃李劫》《風雲兒女》等電影排除萬難的攝製過程,舞美設計丁丁還把整個舞臺變為一個巨大的“片場”,利用大量軌道以電影蒙太奇手法“絲滑”換景。充滿層次感的實景配合流動的影像,將炮火紛飛的淞滬抗戰、斑斕浮華的十里洋場,以及田漢、聶耳等藝術家描繪的精神世界一一展開。本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編劇遊暐之易稿12次,詳實的劇本不僅講述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始末,更訴説著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裏,這首歌曲誕生於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之中的歷史必然性。

在音樂創作上,《義勇軍進行曲》融致敬與創新為一爐。作曲孟衛東曾説,他對前人留下的作品充滿敬畏,於是在劇中,原汁原味的《畢業歌》《國際歌》《義勇軍進行曲》等經久流傳的歌曲逐一唱響。與此同時,孟衛東非常注重通過音樂的強弱、配器的“濃淡”來塑造劇情節奏,比如,當“白色恐怖”籠罩上海時,重復的、“難聽”的不和諧音迅速將觀眾拉入時局的緊張氣氛,而當朋友們相聚在司徒慧敏家中時,“湯糰過年”的唱段溫暖舒緩,是志同道合的左翼文藝工作者之間深厚情誼的見證。孟衛東還為田漢、聶耳、王人美等主要角色寫下了“鳳凰的再生”“上海,我熱愛的地方”“字字重千鈞”“鐵蹄下的歌女”等鮮明刻畫人物性格的唱段,在孫礫、李新宇、宋倩等歌唱家動情到位的演繹下,一次次將故事情節和演出氣氛推向高潮。

歌劇《義勇軍進行曲》于毗鄰天安門廣場的國家大劇院唱響,舞臺內外彼此呼應,讓作品延伸出令人動容的情感力量。此前,該劇已在劇場、院校、社區演出31場,在以舞臺美育浸潤紅色精神的實踐層面,它留下了一個生動的例證。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