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媛媛
博物館自18世紀興起以來,作為社會公共機構,它通過收藏、展示和研究文物,讓觀眾能夠直觀地了解歷史和文化。今天,博物館更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保存者,更成為文化藝術的見證者、傳播者與表演者。最近在參觀一些博物館的時候,驚喜地發現,許多音樂活動正在讓博物館更加鮮活,同時也使音樂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
華夏古樂團河南博物院供圖
華夏古樂鳳凰于飛
音樂,對於中華民族來説是特殊的。作為禮樂之邦,中國人對音樂的嚮往源遠流長,音樂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悲歡離合,數千年的音樂歷史為我們積累了無數的寶貴財富。
在河南博物院中,有一個獨具魅力的所在——華夏古樂廳。它以河南省出土的音樂文物為基礎,對古代樂器與相應樂曲進行復原與演奏。
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演出當屬骨笛的演奏。賈湖遺址出土的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最早的樂器實物,其中年代最古老的一支距今至少有8700年。其中不少骨笛保存得相當完好,這也為其後專業音樂工作者的復原與演奏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在音樂學者的深入研究之下,不僅確定了骨笛的演奏方式為“豎笛斜吹”,同時也在最大程度上力求還原骨笛那空靈嘹亮的音色與奇幻複雜的七聲音階色彩。與表演相映襯的,是充滿原始美感的舞臺背景:象徵先民生活的熊熊篝火以及冉冉飛舞的螢火蟲,演奏者專注而虔誠的神情與悠然笛聲融為一體,風聲、雨聲漸次而起,仿佛訴説著遠古先民試圖通過笛聲與上界溝通的願望。真實存在的寶貴文物與時空中穿梭的樂音,連接著過去與現在的藝術世界。
民歌展中唱民歌
陜北民歌舞臺演出場景代媛媛攝
黃土高原是一片歷史深遠悠久的土地,陜北民歌則是流行于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上的各類民間歌曲的統稱,承載了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磨礪。在這片漫天黃沙的孤寂中,當地人民用鏗鏘有力又略帶粗糲的語言,歌唱著生活的喜怒哀樂,傳頌著精神的力量。今年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展出的“榆林·陜北民歌展”就是一個以陜北民歌歷史發展脈絡為主線,以經典民歌現場活態展演為亮點,同時配合多種的展陳手段的展覽。
以對勞動號子的展現為例,展覽從上至下,將民歌的具體名稱、簡介、照片、樂譜一一展示,令觀眾在清晰的邏輯之下對展覽內容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時,相關書籍、信件、曲譜、手稿、劇本、歌詞、實物等展品將千年的文脈注入一字一頓,也讓現場觀眾身臨其境。展櫃中還有相應生産工具的展示,以配合號子的勞動場景,能夠給觀眾更直觀、更生動的詮釋。
展覽對於觀眾的沉浸式體驗與互動十分重視。此次展覽的講解員由陜北地區當地工作人員擔任,不僅能夠清晰闡述展覽內容,在鄉土鄉音的氛圍之下,講解過程中還加入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陜北民歌現場演唱。姑娘動聽的歌聲,生動詮釋了《黃河船工號子》《趕牲靈》等膾炙人口的陜北民歌。
在沉浸感方面,展廳設計也做了新穎而大膽的嘗試,第一單元與第二單元由黃土高原的模擬場景所連接,真實模擬了黃土高原的地形地貌。這個場景的搭建具有多重功用,這是一個具有黃土高原風貌的小型舞臺。在這裡,觀眾們可選擇站立或坐下,來欣賞陜北當地歌手演唱民歌。在多媒體手段的運營下,模擬展區營造出瀑布的壯闊、高原的寂寥、窯洞的靜謐。儘管這個場景只是在展廳中臨時搭建的,但音響效果、舞檯燈光仍然非常出色,展現出了陜北高原濃烈的自然美和高亢蒼涼的音樂美。
在“守望非遺留住根脈”單元中,展覽還設計出了一面由陜北特色民居窯洞拱門組成的拱門墻。倚在門框處便會發現墻內大有韆鞦:在拱門墻裏隱藏著一個表演場所,數位非遺傳承人在裏面實時表演國家級非遺曲藝音樂——陜北説書。
陜北説書是流行于陜西省北部延安、榆林兩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以唱為主、説唱相間,表演方式最初為一人自彈自唱,後發展出二人坐唱、多人坐唱等各類表演方式。一人演唱時,三弦或琵琶為主奏樂器,節拍樂器為腿上綁的“甩板”和右手腕套的“螞蚱板”。陜北説書所使用的琵琶十分特殊,形為曲項,演奏方法為橫抱用撥子彈奏,這與西魏時期所建陜北宜君縣福地水庫石窟中的橫抱琵琶的塑像十分相似。陜北説書所使用的主奏樂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已在當地流行,可見陜北説書悠久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底蘊。幾位陜北老藝人演奏三弦、胡琴等樂器,他們向觀眾介紹著自己的家鄉——“陜北坐落在高原上”。
由於地域等客觀條件的影響,陜北説書其實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冷門”的曲藝類型,對其具有感性認識的人數寥寥,能夠對其進行實地欣賞進而深入研究的人更是不多,所以,這也是一次不出北京就可以近距離接觸它的絕好機會。
“時光琴韻”音樂會現場代媛媛攝
古建與音樂的呼喚
人們常説,音樂是流動的建築,而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或許是因為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當然會隨著時間的流動而存在,但音樂之美又會很鮮明地體現在音樂結構的靈光一現之中:或對稱端莊,或別出心裁。建築之美又恰恰在人們詞窮之時需要音樂來詮釋。
北京鐘鼓樓,是象徵著時光穿梭的時間之建築,同時亦是晨鐘暮鼓、以樂音彰顯時節的凝固之音樂。鐘鼓樓,也是一個充滿故事與韻味的時間的博物館,還是收藏了若干樂聲的古建築。
今年的6月8日至6月9日,北京鐘鼓樓在鼓樓一層券洞中先後舉辦了三場別具一格的“時光琴韻”音樂會。遊客可以在參觀鐘鼓樓、欣賞鐘鼓樓展覽的同時,聆聽寫意北京民俗文化、探尋北京藝術生命的音樂作品——鋼琴組曲《北京中軸》。
組曲由風格各異、各具韆鞦的四首曲目組成,其中《天橋·仲夏》敏感地捕捉到了天橋這一老北京民間娛樂場所的氛圍,將民間音樂旺盛的生命力與仲夏夜熱鬧的天橋市場融合。京劇音樂元素的巧妙變化展示出天橋深厚的音樂文化底蘊,多變卻又有序的節奏、京劇唱腔在鋼琴上的表達,都被青年鋼琴家叢榕詮釋得絲絲入扣。
第二首《正陽門·立秋》則以北京民間小調娓娓道來、拉開帷幕,這旋律令人倍感親切,甚至有一種“似是故人來”之感,秋之溫婉,是那樣細膩而又溫情脈脈。在這首作品中,作曲家與鋼琴家在嘗試通過音樂與觀眾進行親切的交談與更深層次的交流,從而去深刻地體味北京歷史文化。
《鐘鼓樓·穀雨》靈氣十足,作為老北京的時間見證者,鐘樓和鼓樓似乎早已成為北京人依戀的家人一般,這種情感溫馨而又帶有北方特有的爽利乾脆。鋼琴家叢榕的指尖乾淨利落,彈出了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顆粒性十足的雨滴質感,在玲瓏清脆的雨聲中京韻大鼓的氣韻散播開來,音樂主題神采飛揚,音樂的結構亦仿佛一座精緻嚴謹的建築。
最後一首《永定門·冬雪》,作曲家馮金碩用音樂描繪出了永定門的堅固與穩重,更將對北京之雪的體驗融入其中。北京的雪,美在恢弘,美在大氣,更美在底蘊,美在具有騰挪時間的魅力。那漫天白雪之中的北京,總給人留下古往今來的由衷感嘆,現代作曲技法正好似一架時空穿梭機,將聽眾帶到只屬於他們自己的音樂語境之下。
在對歷史不斷地求索過程中,我們通過音樂完成了與過去幾千年乃至上萬年的深度情感共鳴。讓音樂在博物館中歌唱,這是當今博物館展覽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重視人的“體驗”的表現,通過聽覺的感受,觀眾們雖身處博物館,但開啟的將是一場發現歷史、發現文明乃至發現自身的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