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曉群(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講師)
近期,天津音樂學院版民族歌劇《二泉》在天津武清劇院首演。作品以多幕歌劇的形式,講述了民間藝人阿炳(原名華彥鈞)雖然屢次遭遇坎坷,但依然憑藉頑強的意志在藝術創作中盡情綻放生命之花的經歷,彰顯出苦難中人性的堅韌與不屈。《二泉》藝術特色鮮明,融合西方交響樂和二胡、琵琶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引入錫劇、越劇、江南小調、蘇州評彈等地方戲曲形式,利用主題音樂獨唱、重唱、對唱和合唱多種表現形式,成功塑造了阿炳剛毅桀驁、英才俊逸的藝術形象。
“苦”是阿炳生命旅程的主題詞。不光彩的身世、底層藝人的社會地位、雙目失明的身體殘缺,他的身心經受重創,沉入人生的谷底和命運的深淵。但他終究沒有向命運低頭,一心通過自己擅長的二胡演奏、琵琶演奏、説唱藝術,訴説著心中的情感與思緒,進而成就民族音樂的經典——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二泉》以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找阿炳錄音這個重要事件開篇,由序幕、斥父、交惡、失明、斷琴、重生、離世等七個部分組成。作品以“二泉”象徵阿炳失明但又清澈洞悉世界的兩隻眼睛,以寫實與非寫實相結合的敘事手法和時空交錯的結構方式,通過四條情感衝突線,將阿炳“琴弦上流淌的心泉”呈現出來,深層揭示了阿炳複雜的內心世界。
人物傳記類歌劇作品可以相對集中反映傳主的生存境遇、生活感悟和生命追求。這部歌劇緊緊抓住人物身上飽滿的戲劇張力,進行深入挖掘。阿炳的人生充滿了悲劇色彩,但正是這種苦難的經歷,成就了他非凡的藝術造詣。《二泉》著重挖掘“困難”與“藝術成就”的連接之處:阿炳是如何看待命運的無情捉弄,如何在困境中甚至是絕境中突圍,如何竭盡全力追求生命意義、實現人生價值。正如作品中阿炳所唱,“如果沒有燈,把自己點燃……誰説天無柄,誰説地無環,扯著天拎著地世上走一圈”。《二泉》將阿炳衝破命運的決心、無奈、不甘、無憾等複雜的心理變化刻畫得淋漓盡致,在這樣的人物塑造中,阿炳完成了從社會底層藝人到在苦中求生、難中求進的藝術家的昇華。
以音樂家為創作對象的傳記類歌劇作品,還有一個先天的優勢,就是音樂家的具體音樂作品與歌劇本身可以自然相融,相互倚重。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民族歌劇《二泉》的一個天然亮點,但如何讓《二泉映月》在整部劇作的敘事中精彩亮相呢?歌劇主創運用“跳進跳出”的手法,將劇中二胡演奏的部分獨立出來,設置單獨演奏空間,讓專業二胡演奏家進行現場演奏,凸顯了藝術家音樂作品的重要地位,也增強了舞臺美術的層次感,豐富了歌劇的表現手法,更是以此向經典致敬、向阿炳致敬。
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內,《二泉》完成了對阿炳從18歲到58歲人生的演繹。如此大的年齡跨度,對演員來説,無論在聲音塑造上、形體表演上還是臺詞唸白上都是一個考驗。演唱方面,雖然阿炳的唱段包括西式咏嘆調的《二泉啊》,但大多數唱段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飾演阿炳的歌唱家王宏偉將戲曲中黑頭、老生的演唱技巧巧妙融入表演,如唱段《拉出我最真》以《二泉映月》旋律為基調,並借鑒了戲曲中的搖板,既與阿炳的人物性格特點相吻合,也體現出阿炳人生道不盡的滄桑感。最後深情唱出的“今天要拉出我最真!最真!”在“腔高不薄、腔低不弱”的技巧中飽含著真摯而深厚的情感,撼人心魄。
民族歌劇《二泉》由無錫市歌舞劇院創排並首演于2017年,為了進一步貼合當代視覺理念,主創團隊再次進行研究創新,並由天津音樂學院再度進行經典化創排。天津音樂學院在此次創排中,讓師生從課堂走向舞臺,把舞臺當作課堂,是對民族歌劇創演與人才培養方法進行的一次創新探索。創排的過程也是師生們學習經典、傳承經典、創造經典的探索過程,這一過程引導著他們勇於在火熱的生活現場摸爬滾打,通過潛心創作、推出精品,用人性的光輝照亮漫長的藝術之路,從而也在藝術中綻放屬於自己的生命華彩。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03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