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讓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國音樂

發佈時間:2024-06-25 09:33:28 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楊寧 趙圓夢

二胡作為中國傳統的拉弦樂器,能獨奏自唱,亦能合奏共鳴。從細膩柔情到歡快活潑,它極具個性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令眾多音樂愛好者折服。旅法二胡演奏家果敢用兩根琴弦演奏出版90多張唱片,在100多個國家的3000多場演出中架起一座座文化傳播與交流的橋梁。

二〇二二年,果敢在巴黎香街音樂廳與法國科隆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受訪者供圖

傳承與成長

果敢出生於遼寧瀋陽。據他回憶:“我是在瀋陽音樂學院的院子里長大的。”

果敢的父親果俊明在瀋陽音樂學院教授二胡。自幼起,果敢便受音樂氛圍的熏陶:“二胡到我手中,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樂器和父輩事業的傳承。”一把二胡,兩根琴弦,幾乎陪伴了果敢的整個童年。

果敢坦言:“小時候學二胡時,我還是有點叛逆的。練久了,覺得累和頭疼。小孩子又愛玩,我會經常嘗試點其他喜歡的東西。”順隨自己的興趣,果敢之後又學習了3年小提琴和大提琴、5年鋼琴,對音樂的理解更加深入。

考大學時,果敢以專業課和文化課綜合第一的成績進入瀋陽音樂學院學習二胡和打擊樂,開啟了4年的音樂學習。果敢的二胡技藝愈加精進,作曲編曲知識愈加紮實,打擊樂中練習的節奏讓他對音樂的領悟愈加立體:“技多不壓身。在學校學的編曲知識讓我可以選擇做原創音樂。有了打擊樂的加持,我也能夠嘗試更多的音樂風格,拓寬二胡的表現方式。”

“緊張、嚴肅、刻苦、虛心”是瀋陽音樂學院的校訓。在學校4年的專業培養中,果敢進步飛快。“瀋陽音樂學院是我的家,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我音樂生涯的起點,在這裡學到的知識讓我終身受益。”果敢説。

2000年,果敢獨自一人來到法國學習打擊樂,吸收不同的音樂風格。同時,他也不忘帶著自己的二胡,在大大小小的演出中,奏響來自東方的旋律。“當時靠自己一個人在法國生存還是很困難的,想用音樂養活自己更是不可能。”果敢訴説,“剛開始的幾年,我嘗試過到劇組跑龍套、做時裝模特。但二胡是中國的傳統樂器,是我一輩子的財富,我沒有放棄這份傳承。”

使者與橋梁

2016年,果敢因在中法兩國文化傳播與交流中做出重要貢獻,作為首位中國民族音樂家、二胡演奏家榮獲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當時我有兩個選項,在法國當地或者去法國駐中國的大使館接受勳章。”果敢説。最終,他選擇了後者。該年4月25日,在北京的法國駐中國大使館裏,果敢接過勳章。“能夠在中國北京接受這一榮譽,對我來説十分有意義。”果敢説。

果敢的二胡的演奏讓許多法國人感受到了中國音樂之美。談起前幾年的演出經歷時,果敢感慨:“很多當地的民眾來聽我拉二胡,卻不知道那是什麼樂器,都會好奇地前來看一看、摸一摸。我會告訴他們二胡是用蛇皮和木頭製作的。我還用二胡演奏法國著名的《馬賽曲》。”

為了更快“融入法國主流音樂圈”,果敢一邊參演,還一邊嘗試為影視作品配樂。過去的這些年裏,果敢在《功夫熊貓3》《新少林寺》等70多部中外作品裏留下二胡的聲音。漸漸地,二胡這門樂器得到了西方音樂圈的認可,其獨特的音色和旋律也在普通民眾的心中留下痕跡。

2005年,果敢在巴黎議會宮同巴黎歌劇院交響樂隊合作演出。頭頂是聚光燈,身後是150人組成的交響樂隊,二胡的兩根弦拉響,身穿白色長袍、剃著光頭的他一下被人們記住。

2009年,果敢和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在紐約卡耐基音樂廳合作。鋼琴和二胡合奏的《賽馬》與《二泉映月》讓美國的聽眾陶醉,真切感受到了東方之韻。2014年,果敢又重返卡耐基音樂廳,舉辦了個人二胡獨奏音樂會。小小的一把二胡,演奏出中國的多彩山河,也向世界訴説著中華的悠久歷史文化。

果敢的音樂足跡不斷延伸:“有幾次去非洲演出時特別熱,把雞蛋扔到石頭上都能烤熟,二胡拉的時間長了表皮還會破裂,所以我就演一會兒歇一會兒。不過想到能給當地的孩子錶演音樂做慈善,我也很願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西方的吉他、鋼琴早已融入大眾,而我相信我們的二胡也會在世界各地奏響。”果敢堅定地説道。

藝術與遠方

果敢演奏二胡時有一個特點——永遠抬頭看向遠方,而不是低頭看著自己的樂器。“這樣做有兩個原因。一是自身熟能生巧,可以精準地記住每一個音位;二是因為這是一種民族自信。我把中國音樂的魅力帶給世界各地聽眾的同時,一定要挺直脊梁,抬起頭,展現出自信的面孔。”果敢解釋。

抬頭看向遠方,果敢看到了無數聆聽中國音樂的聽眾,同時也看到了音樂更多的可能性:“為了拓寬二胡的影響,我組建了35支不同風格的樂隊,而我在每一支樂隊中都擔任了二胡演奏者。”

在眾多樂隊中,有一支叫作“果敢瘋馬”的樂隊尤其打動了音樂愛好者們。瘋馬樂隊由來自不同國家的4人組成,各自演奏一種民族樂器,有中國二胡、蒙古馬頭琴、瑞典按鍵提琴以及西班牙弗拉明戈吉他。經過不斷的磨合,4種樂器的風格交相輝映,效果極佳。

4個人帶來的力量是強大的。瘋馬樂隊在網路上發佈作品《鞭炮》後,有一位抑鬱症患者留言,説這首曲子給了他重新活下去的信念。果敢感嘆:“沒想到音樂還可以救命。”

最近幾年,果敢帶著他的瘋馬樂隊回到中國,在央視《出彩中國人》《國家寶藏》和《經典咏流傳》中創新民族音樂。一次節目中,樂隊為唐詩《登鸛雀樓》譜曲演唱,二胡的婉轉、馬頭琴的低沉、提琴的輕柔和吉他的明快搭配恰到好處。中英文的接續演唱將詩人王之渙筆下的盛唐意境重新托出,也讓整首歌的魅力“更上一層樓”。

果敢欣慰地説:“我學習二胡的時候,民樂是比較低迷的。最近幾年,‘中國風’‘國潮’在網際網路上傳播極快,民樂真是遇上了好時代。”

對於二胡,果敢有很深的感情:“二胡是我傳播中國音樂和文化的靈魂與載體,是我藝術形象的一部分。而二胡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一生所熱愛的,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可以堅持拉二胡到100歲。”

“不過,做好教育才能後繼有人。”果敢發現在國外幾乎沒有專門教授二胡和其他中國傳統樂器的專業和學校。未來,他打算投身音樂教育,給年輕人更多的舞臺,讓中國音樂與文化去向更遠的地方。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