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劇場文明觀演行為倡議》,為何讓觀眾反響如此熱烈?

發佈時間:2024-05-31 09:18:16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本報記者王潤

一場精彩的演出,是由劇院、藝術家、觀眾共同完成的作品;而種種不文明行為,不僅會影響到現場觀眾的觀演體驗,也會影響到藝術家的表演和整體演出效果。

5月29日,國家大劇院攜手北京日報報業集團、“世界劇院聯盟”部分會員機構聯合發起《劇場文明觀演行為倡議》,並於7、8月暑假期間開展“文明觀演行動月”,和廣大觀眾一同努力,讓每位觀眾都能擁有更和諧的觀演環境,享受更美好的文化藝術。

反覆強調仍有不文明現象

為了讓觀眾擁有良好的觀演體驗,劇場工作人員一直在努力。國家大劇院場務部副部長李金梅告訴記者,為了維護劇場內的觀演秩序,場務人員會在檢票時逐個跟進場觀眾提示:“演出過程當中謝絕拍照、錄影、錄音等行為,全程保持安靜。”演出開始前幾分鐘,工作人員還會舉牌,分區域在劇場內反覆提醒入座觀眾。對於遲到觀眾,場務人員會進行解釋、安撫以及引領工作,在適合的時間點,再引領遲到觀眾輕聲慢步有序入場、就近入座,儘量避免影響其他觀眾。

但即便反覆強調劇場秩序,演出過程中,仍然會有一些觀眾拍照、錄影、錄音;有的觀眾手機沒有調成靜音,會發出聲響;有些觀眾演出時看手機,手機螢幕過亮會影響到周圍觀眾;還有觀眾聊天交談或者物品落地……種種情況場務人員都會迅速判斷,並採取有效措施。不同觀眾對於觀演禮儀的認知不同,對演出的重視程度不同,以及每個人自身需求不同,也會導致觀眾之間産生一些矛盾,這需要劇場工作人員把握好分寸,維護好現場秩序。

“現在來大劇院的觀眾,已經形成比較專業或者固定的觀眾群,普遍觀演文明程度都比較高。”李金梅表示,很多經常看演出的觀眾對觀演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希望看演出時不要受到任何打擾,因此對附近觀眾交頭接耳聊天,或者發出各種聲音就容易有意見,這對我們工作的細節和專業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倡議發出後引發熱烈反響

除了劇場工作人員的管理,良好的劇場環境更需要每一位觀眾的配合支援與行為自律。在這份《劇場文明觀演行為倡議》中,提出了一些具體行為規範:“觀演著裝須得體,勿帶飲料與食品,對號入座別遲到,安靜觀演勿聒噪,隨身物品勿掉地,手機亮屏太齣戲,親子入場守規定,家長看護在一起,適時鼓掌不盜攝,禮貌謝幕緩緩離,步入劇場守文明,觀演禮儀請牢記。”

倡議發出後反響熱烈,不論觀眾還是演員都表示大力支援,並對各種劇場不文明行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一位演員表示:“作為舞臺上的我,最不能接受觀眾在演出期間用閃光燈拍照!”有觀眾列舉出自己碰到過的各種不文明行為:“手機不靜音,居然還接電話!塑膠袋嘩嘩響,和同伴聊天説話,孩子吃東西,物品跌落。有一次,一位觀眾的手機居然從二層掉落至一層,大家都嚇了一跳。”網名WJM的觀眾提到:“有的人不看演出看手機,光特別亮,影響別人觀看。”很多觀眾都對演出過程中的盜拍盜攝很有意見:“真的很沒素質!被提醒還理直氣壯盜拍盜攝者更應嚴管!”還有樂迷指出:“對於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鼓掌的人來説,不鼓掌也許更好。真的被樂章之間鼓掌的人搞崩潰了!”觀眾安穩則感嘆:“我看劇場的工作人員真是不容易,反覆提醒手機靜音之類的,還是總有不自覺的,唉,文明觀演任重道遠啊!”

觀演文明需要各界共同維護

對於文明觀演的呼籲,其實是一個一直被關注的話題。2019年,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日報客戶端就曾聯合發起“看好演出,管好手機,從我做起”的文明觀演倡議,並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當時,包括保利院線66家劇院和中演院線70家劇院、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北京演出行業協會、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以及全國各地劇院劇場、演出單位都聯合響應該倡議;音樂界、戲劇界、舞蹈界等眾多演藝界名人也都大力支援,義務擔任文明觀演宣傳員;還有上萬網友留言,不僅積極參與話題討論,還為營造良好的觀演氛圍獻計獻策。這一活動還得到北京市文旅局和首都文明辦的大力支援,與北京日報、北京晚報聯合發起了《文明觀演公約》,使“文明觀演”由一紙倡議變成了可遵循的行為準則。

如今,國家大劇院再發文明觀演倡議,並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共鳴和熱議,説明各種不文明行為依然存在,大眾對於觀演禮儀的認知還需加強。目前,正面引導文明觀演的方式比較單一,對觀眾不文明行為的約束機制也不夠明確;演出場所人數眾多,管理難度也比較大,並且隨著社會發展,有些不文明行為減少了,但也會出現新的問題。

劇場禮儀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文明觀演任重道遠,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援。正如一位觀眾所言:“一場完美的演出,不僅僅是藝術家們在臺上的表演,更是與觀眾共同演繹的結果。觀眾的每一次掌聲、每一次呼吸甚至一次沉默,都是演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讓我們共同創造一個尊重藝術、欣賞藝術、享受藝術的環境。”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