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守德(原總政治部文藝局局長)
革命歷史題材話劇《叩響》講述的是毛澤東如何通過開展尋烏調查,深入了解社會情況和民生疾苦,積累城市商業管理經驗,與黨內冒進思想做鬥爭的故事。創作者在大量查閱史料和反覆研討探究的基礎上,經歷十四稿的加工打磨,使作品呈現出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該劇根據歷史事實,巧妙設置矛盾衝突,再現複雜歷史進程中的情境,引發觀眾深入思考。如正當毛澤東面對和思考中國革命前途,認為要從實際出發、開展調查時,留蘇特派員劉致明到來,卻教條化、簡單化地聲稱“按照共産國際的最新指令,中國工農紅軍應當集中力量攻打大城市……”二者觀點一齣,正確的和錯誤的思想路線就此形成了鮮明尖銳的對立,戲劇矛盾也由此激烈地展開,毛、劉二人之間的激辯成為重要的看點,牢牢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
該劇還觀照底層百姓生活,將他們的命運變化有機融入劇情,以一系列真實生動的情節和細緻描繪,印證毛澤東所代表的思想路線和工作方法的正確性。與劉致明那樣在事前不了解實際、不做具體分析情況下的偏激舉動相比,劇中著重體現出毛澤東如何以當“學生”的姿態,深入到小商小販中間,與他們心平氣和、推心置腹地促膝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真實的經營狀況,了解“紅軍哪做得不好,哪做得不對”,並以此為依據調整政策。這些毛澤東尋烏調查中典型場景的再現,表現出毛澤東的眼界、格局以及他深入、唯實的作風,使得“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科學論斷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劇作的成功還在於描寫了幾位次要人物的轉變,烘托了主旨。如古柏和安娜一開始欣賞和篤信劉致明教條主義的理論,後來在鬥爭實踐中逐漸醒悟那一套行不通。特別是劉致明這個人物的轉變非常具有典型意義,一系列的事實終於使他明白自己所奉行的理論不僅行不通,而且造成了戰友的犧牲、危害了革命,進而他深刻地覺悟到“不能對人民群眾的吶喊視而不見”。也正是這些轉變立體地表現出毛澤東用他的實踐和理論,帶動了革命隊伍群體性的轉變和昇華,即認識到“再好的革命理論如果不能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也都是行不通的”。到此,劇作也深刻地揭示出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根本原因。
在《叩響》舞臺上,一扇扇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門”尤為引人矚目。這些門被主創人員注入了深刻意涵,成為觀眾理解劇情走向和劇作精神內核的“劇眼”。門所代表的不僅是人物活動的環境或居所,真實地還原了尋烏當地的風土人情,也寓意著走訪調查路途的艱辛,是劇中毛澤東不斷叩響的工人之門、農民之門、商人之門,也是實際之門、勝利之門,是對調查精神的藝術化表現。這些門的設置還起到了不斷切換舞臺表演空間的作用,為戲劇性呈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劇情的銜接與轉換顯得更為流暢和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叩響”作為劇名頗為響亮,這是個具有強烈象徵與警示意味的動詞,正如編劇唐遼所詮釋的那樣:“這部劇之所以取名《叩響》,就是因為毛主席尋烏調查做得很仔細,挨家挨戶地叩響了老百姓的家門。正是他這種實事求是的調查精神,才能叩響中國革命勝利的大門,才能叩響中國共産黨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條道路的大門。”這部作品再次告誡我們,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要面向群眾、面向實際,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正確的方法與對策。隨著劇情的結束,仿佛那一聲聲叩門的響聲,依舊如警鐘般在我們的耳畔迴響。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19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