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雨
近日,筆者到陽光明媚的雲南觀看了兩個稀有的少數民族戲劇劇種,一個是來自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章哈劇,一個是來自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的匝戲,從這兩個劇可以看出,中國的少數民族戲劇有著非常鮮明的形態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戲劇的多樣性。
2005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的《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提出: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一項基本特性;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産,應當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對其加以珍愛和維護;文化多樣性創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類有了更多的選擇。中國有56個民族,少數民族戲劇品類繁多,成熟的有20個左右,包括藏戲、壯劇、侗戲、傣劇、佤族清戲、彝劇、苗劇等,其所具有的鮮明的形態和風格,讓中國戲劇更具多樣性。作為中國戲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戲劇有其獨特的發展道路,而我們對於少數民族戲劇的探討也需要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視域下進行。
中國戲劇的發展與少數民族地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早年佛教東漸,出土于新疆地區的《彌勒會見記》反映出佛教戲劇傳播的一種形式。《彌勒會見記》敘述了未來佛彌勒不平凡的一生,有吐火羅文本和回鶻文本兩種版本傳世。除劇本流傳外,相關文獻中記載西域地區還有演劇。藏文《于闐國懸記》記述了梵僧為幫助於闐王兄弟和解,懇請神祇搬演如來善行的戲劇。戲劇在寺院附近上演之時,國王兄弟二人前去觀看,深受感動,言歸於好。根據這一記載可以推斷,一些戲劇隨著佛教的東傳而進入西域地區,在唐代或更早之前已經在西域地區被普遍接受。古代的西域地區是戲劇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節點,而且,這種戲劇交流不是單向輸入。1986年,一位牧民在塔裏木盆地東南緣無意中發現了27件寫于元代初期的文書,其中有《西廂記》抄本殘頁,長21.8釐米,寬27釐米,殘存“倚定門兒手托腮,悶答孩地愁滿懷,不免入書齋。倘冤家負約,今夜好難捱……”9列唱詞,從文字內容來看,這是諸宮調《董解元西廂記》中《仙呂調·賞花時》的部分內容。
元代是中國戲劇發展的黃金時代,元雜劇中蘊含了很豐富的少數民族元素,這些元素主要體現在由少數民族作家創作、反映少數民族的生活、塑造少數民族人物形象以及對少數民族音樂和語詞的運用等方面。少數民族劇作家以漢語言文字進行的元雜劇創作,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國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包容性與文化的多樣性。元代的少數民族雜劇作家有蒙古族作家楊景賢、女真族作家石君寶和李直夫等。楊景賢創作的雜劇很多,比較知名的有《西遊記》《劉行首》;石君寶的代表作現存的有《魯大夫秋胡戲妻》《李亞仙詩酒曲江池》《諸宮調風月紫雲亭》,其中最成功的當數《魯大夫秋胡戲妻》。
現在流行在少數民族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戲劇劇種,受漢族文化影響非常深厚。比如,流傳于雲南大理地區的白劇,就是受漢族地區戲曲的影響而産生的。白劇除了有白族的藝術特徵外,更多的是接受了吹吹腔的影響,由於吹吹腔與漢族的弋陽腔有淵源,且較多地保留了弋陽腔的特徵,所以,白劇與弋陽腔尤為接近。有説法認為,白劇是漢族戲曲傳入大理後,與當地的白族民間藝術相結合演變而成的。
傣劇的發展也同樣與地方戲曲分不開。清嘉慶、道光年間,幹崖(盈江)、騰越(騰衝)、南甸(梁河)至緬甸八莫,商旅來往頻繁,經濟貿易繁榮,成為當時集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于一體的黃金通道。北方皮影戲也隨之傳入幹崖一帶,並且影響了當地傣族的“轉轉唱”這一表演形式,從而奠定了早期傣劇的雛形。民國時期,傣劇進一步發展,當時的各動司署遇有婚典、開印、春節或其他重大節日,都要舉辦盛大的演出活動,民間的大小村寨也紛紛組建傣劇班。這一時期增加了更多的傣劇劇目,比如《粉粧樓》《朗高罕》《盤絲洞》《漢光武》《王莽篡位》等。
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的今天,人們愈發意識到,讓少數民族戲劇保持其固有的特色,將使中國戲劇百花園更加姹紫嫣紅。因此,未來我們仍應本著文化多樣性原則,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來發展少數民族戲劇,讓中國戲劇的發展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