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順義大劇院成演藝之都新亮點

發佈時間:2024-06-07 09:06:46 丨 來源: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本報記者韓軒

近日,順義大劇院迎來正式運營以來的第三個生日,三週年慶展演季就此拉開大幕。順義大劇院首開北京區級演藝場館市場化運營先河,經過3年穩紮穩打的運營,它不僅成為順義區的文化高地,也憑藉演藝精品和優質服務,吸引大量市區觀眾前往,在北京東北部的演藝版圖上增添一處耀眼的星光。

觀眾在順義大劇院觀看演出。

京劇《鳳還巢》在順義大劇院上演。

俄羅斯托迪斯舞團《燃之夜》為順義大劇院三週年慶展演季拉開大幕。

家門口欣賞名家名團名劇

順義大劇院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中演院線于2021年5月30日正式對外運營,3年來引入國家級、省市級重點藝術院團的精品劇目和知名藝術家來順義演出共計147台248場。2023年,順義大劇院共執行演出69台115場,票房收入破千萬元。順義大劇院位於北京市東北郊,遠離城市核心區,能吸引這麼多觀眾的“密鑰”是什麼?

精品劇目是重中之重。3年來,順義大劇院的“朋友圈”遍及在京中直院團和市屬院團,極大滿足了順義當地居民欣賞高雅藝術的需求。2023年,國家京劇院于魁智、李勝素攜《穆桂英挂帥》《鳳還巢》兩度亮相順義,每次開演都座無虛席,當地觀眾不用再遠端跑到長安街沿線及位於二環附近的劇場,在家門口就能看見名家、名團、名劇。

順義大劇院總經理萬志勇介紹,在對外文化集團和中演院線的資源共用與托舉下,順義大劇院一直在打造“首演劇院”。2023年,中國煤礦文工團話劇《東湖旅店》、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放牛班的春天》等劇目,在順義大劇院完成了北京乃至全國範圍內的首演或預演。賴聲川導演經典話劇作品《暗戀桃花源》專屬版更是兩度加場、四場售罄,在北京的演出僅此一站。

即便是先在北京市中心城區上演的劇目,再登臺順義大劇院的時間間隔也明顯縮短。由劉岩、強東玥出演的原創音樂劇《反轉人生》5月中旬剛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6月下旬就將登臺順義。楊麗萍導演的舞臺劇《平潭映象》6月8日、9日在世紀劇院上演後,6月12日馬上“轉戰”順義大劇院。“為了吸引年輕人走進劇院,今年我們引進了更多音樂劇和風格新潮的話劇。”萬志勇透露,目前劇院正與話劇《德齡與慈禧》洽談,該劇基本定於今年8月初亮相。“我們將把順義大劇院打造成為傳統經典藝術集散地、精品力作出發地、年齡結構合理的觀眾打卡地。”萬志勇説。

返程大巴拓展劇院服務半徑

現在的觀眾走進劇院,不僅對劇目品質有要求,也越來越注重劇院提供的服務。從2022年開始,順義大劇院就在重點劇目上演時,為觀眾提供免費返程大巴,這一舉措大大拓展了順義大劇院輻射的區域半徑。

目前,順義大劇院開設兩條返程大巴線路。其一是停靠望京南、三元橋、東直門站的市區線路,其二是今年開通的,停靠後沙峪、天通苑北、龍德廣場、北苑家園的昌平線路。重點劇目開票時,有乘坐需求的觀眾可報名登記,超過20人即可發車。

截至目前,返程大巴向市區及昌平發車共計60余次,惠及觀眾3000余人次。“劇院提供一輛返程大巴的成本是1100元左右,如果大巴上坐了30位觀眾,平攤到每位觀眾身上是40元左右,我們願意為每位觀眾讓利40元,讓他們享受更舒適的觀演服務。”萬志勇表示。

對觀眾來説,較低的票價更是實打實的吸引力。在順義區政府、區文旅局的大力支援下,順義大劇院惠民票供應充足,運營3年來,100元以下演出票佔比36%,共計讓利優惠達420余萬元。和市區劇場上演的同臺演出相比,順義大劇院會對最低票價或最高票價進行相應調整,吸引大量觀眾。

打造文化演出季

“目前北京市活躍的演藝市場仍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相比之下,順義及其周邊區域,演藝資源供給仍顯不足。”萬志勇説,未來兩年,順義大劇院將繼續深化演出産品的供給和劇院服務的提升,並立足於順義區的戰略定位和職能屬性,滿足周邊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9月,順義大劇院將推出順義地區第一個文化類節慶品牌——順義·藝韻潮白文化演出季。“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順義·藝韻潮白文化演出季將圍繞紅色主題,主打傳承經典,北京京劇院紀念梅蘭芳先生的演出,以及上海芭蕾舞團的《白毛女》等都將登臺。”萬志勇介紹,順義大劇院也將為順義區發展紅色旅遊的目標發力,“順義區擁有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等得天獨厚的紅色旅遊資源,在順義大劇院上演的紅色主題演出可以與紅色旅遊結合,形成全新的文化産品,推動‘旅遊+’的業態融合。”

此外,順義大劇院也將依託對外文化集團的資源,將我國與不同國家的“文化年”及重大文化交流活動引入順義,增加順義大劇院的國際范兒,也為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貢獻順義力量。

三年起步,五年發展,八年而立,十年功成。一座劇院的運營需要長期的規劃,長遠的眼光和長久的決心,順義大劇院正乘風啟航。“順義大劇院將繼續深耕順義這片文化熱土,力爭成為北京乃至京津冀具有文化引領力、品牌影響力、運營代表力的文化場館,助力北京‘演藝之都’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萬志勇説。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