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昆劇院的兩位青年演員在第九屆昆劇藝術節期間的青春版《牡丹亭》講座中示範演繹《牡丹亭·驚夢》經典片段蘇州昆劇院提供
青春版《牡丹亭》劇照蘇州昆劇院提供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是中國崑曲的巔峰之作。2004年,以江蘇省蘇州昆劇院為演出班底,集結了各地藝術精英創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經問世即形成演出熱潮,廣受讚譽。二十年間,該劇累計演出近500場,進場觀眾近80萬,足跡遍佈國內眾多城市,甚至亞洲、美洲、歐洲的多個國家。
作為戲曲守正創新的一個典型案例,該劇在新中國崑曲演出史上産生了重要影響,甚至有評論稱其為繼1956年“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的《十五貫》之後,又一個在近二十年裏“一齣戲普及了一個劇種”的佳作。今年以來,青春版《牡丹亭》開始了“慶演20週年”的新一輪巡演,原班人馬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再現當年一票難求盛況。
青年演員接續傳承讓古老崑曲煥發青春
作為崑曲名作,《牡丹亭》原著長達55折,因其冗長,長期以來只能“選折”上演。新中國成立後,《牡丹亭》發展出多個演出版本,如1953年國風劇團蘇劇崑曲混合版,1957年上海戲校八場版,1959年北京崑曲研習社十一折版,1962年湖南省郴州專區湘昆劇團七場版;到八九十年代,崑曲《牡丹亭》聲名鵲起,上海昆劇團、江蘇省昆劇院、北方崑曲劇院都排演過多個版本。
這些排演培養出了一代代有著豐富舞臺經驗和深厚藝術造詣的崑曲演員,他們對崑曲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崑曲《牡丹亭》也因此形成了一批固定的觀眾。但是,當時的崑曲也和其他戲曲一樣面臨著觀眾群體單一,難以吸引新受眾的局面。
青春版《牡丹亭》創作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能夠進一步擴大崑曲觀眾群體,在傳承的基礎上,讓崑曲藝術在21世紀舞臺上保持青春活力。同時,為了區別以往版本,青春版製作團隊在製作之初就找到了創新亮點——“青春版”的創意表述。團隊以“青春”作為新版《牡丹亭》的著力點和號召力,在創作過程中,其內涵得到不斷挖掘和豐富。
傳統戲曲觀眾一般習慣於欣賞名家名角的表演如何以形傳神,以及其唱腔與手眼身法步如何獨特而精妙。出於對角色需要和觀眾審美的重視,青春版《牡丹亭》更加強化演員作為戲曲表演的核心作用,培養與角色年紀相倣的年輕演員來演繹這個青春愛情故事,從而更好地傳達劇中青春、愛情和生命的主題,以期與年輕觀眾産生更多情感上的共鳴。
20年前,當時的青春版《牡丹亭》創作團隊根據“形貌唱作俱佳”的標準,從蘇州昆劇院“小蘭花班”中選出二十歲出頭、富有潛力的演員,專門聘請“巾生魁首”汪世瑜和“旦角祭酒”張繼青等崑曲名家進行教授,花費一年時間對青年演員的唱功和身段等進行調教和打磨。名師的培養讓遴選出的青年演員加速成“角兒”。演員們的表演脫胎換骨,日臻完善:沈豐英飾演的杜麗娘身段婀娜、清心玉映,俞玖林飾演的柳夢梅溫文爾雅、書生意氣,兩個人物既具古典芳華又符合現代審美,他們青春俊美的舞臺形象與柳、杜的青春故事形神相通,為新劇增添了青春色彩,演員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一腔一調喚起了無數觀眾心中的浪漫和憧憬,尤其引得大量年輕觀眾欣賞和追隨。
在尊重當代觀眾審美追求上創新改編
在堅實的傳承基礎上推陳出新是戲曲創演的必由之路。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也正來源於在充分尊重當代觀眾價值觀與審美追求基礎上的創新改編。
《牡丹亭》原本中歌頌青春、愛情的主題應和著年輕觀眾對真情、純情、至情的“愛情神話”的夢想,這也正是幾百年來這一故事歷久彌新、打動人心的關鍵之處。青春版緊緊抓住這一主題,又對原作中柳夢梅的形象進行了重塑,使他成為與杜麗娘一樣情深意切、感情專一的形象,更加符合現代審美和價值追求,易於被當代觀眾所接受。
青春版從原著中選出27折精華,分為上(“夢中情”)、中(“人鬼情”)、下(“人間情”)三本,總演出時長九小時,分三天演出。精編後的青春版化解了《牡丹亭》只能“選折”上演的問題,不僅滿足了當代觀眾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想觀看完整故事的實際需求,也滿足了劇團按照現代劇院的運營方式安排演出的市場需求。
除了刪除無用的枝節,青春版還調整了部分折目的演出順序,讓故事結構更加清晰合理。比如:直接刪減了原本中與“至情”主題無關的內容;將原本第二折柳夢梅的出場戲《言懷》,調整到第四折《驚夢》之後,讓柳夢梅先在杜麗娘的夢裏以夢中情人的身份出現,之後再以現實真人的身份上場講述自己的身世,由虛到實逐步解開夢境,這就更能迎合現代觀眾追尋懸念的觀演需求。經過精編的青春版比原本情節更加緊湊,邏輯更為流暢,重點更為突出。
在舞臺呈現上,青春版《牡丹亭》充分考慮古典美與現代美的融合。其舞臺“空簡”,地面採用灰白色調,借助現代舞臺藝術和技術來體現崑曲抽象寫意的美學傳統:在燈光的配合下,演員的舞蹈和動作恰似揮灑在宣紙上的中國寫意畫,給觀眾帶來典雅飄逸的視覺衝擊。傳統書法和花鳥畫等融入素凈的舞臺背景,更添文化底蘊,讓觀眾感知詩化而天成的典型環境。全劇有15折戲將演員置於這樣的“空舞臺”上表演,而另12折僅增加一二桌椅作為場景道具而已。古典而又符合當代審美的“空舞臺”為演員和觀眾分別提供了更大的表演空間和想像。
服裝上,劇中人物的二百多套戲服均來自蘇州繡娘手工刺繡,讓戲曲意境更唯美;主角服飾多用低色度和低亮度的鵝黃、淡粉和淺藍等顏色,配以梅蘭竹菊等圖案來設計,讓人物形象更顯端莊。演員扮相上,突破傳統,避免濃艷,講求素雅和簡潔,特別是杜麗娘的發飾流麗乾淨,讓造型更顯優雅。音樂上,實現了在傳統規制基礎上的現代延展,一來用素樸淡雅、細膩生動的“精緻水磨”突破了以往的傳統曲調,動聽又易懂;二來借鑒西方歌劇中的主題曲樣式,分別從《山桃紅》和《裊晴絲》等核心唱段中抽取音樂旋律為柳、杜設計了不同的主題音樂,實現角色唱腔與全劇風格的統一。舞蹈上,引入現代舞元素,在《驚夢》《回生》等折目中重編或增加了男女花神的群舞,讓舞臺增強了流動感和觀賞性;注重身段動作舞蹈化,讓演員通過舞姿表達情緒、延伸空間、協同敘事。這些都使當代觀眾更易理解人物,進入角色與劇情,從而讀懂崑曲。
大師課、崑曲普及講座培養觀眾、帶熱市場
作為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崑曲是擁有六百多年曆史的古老戲曲劇種。二十年前,青春版《牡丹亭》打開了崑曲這一古老劇種在當代走向振興的新局面,這部“至美”的劇作超越語言的隔閡,在海內外引發崑曲熱潮,讓世界看到了東方典雅的崑曲藝術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審美高度,形成了崑曲文化現象。二十年後,青春版還能續寫《牡丹亭》和崑曲的青春嗎?
培養年輕演員挑大梁,吸引青年觀眾觀看,這是當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創排法寶。二十年後的今天,參演青春版的第一撥演員業已中年,觀眾和市場需要一代更年輕的杜麗娘、柳夢梅接續任主角。令人欣喜的是,如今青春版《牡丹亭》通過不斷繼承、發揚和創新,後繼有人。
在江蘇省蘇州昆劇院,經過20年的成長和歷練,昔日的青年演員成名成家,親自帶徒。戲裏,俞玖林是二十年如一的“柳夢梅”,戲外,他已經成長為“新時代中國戲劇(生行)領軍人才”,先後向後輩演員進行了青春版《牡丹亭》(精華版)和全本(生行)折目的傳承。第二撥青年演員的遴選和培養工程從十年前開始,名師指導、以戲帶人的人才梯隊培養模式取得成效,90後、00後的新一批年輕演員開始嶄露頭角,使得青春版《牡丹亭》得以常葆青春。
今天,青年群體仍然是青春版《牡丹亭》生生不息的觀眾來源。據統計,青春版《牡丹亭》的青年觀眾比例達75%,它仍然能在文化演出市場常年保持關注度、話題度和響應度。2004年6月,該劇選擇從具有悠久崑曲教育歷史的蘇州大學起步,二十年間先後走進國內外40所大學演出,僅在北京大學就演過四次。在大部分學校都是全本演出,三天演出場場爆滿。以高校為主要傳播陣地的青春版,為《牡丹亭》這一經典劇目的傳播乃至崑曲的傳承提供了可持續發展動力。
除此之外,該劇採用了多維度的傳播方式,以吸引更多受眾,擴大消費群體。主創團隊在每次演出前都召開新聞發佈會或組織公益講座、大師班等進行導賞,利用媒體和高校平臺開展劇目宣傳和崑曲推廣,一方面提升該劇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也能達到讓觀眾從接受文化宣傳轉向接受文化消費的目的。今天青春版《牡丹亭》的觀演主力軍除了以當代青年為主外,一批批曾在學生時代觀看過該劇的人,又帶著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重返劇院追憶青春,形成新的觀演人群,實現了戲曲在觀演人群中的傳承。
由青春版《牡丹亭》引發的文化現象還吸引了眾多學者對其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現如今,“崑曲熱”已成常態,但象徵著崑曲青春永存的青春版《牡丹亭》的知名度也並未降低,只要一提到戲曲改革或者經典傳承,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提到這個案例,它的成功已經成為其他戲曲在當代發展的良好範本。其他版本《牡丹亭》、其他經典崑曲劇作,甚至其他戲曲劇種劇目在創排時也會借鑒當年青春版《牡丹亭》的經驗做法。青春版獲得過第十屆中國戲劇節特別榮譽獎、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等多項國家大獎,眾多參演演員也獲評中國戲劇梅花獎和國家一級演員,昔日青春版已然成為另一“經典版”。
(作者:宋海英,係蘇州大學傳媒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馬驍駿,係劇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