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
2017年呂紹嘉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王小京攝
2024年是貝多芬的曠世傑作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首演200週年,全球多家音樂院團都會集中演繹這部包含獨唱、合唱與管弦樂的作品,向經典致敬。正如英國音樂評論人諾曼·萊佈雷希特所説:“如‘貝九’這般宏大的音樂作品,其演出本身就帶有天然的事件性,代表著人類內心對儀式、禱告、慶典的無限敬意。”
在貝多芬身後的一個世紀,人們見證了一代代作曲家在突破交響樂演奏規模與時長極限方面的接力挑戰。如今,交響樂保留曲目上“最長”的殊榮屬於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他在1896年創作完成、六年後親自執棒首演的d小調第三交響曲,標準演出時長接近100分鐘。
與驚人時長篇幅相配的,是四管編制的大型交響樂團、女聲合唱團、童聲合唱團與一位女聲獨唱組成的近200人的演出陣容,這使得“馬三”的上演較“貝九”更為難得。即使是在古典音樂演出最為活躍的歐美城市,樂迷們想要親歷這部作品的現場演出,往往也要以年為單位進行等待。6月15日、16日,來自中國台灣的指揮家呂紹嘉將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國家大劇院合唱團與北京愛樂合唱團,攜手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馬勒d小調第三交響曲,堪稱首都文藝舞臺上的又一盛事。
1907年,前往芬蘭赫爾辛基執棒音樂會的馬勒與作曲家西貝柳斯進行過一次音樂史上極為著名的對話,兩位同樣擅長創作交響曲的音樂家分享了對這一體裁的見解。西貝柳斯認為交響曲的核心魅力在於通過凝練的結構展現音樂內在深刻而嚴密的邏輯,馬勒則認為交響曲必須包羅萬象,囊括整個世界,甚至是全宇宙的聲音。後者從第一部交響曲開始便將豐富的情感、多元的面向、絢爛的色彩置於創作的優先等級,在第二交響曲“復活”中更以壯美合唱實現了對“貝九”最完美的呼應。與此同時他還將舒伯特確立的藝術歌曲傳統、李斯特開闢的交響詩紀元、瓦格納與布魯克納對和聲方式和管弦樂規模的拓展完美相容,毫不誇張地説,而立之年的馬勒已將過去一百年德奧音樂傳統的精華融于己身。
在第三交響曲中,馬勒在象徵希臘神話中牧神甦醒與酒神狂歡的首樂章“夏日來了”之後,分別以“草原上的花朵、森林中的動物、深夜、晨鐘、愛”這五個意象作為第二至第六樂章的標題(這些標題在樂譜最終出版前被刪掉),為抽象的音樂賦予了空間切換、時光流轉、寫景向抒情昇華過渡的清晰脈絡。除了在第四樂章以低音區女聲獨唱呈現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説》中對深夜的詩意描繪,及第五樂章用童聲合唱生動模擬鐘聲敲擊外,這部交響巨制令人印象格外深刻的片段來自第三樂章中段,馬勒將19世紀歐洲郵遞員常用的“郵號”安置在舞臺的側幕或觀眾席後,營造出悠遠夢幻的超然效果。
指揮家呂紹嘉曾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有過多次為樂迷津津樂道的合作,不但奉獻過眾多浪漫主義晚期的交響傑作,更在2017年成功執棒了瓦格納歌劇經典《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作為指揮家的馬勒對這部歌劇同樣癡迷,歌劇中的大量元素都能在他的交響曲中找到印記。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在德語歌劇與藝術歌曲領域的成就同樣備受業內外認可,此番她與被譽為“合唱國家隊”的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以及始終作為國內童聲合唱標桿的北京愛樂合唱團組成強大的聲樂陣容,助力馬勒第三交響曲驚艷綻放。
一場音樂會,一部作品,一次對“宇宙之聲”的暢想與遨遊,不該被樂迷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