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聚焦

守護文化遺産 傳承中華文明

發佈時間:2024-05-31 16:42:41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文物和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承載著祖先的智慧和夢想。我們必須堅持保護優先、科學利用的原則,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水準,確保這些無價之寶得以永續傳承。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從甘肅敦煌到山西五台山,從布達拉宮到避暑山莊,文物古跡是各民族共同開發祖國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歷史見證。泱泱中華,萬古江河。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蘊含著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密碼和動能。我們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古老的文化遺産必將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呈現更加奪目的光彩。

庚續文脈繼往開來

五千多年來,中華文化延綿流傳,中國精神日益豐厚。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傳承精神,鑄就中華文明全新輝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如今,無論是情感豐富的古詩詞曲,或是蘊含智慧的四書五經,都在通過各種文化載體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鼓舞人們樹立文化自信,激勵人們傳承中國精神。倘若,我們只局限于背誦默寫,忽視其內在精神智慧,那終將浮于表面,永遠無法做到內化於心、外化于行。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耳熟能詳,更要做到從中領會內涵、傳承發揚,乘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懷揣“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擔當,繼承“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堅韌不拔,練就“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錚錚鐵骨,鑄就社會主義文化璀璨輝煌。

文化大美今人共守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文明的多樣性則造就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在世界文化百花園中不同文化正競相綻放。在文章中提到,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自古就有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胸懷,中華文明歷來讚賞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中華文化因其兼收並蓄、天下一家而輝煌燦爛,因其傳承本土、吸收外來而生生不息。要堅定文化自信,主動提升文化軟實力,主動弘揚民族文化,讓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同時,也要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把世界優秀文化“引進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主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把握“時代脈搏”,共同營造美美與共的“文化盛宴”。

守住文化傳承根脈,堅持以文化人。“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文化從來都是國家強大的基礎,從來都是民族興盛的源泉。新時代堅持以文化人,最根本的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饒若影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